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教学课型:唱歌课。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绿色的梦》中的第二课《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教材分析:歌曲《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是一首深受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歌曲为C大调,4/4拍,一段体结构,前两小节是主和弦五音开始三度下行跳进,加上八分休止符的运用,使音乐显得轻快、活泼。第三、四小节节奏舒展,旋律上扬,给人以开阔、舒畅之感。  相似文献   

2.
在温习抗日战争时期的创作歌曲时,我发现了这首《爸爸打东洋》,我觉得它写得真好,真是一首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学习的好歌。歌词明白如话,全部为五字句铿锵有力。短短八句两段,刻划了一个有觉悟、朴实勤劳的农村儿童形象;通过他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家庭;而通过  相似文献   

3.
谷建芬创作的儿童歌曲《春晓》([唐]孟浩然诗)作为文化部、中国音协等单位第一批推荐的10首新创作的少儿歌曲中的一首,已经为少年儿童喜闻乐唱,广为流传。在央视2006年“闹元宵晚会”上,少年儿童表演的歌舞《春晓》受到了观众的欢迎。2005年秋天,在兰州地区推广这10首新创少儿歌曲的比赛中,演唱《春晓》的团队最多,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演唱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首儿童歌曲创作的成功。谷建芬老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她在少儿歌曲创作上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她的《歌声与微笑》、《采蘑菇的小姑娘》等歌曲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回荡在祖国…  相似文献   

4.
小朋友们,这期“唱一唱,猜一猜”里,人家将听到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小象》(石田道雄词,团伊玖磨曲,罗传开译配)。可是小精灵这回犯了迷糊,不知道第四、第五小节是旋律A还是B或C。聪明的你,请帮小精灵选择一下。记得把你的答案写在信封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和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以儿童非常感兴趣的“动画城”为题,选择了四首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动画片的歌曲和一首童谣、一个音乐游戏以及其他的活动内容。这些学习活动内容音乐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6.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课第1单元《春天》中的歌曲《小雨沙沙》,这是继《布谷》 之后的又一首歌唱春天的儿童歌曲. 《小雨沙沙》为2/4拍,一段体.歌词生动形象,富有童趣,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的喜爱.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和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以儿童非常感兴趣的“动画城”为题,选择了四首中国、日本、美国等动画片的歌曲和一首童谣、一个音乐游戏以及其它的活动内容。这些学习活动内容音乐形象生动活泼,突出了音乐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创造力,促进音乐情感的表现及想象。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是我国动画片连续剧《西游记》的片尾曲。它表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艰辛,洋溢着对师徒四人的赞美之情。《唐僧骑马咚得咚》是…  相似文献   

8.
陶陵宇  江澜 《儿童音乐》2008,(11):71-73
一、教学内容:《春天举行音乐会》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二段体的大调歌曲,歌曲旋律的情绪活泼,和声的内涵明确,富有儿童情趣,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A段是四个乐句组成的平行结构,第二乐句的起音与  相似文献   

9.
这学期我听了几节很有启发的课。一节是合肥市电溪路小学董老师的四年级音乐课《对鲜花》。《对鲜花》是一首北京儿歌,董老师设计了一个创编歌曲的环节。这首歌歌曲难就难在它的歌词前后是相互押韵的。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小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水乡》中的一首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材分析:《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曲,拍,F大调。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有趣的、带有科普意义的儿童歌曲。  相似文献   

11.
<正>一、歌曲创作背景《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歌曲。曲作者刘磬声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二、歌曲分析歌词描绘了山谷的景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前三段歌词采用反问句式描绘山间景物。飘飘的烟雾、闪耀的花、奔跑的溪流和小兔——动感在不断增强,描绘空旷的山谷。四小节间奏后,  相似文献   

