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是世界性的新闻摄影年度大赛。它的前身是荷兰全国性“银相机奖”摄影比赛,1955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师发起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赛。由于是荷兰人发起并主力,人们习惯称之为“荷赛”。 许多国家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均视夺取“荷赛”奖项为殊荣。1999年颁奖的第42届“荷赛”,有116个国家和地区的3733名摄影师36836幅(组)作品参赛;而在2000年颁奖的  相似文献   

2.
《传媒》2002,(4)
全球新闻界和摄影界瞩目的2001年度(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简称“荷赛”)2月15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新闻社记者贾国荣拍摄的照片《中国体操夺冠赛》荣获“体育类单幅”三等奖。这次获奖的中新社摄影部主任贾国荣是在2001年度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奖的惟一亚洲记者。 2001年度“荷赛”的至高荣誉——年度新闻摄影大奖的得主是关注阿富汗难民艰难生活的《难民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全球新闻界和摄影界瞩目的2001年度(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简称“荷赛”)2月15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新闻社记者贾国荣拍摄的照片《中国体操夺冠赛》荣获“体育类单幅”三等奖。今次获奖的中新社摄影部主任贾国荣是在2001年度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奖的惟一亚洲记者。  相似文献   

4.
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又称“荷赛”),作为世界新闻和摄影界的一项权威赛事,就像电影界的“奥斯卡”一样,被许多人视为业内至尊。 前不久揭晓的第47届“荷赛”奖,最后获奖的61幅作品,是从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4176名参赛者的63093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是名副其实的“千里挑一”。这61幅获奖作品中,有1幅是“凌驾”  相似文献   

5.
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已经走过51年的奋斗历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荷赛”不仅目睹了世界风云的变幻和人类发展的进程,同时它还是专业摄影师学术交流、智慧较量的一个平台。“荷赛”如同一面镜子,它的价值规律和运作方式为视觉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参照。参与“荷赛”,在这一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拿奖就是对自己学术水平的最好证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摄影师投稿屡屡不中;有的摄影师,特别是年轻摄影师在激烈的角逐中往往能够成为获胜者。这些人为什么能够获奖,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每年一度举办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从1957年至2012年,这个比赛共举办了55届。有着当今国际新闻摄影界“奥运会”之称的“荷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新闻摄影比赛,其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的新闻摄影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它是由西方社会主办的,  相似文献   

7.
一 年一次的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有摄影界“奥运会”之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备受摄影界的广泛关注。去年年底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第一个“荷赛”讲习班更是撩拨着国内众多青年摄影记者们跃跃欲试的心。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也好 ,还是举办大师讲习班也罢 ,业内人士都渴望认识“荷赛”的价值、探究“荷赛”的规则、融入“荷赛”主流。显而易见 ,“荷赛”已经成为中国摄影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研究近年来国内摄影作品获“荷赛”奖成功秘密 ,人们会发现 ,民族的亦是…  相似文献   

8.
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已经走过51年的奋斗历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荷赛”不仅目睹了世界风云的变幻和人类发展的进程,同时它还是专业摄影师学术交流、智慧较量的一个平台。“荷赛”如同一面镜子,它的价值规律和运作方式为视觉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参照。参与“荷赛”,在这一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拿奖就是对自己学术水平的最好证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摄影师投稿屡屡不中;有的摄影师,特别是年轻摄影师在激烈的角逐中往往能够成为获胜。这些人为什么能够获奖,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9.
2月11日,被我们叫顺了“荷赛”的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揭晓。中国女记者王瑶的获奖使每年2月都有的“荷赛”热热度更高。如何冷静、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荷赛”,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新闻摄影的现状及与世界新闻摄影的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中国为何要成为“荷赛”的泱泱大国? 在本届“荷赛”揭晓10天后,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中国新闻摄影与‘荷赛’”的座谈会上,一位“荷赛”评委提出的“中国应该成为‘荷赛’泱泱大国”的观点得到了较多人的赞同。我认为,这观点过于乐观,甚至可以说不切实际。东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差异决定了中国无法也没有必要成为“荷赛”的泱泱大国。  相似文献   

10.
张海龙 《新闻实践》2012,(11):61-62
2012年8月29日晚,第5季“浙报摄影之夜”在浙报传媒大厦国际会议厅举行,400多位摄影记者及摄影爱好者到场,听荷赛评委、华赛评委会执行秘书黄文女士现场演示荷赛最新一届的获奖作品,分析、讲解这些作品的背景、内涵和现实意义。我在现场观察,一直在想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荷赛视角或者审美标准究竟给中国摄影界带来了什么?荷赛,即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SSPHO—TO,简称“WPP”),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PRESSPHOTO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迄今已举办了50多届。因发起于荷兰,故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新闻报》4月10日刊登孙正一写的题为《从科索沃到“荷赛”又及……》的文章指出,“荷赛”的评选毫不含糊地坚持“讲政治”,“不能不警惕‘荷赛’评选发挥西方传媒起不到的‘误导’作用”。文章说,“荷赛”是世界上一项历史悠久、影响最大的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也评出过一批传世之作。于是有人把“荷赛”当作新闻摄影界的珠穆朗玛。在“接轨”的争论中,一批又一批摄影人前赴后继,角逐“荷赛”,或是为了摘金夺银,或是重在参与,还有的是为了获得那本“荷赛”画册。43年来,  相似文献   

