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2002年11月,全国就正式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此后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整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1月,文化部出台了一项针对寒假的专项举措:网吧自设立以来两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将被责令停业整顿;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将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情节严重或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一律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然而,文化部门接到了一些家长打来的电话,探讨深层次的问题。一些家长提出,未成年人正是求知欲强的时侯。“一刀切”地不…  相似文献   

2.
新条例、新现象、新忧虑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第363号令———《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根据条例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另一方面,规定还突出了一个原则,即国家并没有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让网络与孩子绝缘。这一举措无疑为规范网吧经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网民中,大学生、中小学生约占80%,其中,未成年人约有2…  相似文献   

3.
暑期将至,为将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推向深入,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在暑假期间在全国开展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特别行动,严防严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行为。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到网吧上网的学生大为减少,但仍有不少网吧未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仍然有通宵营业、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违规行为。据2004年11期《半月谈》披露:“重庆、广州、杭州一些网吧仍接纳青少年学生,营业时间超过24时,色情、暴力依然泛滥……”而在一些地方这一现象还比较严重。一味地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上网,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网民规模扩大,存在一定比例不健康上网情况,上网呈低龄化趋势,以及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中的新特点、上网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等情况值得关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上网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浅析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已对21世纪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未成年人上网的现状以及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初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的时代,使得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其中,85%以上是未成年人群体。如此众多的未成年人上网都看些什么呢?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正面影响?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家长》2006,(10)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工程首站天津站于9月16日正式启动。这项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等国家十六个部、委、办共同发起的中国未成年人网络工程,可以促进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和网上导航平台,保证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全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由于未成年人的社会认知不足,自我防护意识缺乏,往往会受到其负面影响,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本课题组通过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和行动研究等方法,调查未成年人的上网状况,制定出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未成年人既有好的影响也会因使用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电子阅览室如何在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中发挥优势,并通过技术、管理等手段构筑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络空间,开展未成年人上网教育是本文讨论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在押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描述了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的现状,并从个人背景、上网情况、上网态度、网瘾程度和犯罪类型等方面探讨了被访者的犯罪与上网的关联情况,进一步揭示了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刚结束的云南省、昆明市的“两会”上,营造健康环境,关心下一代成长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他们纷纷献计献策,力促有关部门进一步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立法禁止接纳未成年进网吧目前许多网吧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适于他们健康成长,甚至隐藏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而有的网吧不顾规定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针对这一现象,在刚刚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昆明代表团的谢辉等10名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人大立法,坚决制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做法。而在政协昆明市十届四次会议上谭昆等委员则在提案中建议,昆明市应对…  相似文献   

13.
有害信息的涌现、网络游戏文化的传播以及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的坏习惯都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通过明确立法规范、完善监护制度和设立监管机构等措施,进一步保障我国网络虚拟环境下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有关部门去年组织的一次全省统一行动中,122个县级团委负责人搞了一次零点调查,结果是50%以上的县城网吧都发现有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一些地方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脑的普及,上网已成为人们工作或业余时间的常事。街头网吧也如雨后春笋,给还没有电脑的人们提供了网上冲浪的便利。网络在人们工作以及文艺娱乐、通讯交友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未成年人在上网活动中不能很好地辨别、抵御网上不健康的资讯,以及不能自控,以至通宵达旦沉迷上网,既影响学业,又损害身体健康的现象。为了保护孩子身心健康,国家早就明文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还对网吧的营业时间做了限定。但一些网吧老板为了多赚钱,用所谓“优惠措施”吸引中小学生上网,如提供快餐,帮学生做作业,代其父母参加家长…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07,(1):10-12
为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法国从各个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上互联网的保护与管理。具体措施包括:法律规定严惩网络犯罪.政府采取控制与教育相结合的作法.学校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教育,家长了解和监护子女的上网情况。网络行业推出安全上网工具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强调:"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各类大众传媒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类互联网站都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这些意见一方面表明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总量居高不下,其中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仅刑事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在整个青少年的刑事犯罪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达80%以上.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无疑正困扰着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社会.既然未成年人现象的产生具有不可逾越性,那么我们的工作当然就不是让所有的违法和犯罪行为销声匿迹,而是在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干预,力争将它们减少到最小的数量,控制在最低的水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要构建未成年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预防体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2002,(12):29-29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自11月15日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为我们解读《条例》中几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多方一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降低未成年人犯罪出现率。文中将重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希望未来的未成年犯罪现象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