12.
王娟 《儿童音乐》2016,(4):78-81
[教材内容]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游子吟》 [课 型]综合型歌唱课 [教材分析] 《游子吟》是新编苏少版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歌曲,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根据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而创作的,是谷建芬为孩子们创作的20首古诗歌曲中的一首.歌曲2/4拍,慢速,共有四个乐句,节奏较为规整,旋律优美舒缓,第三、四乐句通过不同的旋律重复演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歌曲情绪推向高潮,充分表达了游子和慈母间深厚的亲情.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一)歌曲小学音乐第六册(湖北省试用教材)《鹰》是日本的一首家喻户晓,流传甚广的儿童歌曲。通过对雄鹰的讴歌,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美好理想和豪迈志向。歌曲是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前后乐段各包含两个四小节的乐句,结构十分方整。第一乐段是歌曲的核心,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雄鹰翱翔,上下盘旋的形象;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节奏及音调均脱胎于核心音调,与第一乐段保持内在联系,表现了雄鹰的比翼齐飞,互相呼应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山里清澈的泉水、丰硕的果实、肥沃的田地、美好的家园,抒发了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自豪情感,刻画了山里的孩子热爱劳动、立志将家乡建设得更美的决心。全曲旋律流畅平稳,节奏虽多用十六分音符,但一字多音的技法又使歌曲显得平和,歌曲字里行间透出浓浓的山野气息。其中,第9、10两小节节奏略紧凑,使得曲调更为欢快跳跃,富于动感,与前面和后面舒展流畅的旋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乐情绪的真实再现。同时较多地运用了切分节奏和旋律的三、四度跳进,使得曲调欢快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歌风。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 《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表现傣历新年一一泼水节的歌曲。歌曲欢快跳跃,表现了傣家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娃娃们在节日里的喜悦心情。歌曲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但第三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的不同,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教学时应注意区分附点节奏,正确掌握歌曲中结束句“泼进心里开出幸福花”中带休止符的节奏。  相似文献   

16.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它的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曲子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四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全曲结构规整。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这首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根据这首歌的特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听、唱、奏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一、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1、用导言引出课题,如:人们都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那么春天究竟在哪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寻找春天、赞美春天的歌曲。板书课题:《嘀哩嘀哩》。2、引导学生看幻灯片,感受春天的美。“嘀哩嘀哩”是小鸟的叫声,引导学生追随小鸟的叫声,去看幻灯片:(1)山青了,树绿了,小朋友们,你们说青山绿树,这样的风  相似文献   

17.
白杨和小河     
教材分析《白杨和小河》是一首采用拟人化和借喻手法的儿童歌曲,形象而生动。作品热情地沉歌了友谊和团结,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歌曲的旋律为小调式,结构为二段体,以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音调为素材的8小节引出了第一乐段。这个乐段包含4个乐句,各乐句的小节数为4、4、4、11。前两个乐句连续使用了“”这一节奏型,显得轻盈跳荡,描写了小河与小树活泼、俏皮的形象,学唱时应采用声断气连的方法,既保持节奏活跃的特点,又避免因休止符的阻断而造成句子的支离破碎。第三、四乐句的音调转为连贯,多次运用切分节奏加强语气,其…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主办的第7届少儿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已于不久前在杭州圆满结束。此次大赛,共推出350首少儿歌曲新作。这些歌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品种多样,代表r当今少儿歌曲的新水准。在决赛中,小歌手们表现出了较高水平,一些歌曲,如《过家家》《背水的苗家小姑娘》《五色花》《北京胡同》以及《击鼓传花》等。这些歌曲的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它们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心理故而受到了普遍欢迎。大赛期间,围绕儿童歌曲的创作与演唱,还举办了座谈与研讨,收效甚佳。此次大赛是成功的,它是全国少年儿童盛大的音…  相似文献   

19.
春来了     
这是一首苏联儿歌,曲调优美。通过教学,使儿童知道美丽的春天来了,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的大自然。教唱时注意第三小节的|42 25|不要唱成  相似文献   

20.
欢快的“六一”节已经过去,但莫扎特临终给小朋友留下的那首纯真、明快的“天鹅之歌”———《渴望春天》却依旧在我们脑海中回荡。为怀昔日的“神童”,伟大的作曲家,特撰写此文介绍他的生平业绩和这首歌唱春天的歌曲。让我们唱着它奔向大自然,尽享春天的幸福和欢乐吧!世界文化名人莫扎特是伟大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乐圣贝多芬的先驱。1756年1月27日诞生于一个音乐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父亲、姐姐的演奏,三岁的莫扎特便深深地爱上了音乐并自发地模仿姐姐的弹奏,而且惊人的顺利。四岁起即在父亲的帮助下尝试作曲,六岁起便开始了巡回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