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家工作通讯》2002,(10):25-28
在国家外专局和四川省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农业厅加大了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力度,较好地执行和实施了多个引智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一是引进人才方面,省农业厅先后从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各类农业专家23批,38人,外国专家在华工作日达500多天,今年获国家外专局支持将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引进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红薯玉米病虫害管理及治理和大棚蕃茄模式化栽培技术三个方面的专家4人来川工作,正在组织实施;二是出国培训方面,省农业厅通过国家外专局派往国外短期学习培训的人员达89人次,直接由省农业厅组织实施并获得外专局资助的出国培训项目三个(美国种子商业化生产、以色列旱作节水农业和澳大利亚种子产业化),派出学员43人,在境外培训时间达77天,今年获外专局批准资助出国培训项目一个(加拿大双低油菜育种与栽培技术),正在组织实施中;三是引智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四川省引进推广了多项国外先进技术和大量优质良种,如水稻旱地育秧技术、地膜覆盖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水稻施硅、柑桔简易修剪、葡萄桃梨的疏果套袋、蔬菜设施栽培、平衡施肥、水稻病虫综合防治(IPM)、农户安全储粮、无农药污染农产品(IPM)技术、黄瓜嫁接技术等等,其中获得国家外专局资助的农引推项目主要是农户安全储粮技术、无农药污染农产品(IPM)技术和黄瓜嫁接技术:这些“洋”技术,得到了四川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为四川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城乡人民日常物质生活,应对进口农产品挑战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智力引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内江市积极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通过聘请外国专家指导,派出技术管理人员赴国外培训学习,引进国外水产养殖新技术和优良鱼种,将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取得了显成效。2001年全市渔业总产值达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2%,渔民人均产值达2767元,净增180元。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实现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又是把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跨越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大力推进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但是,对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概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准确地把握概念,掌握事物本质,是认识现实、制定政策的前提.本文拟从农业高新技术和产业化两个方面剖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刘光玉  宋佩琴 《软科学》1992,6(2):51-55
<正> 一、农业软科学与农业技术科学 (一) 农业软科学的内涵和作用农业软科学是部门软科学,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系统科学、农业自然(技术)科学、农业经济与农业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业决策子系统、农业生态子系统、农业经济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的战略、规划、计划、管理、政策等问题的决策性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当  相似文献   

6.
重视探讨农业科技进步的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的农业,需要有先进的科技来武装。在科技进步已成为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的今天,人人重视农业科研,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使农业的综合效益日增。但对开发推广应用后的副作用和后果,却很少思考和探索。因此,高度注重农业科技进步所带来负效应的研究,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新课题。应精心组织人力,予以不断攻克并将其视为整个科技进步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周亮 《科学与管理》1994,14(2):32-33
<正> 我省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在过去一年里巳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应进一步加大力度,促使农业科技长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科技长入经济的内外环境建设,为农业科技长入经济开辟良好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八十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量中的比重已达到60%—80%。农业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据中国农科院分析,1978—198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量中的约为35%。所以,要走向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就必须狠抓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目前这个水平上要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必须集中力量做好科技这篇大文章”这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姜春云同志10月14日到山东省农科院与农业专家座谈  相似文献   

9.
张柏齐 《软科学》1993,7(1):47-49
<正> (一)“农业科技园区”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等单位为依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进步的优势,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之成为某一区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高产高效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农业科技园区”,具有科学技术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品加工增值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互结合等特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稀缺,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与发展,将扬科技进步之长,避资源稀缺之短,把资源为基础的农业逐渐转变为依靠科技为基础的农业,促使潜在的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湖北国统区的农业受到了高度重视。以湖北农业改进所为代表的农事机构在引进作物良种、改良选育品种、病害防治、革新栽培技术以及森林资源调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省立农学院为代表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依然担当着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重任。在特殊环境之限制与自身发展之逻辑两方面的作用下,抗战时期湖北国统区的农业技术呈现着如下特征:非常态的发展模式、统制型的农业科技体制、传统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科技并立、科技交流的有限性以及可贵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