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周易》卦、爻辞产生在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在殷末周初。《周易·系辞》下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孔颖达《周易正义》说:“以当纣世,忧畏灭亡,故作《易》辞,多述忧危之事。”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推断《周易》的卦、爻辞当著作于西周初期,出自当时掌卜筮官员之手。说明《周易》的出现,并非周厉王末期一时之作。  相似文献   

2.
《周易》第一次见于典籍是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的“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因此被认为卜筮之书。《汉书·艺文志》说:“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但“十翼”的《系辞上传》却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只以占筮为《周易》作用的一小部分。《论语·子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己矣。”《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则都是将《周易》看作哲理书。《荀子·大略》:“善为易者不占。”更认为用《周易》占筮是不懂得《周易》了。  相似文献   

3.
:《周易》反映了中华先民由原始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化的过程 ,《周易》的成文及在占筮过程中使用的思维符号是“象” ;此“象”有四种形态 ,三种思维形式即“直观表象思维”、“象征思维”、“意象思维” ,本文立足于《周易》 ,结合原始人类学知识 ,分析论述《周易》中所存在这三种“象”思维。  相似文献   

4.
一、《周易》是部什么书?《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古人把《周易》列入五经之内,名之曰《易经》或称之为《易》,又把它列为五经之首。可见古人对《周易》十分重视。那么,《周易》是部什么书呢?陈立夫先生在他的《天道、人道、道统》一文中说:“《易经》是中国一本最伟大的书。”王新春在他的《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中说,《周易》体现了“天人宇宙哲学”的内容。黎子耀在他的《周易秘义》一书中说:“它是披着宗教外衣而掩盖其革命内容的伟大著作。”李镜  相似文献   

5.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郑玄注引杜子春云:“《连山》,宓羲;《归藏》,黄帝。”《周易正义·论三代易名》又引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玉海》引《山海经》云:“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连山》、《归藏》皆亡,今唯《周易》独存。桓谭《新论》云:“《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又云“《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似汉时实有此二书。郑玄注《礼运》云:“其书存者有《归藏》。”据此,则汉末《归藏》尚存。《太平御览》引《博物志》云:“太古书今见存者《连山》、《归藏》,夏殷之书。”则此二书至西晋尚存。行唐尚先生节之尝语余:“干宝  相似文献   

6.
一、《周易》重视人的道德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 ,“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周易·说卦》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和顺于道德 ,而理于义 ,穷尽性以命。”这里不仅提出天地万物有阴有阳、有柔有刚、不断变化 ,各有其道、各有其德、各有其理、各有其性、各有其命 ,而且点明作《易》的目的主要是穷究其理性与命。“道德”二字连用始于此。《周易》十分重视人的道德 ,认为只要有了崇高的道德 ,就将无往而不利 ,因此 ,做人做君子 ,必须有崇高的道德。有孚无咎。《损》卦 :“有孚 ,元吉 ,无咎 ,可贞 ,利有攸往。”就…  相似文献   

7.
《周易》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特别是育德思想独具特色 ,重视人的德性培养。《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三分之一是讲育德的。不仅在经文中明确提出“恒其德”(《恒·六五》)“谦廉君子”(《谦·初六》) ,“以杞包瓜 ;含章 ,有陨自天”(《·九五》)等重要观点 ,特别是在《易传》中提出了较系统的德育体系 ,包括道德目标、道德修养体系、道德修养的途径等。  一、《周易》重视人的道德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 ,“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周易·说卦》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和顺于道德 ,而理于义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相似文献   

8.
凡著书者,必重於立名义,立名以示其意而明其旨,名正方可顺言其意,读书亦然,知名义而后可知其文所言为何。如何理解《周易》命名之义,对於读《易》解《易》及知《易》为何书,实有重要意义,此仁见智见判然始分之初。汉以降,对《周易》命名义说有多种,其对“周”字的解释和理解基本有二种,而对“易”字的解释则较多,本文分而论之。先叙“周”字:一曰“周”指周代。《周易正义·序》云:“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边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故名之《周易》。……”又文王作《易》时,正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1988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动态性为一体,对于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0.
《周易》的表现形式颇为特别,除文字外,还有卦爻符号,而文字又与卦爻颇多关联,在修辞上形成一定的特色。本文将《周易》“互文”分为爻内互文、卦内互文和卦际互文三类,以揭示其应用特点。本文认为研究《周易》互文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正确理解《周易》卦爻辞的含义,解决一些训诂问题;二是对探讨互文的起始及其形式变化有参考价值,并有助于明确“互文”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1.
《周易》这部书很有自己的特点.韩愈曾说:“《易》奇而法,《诗》正而葩”.《周易》奇,奇就奇在它用筮和卦说明问题.西方人对此也刮目相看,把《周易》称之为东方神秘之书.西方人不明白它,有情可原,因为他们不太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华夏后裔,身置伟大祖国的文化氛围之中,对《周易》有所了解是必要的.笔者试就自己所了解到的点滴罗列出来,以期得到方家的指点与斧正.一、天行健所谓“天行健”就是说,上天德行刚健.《说文》:“乾,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中国诗性智慧的出发点,《周易》的智慧是以天地为象征为楷模的。《易经·系辞》讲:“《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充溢着“生生谓之《易》”的生命活力,贯注在整体天地万物中,无所不在,无所不注。因此才能“与天地准”。博大宏阔的天地是《周易》智慧的最高启示物。  相似文献   

