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74):53-54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求写作的素材,让他们说实话、诉真情,让他们的作文释放出生活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84):44-45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求写作素材,说实话,诉真情,让作文绽放出生活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丰富多彩的感情融入课堂,就能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就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情"呢?如何让"情"溢满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斟词酌句品真情;(2)展开想象悟真情;(3)情真意切激真情。  相似文献   

4.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我们应鼓励学生在观察中用心灵感悟生活真情,在阅读中"练笔"培养真情、演绎真情,让学生变"怯情"为"真情",我们还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尽情抒发真情。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杜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针对初中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在教学中通过重视阅读感悟真情、关注生活体验真情、创设情境激发真情、搭建平台抒写真情、健全评价促写真情五大方面的引导和尝试,让学生真实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还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以"美"来感化人的心灵的教育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在音乐教学中,用"美"来牵引学生的感情,成为一种常用的方式。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让学生学会"赏"音乐,让他们发自内心爱上音乐。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习作要写自己想写的话",要"感情真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新课改中强调"三维一体"中就有"情感和价值观"。显然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流露真情说真话。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坦露自己的真情呢?一、习作内容要"打假"须与生活共进习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与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视内在  相似文献   

8.
<正>《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基础上的升华。"真情"是生活中的永恒主题,饱含真情的文章人人爱读。古有字字句句皆血泪的《陈情表》、睹物思人更可悲的《项脊轩  相似文献   

9.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以便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古诗教学应让诗意栖居在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真情之美、意境之美、音韵之美,不断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情智趣"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给予了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性,让音乐课堂充满了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音乐教学滋润真情、启迪智慧、激趣创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学生就会拥有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和传承美的能力,音乐教学就能达到培养高尚审美情趣,以美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生命线,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成功的班级活动有利于增强生生、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应着眼于"美"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向"善"和"美"靠拢,同时让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从美的设计到美的形式、氛围与延续,做到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美的渗透,将助力颇具美感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实施,最终让集体中的学生感知美、体验美。  相似文献   

13.
李海螺 《课外阅读》2011,(6):286-286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提倡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说真话,引导学生述真事,启发学生抒真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灵来感悟生活,把身边熟悉的一切,变成生命中最美丽的景色!让每一次习作,都成为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课寄予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期望,为此,思想政治课应该实现美起来。一是教师要美。首先,教师思想要美。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理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教师情感要美。要用真情讲思想政治的"故事",用真情打动学生,用真情走入学生、带领学生,从而使学生"信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美丽的丹顶鹤》为例,让学生在品读词句中感悟美,在感情朗读中再现美,在想象说话中认识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感悟语言。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教师的真情实感,可以在作者感情和学生感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感情的心弦,引导学生感受蕴含在课文里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种方式使外界影响得以与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相同化、形成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作文的一种通病:生硬拼凑,胡乱组合,材料陈旧,感情缺失。很难看到抒写性灵,表达独特感受,洋溢着生活气息的佳作。古人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要出彩,须靠真情感人,美情动人,用我手写我心,如果矫情、造作,必落入平庸。怎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体会有三:一、阅读中多记多背多积累,厚积薄发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肺腑的名篇,让我们一起来回味,梳理: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翻越栅  相似文献   

18.
常常有学生在随笔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信任,缺乏真情,只有虚伪……"难道我们的生活真如学生们所说的那样缺少真、善、美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能发现这些真、善、美呢?作为语文老师,我陷入了沉思.罗曼·罗兰说过,"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阅读教学中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熏".即用美文灌溉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章,吸收那些规范、生动、优美的语言,使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说真话、诉真情,核心是真。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是文章能够说服人,感染人的重要条件。因此,着重指导学生把真话说出来,用真情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存在着"假、大、空"的误区.笔者在评价的探索中发现有"真、善、美"的境地.那就是用率真的语言与学生真情对话,以宽容的心呵护开导学生;用艺术化的评价引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