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丰富多彩的基层生活是我们拍摄新闻形象取之不尽的源泉。作为摄影工作,只有把镜头对准基层,聚焦官兵,努力反映他们扎根基层、建设部队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新时代军人的精神风貌,才无愧于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李习文 《军事记者》2007,(11):31-32
部队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有经验的记者或新闻干事一到基层,在连队走走,跟官兵聊聊,就能抓出一篇好新闻来。可是,有的记者或新闻干事在基层采访的时间不少,座谈会开得  相似文献   

3.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走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基层部队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基层官兵是军事新闻人的情感之根。军事新闻工作者走群众路线.就是要目光盯住基层.把脚步锁住基层.多采编基层官兵喜欢的新闻佳作。  相似文献   

4.
商学超 《军事记者》2012,(12):38-38
目前,部队报纸按上级要求订到了班,但部队报纸在基层官兵中受关注的程度还不高,有些人甚至不愿看部队的报纸。笔者最近为此搞了一次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183人,表示经常看部队报纸的只有39人,占21.3%;偶尔看的47人,占25.7%;一点不看的97人,占53%。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部队媒体人的深思。部队报纸是基层官兵了解军内外重要新闻的窗口,是掌握上级指示精神的主渠道,是学习新知识的百科全书对加强官兵的政治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辉 《军事记者》2001,(1):44-44
编辑部:  欣闻贵刊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更名为《军事记者》,并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栏目和内容,作为部队政治机关的一员,为贵刊的这一重大举措,感到兴奋异常、深受鼓舞。这是基层官兵的一件大喜事,相信更名《军事记者》,不仅是进一步贴近基层、更好地为部队新闻工作服务的新起点,更是贵刊一次质的突破和飞跃。  贵刊自创刊以来,一直备受基层官兵的喜爱,她内容丰富,实用性、指导性、可读性强,并始终保持贴近基层、兵味浓郁的鲜明特色。让官兵们从中学到了新闻知识,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思维层次,并帮助部队培养了一…  相似文献   

6.
最近两周,我在家轮休,有大量时间同空军新闻骨干和基层部队官兵进行电话交流。在交流中,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军报三版的“基层新闻专递”栏目。大家认为:“基层新闻专递”栏目推出以来,报道基层新人新事,宣传基层新鲜经验,扶持基层新闻骨干,真正做到了“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备受基层官兵和基层新闻骨干的欢迎,堪称军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将他们的具体反映和一些建议汇总如下:1、“多报道基层”不是难有作为,而是大有可为。大家谈到,“多报道基层”是军报强调多年一个宣传方向,但版面上真正出自基层单位的“新闻”仍然较少,使基层…  相似文献   

7.
武警8661部队把办好警营广播作为培养基层新闻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常抓不懈。广播室设有“专职编辑”,每天对干部战士的来稿登记、编发,定期讲评来稿单位及个人的用稿情况,表扬先进单位和个人。为了扩大广播的吸引力,该广播室还邀请部队领导和踊跃投稿的基层干部战士做嘉宾主持,扩大广播宣传效应,使业余广播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基层官兵的欢迎。基层官兵的写作水平在给广播写稿中得到锻炼,他们在给广播投稿的同时,积极向各级新闻单位投稿。去年以来,这个部队有29名长期给广播写稿的战士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广大基层官兵说,…  相似文献   

8.
军报版面调整后,二版定位为“部队新闻”版,是一个新版面。新版面的“新”不仅表现为版式上的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新观念,以及新观念下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视角,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版面的新定位,贴近部队实际,为基层官兵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伍小军报道在新闻干事即世亿的积极宣传、动员和组织下,36141部队目前已有百余名官兵报名参加了军报第八届新闻函授。军报第八届新闻函授招生的消息传开后,郎世亿为了让部队更多的官兵参加学习,从去年11月开始,他利用两个月时间,徒步两百余公里,走遍所在部队所有连队,积极向基层官兵宣传军报新闻函授的目的和意义,动员他们报名参加。战士马涛入伍前学过社会上办的函授,结果学期未满便得了一张毕业证,致使他对函授持怀疑态度。即世亿拿自己学函授的受益来开导小马,不久小马也报学了军报的新闻函授。新闻干事郎世亿动员百余…  相似文献   