13.
一、《周易》——中国古典哲学的鼻祖,中国美学的思想渊源“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为先”。《易》乃是中国文化之发端。相传伏羲作八卦,已开《周易》之先绪。据《周礼·春官》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日《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而《连山》为夏之易,《归藏》为殷之易。自夏易至殷易,再至《周易》,这说明《易》的思想源远流长,有一个丰富发展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三易同为卜筮之书,有大致类同的构架和方法,都有一定的哲学、政治的内蕴。而《周易》作为后出的作品,它无疑又是借鉴,吸收了其它二易的内容和方法,是对其它二易的继承和发展。《周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易经》,是殷末周初的作品,上面所说的《周易》就是指《易经》而言;二是《易传》,它是《易经》的最初注解。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易传》与《易经》的关系,二是《易传》成书的时间。这两个问题都关系到对《周易》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的估价。《易传》的成书应早于老、庄,而有的美学史著作把《周易》的美学思想放在老,庄之后进行阐释;《易传》与《易经》本有内在的思想联系,但有的美学史著作却认为“《经》本来是古代用以占卜的书,只有个别地方包含有一些原始的哲学概念”。这样,无形中就贬低了《周易》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贬低了它的哲学、美学思想在我国历史上的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墨子》和《周易》的节俭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和《周易》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献典籍,包含有十分丰厚的思想内容。《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周易》蕴涵了丰富的节俭思想,如有“俭德辟难”的训导,还专设了一个《节》卦,很重视节俭。《周易.节》是墨家节俭、节用、节财思想的最早源头,这一点,无论从卦辞,还是爻辞上都可得到说明。中国古代节俭思想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墨子》和《周易》中找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尚节、尚用、兴利等,在《墨子》、《周易》中皆可见其端绪。  相似文献   

15.
陈碧 《西北师大学报》2006,43(3):108-113
占筮在《周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美学意味。《周易》卜筮既是智慧之“研玩”,又是一种体验性的审美;大衍之数既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数的认识和崇拜,又蕴涵着其对数的审美和大而化之的审美态度;在《周易》中,“神”和“易”几乎同样特殊,占筮之神秘也使其通向审美。我们有必要对《周易》占筮重新认识,并挖掘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录自黄寿祺先生遗著《中国文学史约》的《序说》。作者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以《周易》为首的《六经》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录自《中国文学史约》卷之一的《先秦文学史》的开头部分。作者论述了“经”之名义、“经”之本文、《周易》名义、《周易》之时代及作者等问题。作者认为 ,经学包容于广义的“文学”之中 ;先秦文学与经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周易》卦爻辞中有许多关于中国古代法律的资料,例如“刑”、“狱”、“幽人”、“讼”、“寇”等等。研究这些资料对于理解《周易》哲学与中国古代法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千年以来,《周易》经传不分,甚至前些年《中华书局》重印王夫之《周易外传》所写的《前言》,仍然是经传不分。宋祚胤新著《周易经传异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将《周易》分为经和传(为叙述方便,下面将《经》称之为《周易》,《传》称之为《易大传》),并对经传异同进行具体论证,这在学术界是一个创举。关于经传的异同,宋先生在《自序》中作了精辟概括:“《易大传》虽然也有超越《周易》之处,一般却有得于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奇书.它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记载有六十四个卦名、卦辞,象征不同的事物和事理;卦由六根代表阴阳的爻组成,每爻有爻题、爻辞,象征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传”包括《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以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文章,统称为《十翼》。据学者考证,《经》《传》不是同时形成的,《经》更古老些,殷墟遗址出土的陶器和卜骨上已有用数字表现出的卦形,经过许多智者的劳动,不断丰富发展,才形成了《周易》,传说中的伏羲氏、周文王、孔子都可能有过贡献。《周易》是我国古代先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大约成书于西周末年、春秋战国间. 时至近代,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对《周易》倍感兴趣。数学家发现《易图》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理论,发明二进制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就是从中国的八卦受到启发的.他曾把“易图”说成是“流传于宇宙间科学之中最古的纪念物”。天文、地质、医学、物理学界、国际国内都有虔诚的《周易》信奉者和研究者。六十年代起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其思维方式与《周易》的哲学内涵十分接近,因而《周易》又成为管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周易》“豫”卦二爻爻辞为:“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对其中的“介于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介,纤也。”王弼注:“辨必然之理,故不改其操,介如石焉,不终日明矣。”陆德明《经典释文》:“介,古文作‘砎’。郑‘古八反’,云‘谓磨砎也’。马作‘(扌介)’,云‘触小石声’。”《系辞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