12.
齐洁爽 《新闻实践》2010,(4):40-40,41
2010年2月12日,第53届“荷赛”评选结果通过网络向世界公布。近年来“荷赛”受到些许非议,获奖图片经常让人看不懂或不理解。少有的例外是2009年,因为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获奖档次和人数超出以往,暂时掩盖了对“荷赛”图片认知的迷茫和彷徨。其实,“荷赛”依然,国内摄影人看不懂依然,贬低“荷赛”之声依然。与国内的新闻摄影比赛结果相比,“荷赛”足够另类,以国内的新闻摄影标准和理念评判,  相似文献   

13.
从1989年至今,举世闻名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已经十多年未出现 中国评委的身影了。 去年夏天,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秘书长文森特·门泽尔先生应邀参加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和世界华人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世界摄影家眼中的上海》大型摄影活动,我有幸地被他邀请担任2000年“荷赛”评委会的评委。虽说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已经整整40个年头了,也曾在国内的各类摄影展中担任过近50次评委,但作为国际评委参加国际性摄影展的评选,却还是头一回。 “荷赛”评选分为两个阶段 2000年 2月 4日至 2月11日,第 4…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第50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的自然类组照二等奖,授给了中国摄影家常河所拍摄的《中国动物园》,然而,此作在国内却毁誉参半,引发出有趣的“常河现象”。  相似文献   

15.
1955年,由荷兰的三位老摄影记发起,将荷兰国内的新闻摄影展览扩展成为世界性的新闻摄影展览,并成立了“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次年,又将展览改为比赛,简称“荷赛”。“荷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国际性新闻摄影比赛,每年均有全球百余个国家,数千位记的数万幅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的平民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勇 《传媒观察》2007,(6):52-53
随着“荷赛”的引入中国,以及近几年来中国摄影人在“荷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获奖名单中诸多摄影后生的出现,让人们对新闻摄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实新闻摄影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已经淡化了过去摄影家们所拥有的一般人很难掌握的技术,淡化了作品中一味追求的纯美学概念,让人感觉到新闻摄影更多的是关注新闻场景的记录和摄影观念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世人瞩目的2004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于今年2月揭晓,《武汉晚报》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见封三图1),获得了大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 这幅画面形象和摄影技巧并无明显过人之处的照片,成了本次大赛非典题材惟一的获奖作品,多少有点出人意料。恐怕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的人士,有不少人在叫“看不懂”。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圈内人士对中国参加荷赛作品的评述,我们会觉得颇有意味。有人称,2003年,中国的摄影师有了最多最好的机会,去拍摄非典这一世界性的题材;非典的最好的照片都在中国摄影师的手里,希望中国的摄影师能够在今年的“荷赛”上获奖。甚至有一位摄影师在送  相似文献   

18.
杨辉 《新闻实践》2013,(9):38-40
一、新闻摄影“浙江现象”令人瞩目 今年2月15日,最被全球新闻界看重的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揭晓,中国新闻摄影人在本届荷赛中获得了4个奖项,其中浙江作者就占了3个,分别是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储永志的《热身》(二等奖)、温州日报郑晓群的《牢笼》(二等奖)、都市快报傅拥军的《爸爸妈妈好想你》(三等奖)。自1988年中国摄影师杨绍明以《退下来的邓小平》在第31届荷赛上取得了中国新闻摄影获奖零的突破以来(图1),25年问,中国一共只有27位摄影师出现在荷赛名单上。这不得不让全国新闻同行对浙江新闻摄影群体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9.
翟铮璇 《中国记者》2012,(3):116-118
2月10日,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结果在荷兰揭晓。来自西班牙的摄影师塞缪尔·阿兰达获得年度新闻图片大奖。此次大赛共有三位中国摄影师获奖,分别为李扬、旷惠民、徐少锋。相比以往"大而全"式的全景解读,本刊特别选取国内本届及往届的荷赛获奖者,将新闻摄影按类别细分,请业界精英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内为读者奉上来自新闻摄影一线的看法及其新闻实践的思索。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次的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有摄影界“奥运会”之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备受摄影界的广泛关注。“荷赛”已经成为中国摄影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研究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