10.
曾有部队政工领导这样概括基层官兵看军队报纸的顺序——“从后往前翻”。何以如此?有基层官兵一针见血:一二版除了会议报道、领导人活动,剩下的全是“表扬稿”,没有什么好看的。用新闻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新闻版上“新闻”少,可读性不强。以工作报道为主的军内报纸怎样赢得读,是当前军事新闻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讯动态     
最近,新疆军区某部自办“军营新闻”广播节目,受到官兵的欢迎。这个部队政治处在节目内容上以反映本部队的情况为主,及时报道在基层连队建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报道形式有消息、简讯、一句话新闻、通讯和特写等。除本部队的自办新闻节目外,还注意从军内外报刊、电台新闻稿中选播一些反映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部队的新闻干部缺乏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笔者在本部队兼职或专职搞了十几年的新闻报道工作,现在“蓦然回首”,吃惊地发现,当初和我同时踏上新闻写作之路的已所剩无几,且新手少有人在,部队新闻队伍遂成青黄不接之势。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认为,目前造成新闻干部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新闻竞争激烈.成才道路坎坷艰难。连续几年来,笔者都在基层官兵和战士高考复习班作过调查,发现想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或报考新闻专业的人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新闻这条路太坎坷难行。现在,随着大学生入伍人数的增长,官兵的知识层次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人民军队》报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搞宣传,在新闻创新上狠下功夫,及时回答官兵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推动了部队各项工作的落实,受到基层官兵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袁柏仅报道:新疆军区后勤某分部抓报道工作扎实有效,自19ff)年以来,连续6年被新疆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先后3次被兰州军区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这个分部所属部队大都驻在边远艰苦地区,为宣扬广大基层官兵建功塞外,献身西北军营的风采,分部历届党委十分重视舆论宣传工作,他们经常深入部队检查督促,为报道骨干提供线索,关心支持他们的工作生活。全分部从上到下形成有一个有机结合的报道网络,专、兼职新闻干事组织严密,他们以文字、图片报道为龙头,兼顾电视新闻。广播、专题片的制作,全方位服务于基层官兵,还制定…  相似文献   

15.
施文标 《军事记者》2004,(11):14-1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要把照相机始终对准部队基层,对准生活第一线,聚焦官兵,为部队建设服务。这是部队军事摄影记者的根本态度问题。端正这个根本态度,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魏耀平 《大观周刊》2011,(15):113-113
在基层管理中,必须从现象入手,把握好本质,掌握基层官兵内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强化管理教育,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基层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抓好基层部队官兵的管理工作,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刘洋 《军事记者》2001,(9):42-42
现在基层部队的通讯员化程度虽普遍提高,但新闻业务素质离要求相差甚远,多数连新闻的基本规律尚且不懂。如果单位、个人不加以训练,甚至像学生做作那样来搞新闻报道,肯定会闹出很多笑话。  相似文献   

18.
《新闻战线》:我一直怀念您□顾冰清我结识《新闻战线》杂志是在60年代末。那时我刚从基层部队调到军区报社当编辑。说实话,在基层部队当一名新闻干事,写写新闻、通讯、评论之类的东西,虽不敢说是行家里手,但还能舞文弄墨地干着。可当编辑就不一样了,不光要有写稿...  相似文献   

19.
赛宗宝 《军事记者》2009,(1):25-26,29
基层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充分反映他们的生活、意愿和呼声,是新闻工作者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所谓新闻宣传的平民化视角,是指以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讲述人性化、大众化的故事,与精英思维(如政治家思维、名人思维等)相比较,平民化视角更强调普通人的心态和作为。能否更多地采取平民化视角,把更多的镜头和笔触对准基层官兵,多写普通官兵的普通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新闻写作的选题和视角问题,也是一个对待普通官兵的根本态度和内在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在艰苦环境中迈出新闻生涯的第一步我1968年入伍,不到半年,就被调到团政治处当报道员。先是搞文字报道,后来,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转业,移交了一台照相机,领导决定交给我用,从此,开始了我新闻摄影工作的生涯。我深深地感到,新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事业需要它,部队官兵欢迎它,我就下决心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然而,在部队基层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是不容易的。我当时所在部队驻守在东北长白山地区,条件非常艰苦。我们的宿舍、办公室在一个大房子里,说是房子,其实就像用木头搭起来的小窝棚。摄影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