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范校训是一种赋予师范学校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炼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师范校训,就可以触摸其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师范校训,就是打开师范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校训可谓源远流长,而最能展现大学精神的是学校不同时期确立的校训和校风。“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我国近代名大学的校风,常体现于其别具特色的校训之中。研究历史上名大学的校训,可以重拾大学的传统与精神。  相似文献   

3.
师范校训是一种赋予师范学校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炼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师范校训,就可以触摸其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师范校训,就是打开师范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方健华 《中国德育》2012,(12):20-23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传统,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练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价值取向与精神规范传统的时代创化。了解校训,就可以触摸学校的灵魂和传统特质;解读校训,就是打开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季仲平 《江苏教育》2014,(11):51-52
校训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亮点。顾明远教授认为:“校训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校风、学风中提炼出来,反映全体师生的志向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师生的言行。”这一理解集中概括了校训的内涵、范畴及作用。简言之,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核心,以文化的形式呈现,教育性是其属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小学校训内容雷同化、口号化,形式单一化、模式化等现象相当严重,流于一般而缺乏个性、流于形式而缺乏灵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精神的缺失。校训是基于学校文化传统的办学理念与应然的价值追求。作为学校文化符号,校训应是学校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作为学校精神追求,校训应是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学校办学目标,校训应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练概括;作为学校座右铭,校训应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正>校训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亮点。顾明远教授认为:"校训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校风、学风中提炼出来,反映全体师生的志向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师生的言行。"这一理解集中概括了校训的内涵、范畴及作用。简言之,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核心,以文化的形式呈现,教育性是其属性特点。以校训为核心,可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优势,塑造学校精  相似文献   

8.
校训是学校师生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本文从校训的出处、大学的类型、中西方大学等三个方面比较大学校训的特点,反思校训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制定出更有文化气息的校训,发挥校训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师生共同遵循的准则,校训是对学校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我以为,校训更应该是一所学校培养目标的浓缩。  相似文献   

10.
校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训是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核,是校园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的特点、风格,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的、地域的化积蕴和精神;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牢记心头、时刻遵守励行的。对于一所学校的校训,不在于今天换一个花样,明天提一个新口号,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把兴趣和注意力放在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校训的要求上来。  相似文献   

11.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学校的历史,是学校文化的积淀,起着引领师生价值成长的重要作用。因而,校训应当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应当是内涵深厚、意义深远、鲜明而独特的。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学校的校训却成了一种形式化的标语,成了一些空洞的口号,学生无法理解,更无法践行。最近,笔者  相似文献   

12.
窥一斑而观全豹 ,一叶落而知金秋。从一所大学的校训 ,亦可见其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校训 ,最集中地反映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 ,表达的是大学管理者对求学者的热切希望。久而久之 ,它融入一代一代大学人的血脉和灵魂 ,形成为一种大学精神。因此 ,古今中外名校 ,特别是高等院校 ,都很重视校训 ,并以此长期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同样 ,人们想要了解一所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了解它有别于其它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即独特的大学精神 ,也是先读一读它的校训。只要读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 ,就…  相似文献   

13.
校训与师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文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众多师生、校友和有关的仁人志士集体智慧的结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内涵丰富的校训,对于激励广大师生努力奋斗,攀登文化科学的高峰具有重要作用。 校训是以学校为载体的,中国的校训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大约从汉代起就开始设立书馆(也称“蒙馆”),伴随着学校的形成和发展,校训也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的写成对联悬挂于校门的两边,有的镌刻在学校的楼、阁、亭、台、碑等建筑物上,有的制成匾额悬挂于教室之中,有的直接印在教科…  相似文献   

14.
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是治校治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校风、校训、校歌、校徽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显性特征,在加强学校文化管理、实施学校组织再造、凝练与优化大学精神的形势下,了解和把握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的基本内涵和文化底蕴,对于建立共同愿景、凸显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优化大学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信仰的事业,学校是人文的场所,校训是学校的文化名片。——校长手记教育是信仰的事业,就要传承自己的民族精神;学校是人文教育的场所,就要有自己的办学主题。作为一所新创办的学校,校训的确立,尤其显得重要,因为校训是一所学校校风的凝炼,体现了一所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展示给社会和历史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区别其他学校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乔俊明 《中国教师》2014,(20):15-17
<正>校训,作为一所学校办学精神的浓缩,其本身不仅包涵了教书育人的功能,而且还包涵了学校对自身办学理念的一种定位,同时也是对社会做出的一种承诺。一所学校之所以要以某种思想作为其办学宗旨,归根结底,与它所要传承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以及社会责任密不可分。无论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无一不是体现了学校对其办学宗旨及学校文化的定位。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位于祖国边疆地区的一所中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校训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训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体现了一种办学追求和办学理想,因而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校训经过世代传承,最终可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大学风气和精神。根据统计,在2006—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百所高职)中,有98所院校制订了校训,只有两所院校的校训或在征集中,或尚未制定。这表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校训建设,校训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8.
以校训为切入点创新学校办学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所学校的创办,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宗旨、办学模式之中,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与灵魂,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导向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上海正在开展迎接世博的城市精神大讨论,学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找准大讨论与弘扬校园精神的结合点,从抓校训建设着手,与时俱进地创新学校的办学理念,培育爱国荣校的校园精神,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校训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高度凝结,不仅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而且也是对师生实施价值引领的重要方式,好的校训能够让全校师生刻骨铭心,过目不忘,能将其融入自身的血液,影响终生。那么,什么是好的校训,如何确定学校校训呢?笔者认为,好校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对大学校训的研究尚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并且还没有形成更广泛的研究群体和较完善的研究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的校训在形成时间、来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了中外大学校训在句式、内容、大学的性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中国的大学校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校训确定的原则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