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器人战士     
未来战场上,好莱坞电影中的机器人战争的镜头将成为现实,人类或许只需像打电脑游戏那样,面对电脑屏幕就可以指挥机器人作战了。  相似文献   

2.
生化机器人: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各国科学家都纷纷表示,人类和机器人的终极形态将是"生化机器人".所谓"生化机器人",是指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机器人,它具有机器人和生物体的各种优势.生化机器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人;另一类是具有人类肉身的机器人.如果按照意识来划分,前者算是人类,后者算是机器;如果按照身份来划分,前者算是机器,后者算是人类.这么看来,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将没有特别严格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小峰 《科学启蒙》2012,(8):30-31
一无人机凭借出色的作战能力,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而体积较小的全能军用机器人则很少被人关注。今天这些全能新型军用自制机器人就是主角,还将在这里进行个大比拼,一决高下。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代表作《机器管家》是预言未来人机关系的一部不朽杰作,讲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安德鲁·马丁在两百年里为变成真正的人类所付出艰辛努力的一生。尽管安德鲁最后不仅外表高度人化,还具备了人类所独有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追求,所言所行与人类相差无几,但在追求人类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却屡屡碰壁,陷入不"伦"不"类"的伦理困境。本文从"机器人三定律"和人类中心主义本体论出发,解析作品中折射出的诸多机器人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在常见的美国大片中,机器人都力大无穷,有着用之不尽的能量。近年来,电脑动画堆砌出了华丽的大片——《变形金刚》。在电影中,变形机器人伸手扫开汽车和卡车,就像随手挥开烤肉上盘旋的虫子一样容易;与此同时,它还能毫不费力地追赶上四处逃跑的人们。与机器人相比,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和无能为力。不过,这种"影院物理"在真实世界却是行不通的。在真实世界里,即使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也远逊于它们想要效仿的人类。举例来  相似文献   

6.
科幻电影里不断出现的机器人,已经让我们对这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的高科技产品再熟悉不过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备,但清扫、整理、端茶、倒水、看孩子、照顾老人这些烦琐的工作,似乎还得我们自己动手。科学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务活就可以交给听话又好使的机器人保姆了。据联合国2004年10月20日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到2007年末,家用机器人数量将会增加6倍,将有410万家用机器人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左右手。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其价格将会大幅下降。由于人工智能、声音及图形识辨科技、无线电脑网络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家庭机器人更"自立"与互动,不再需要遥控。它们将成为家中的"保姆",照顾孩子学习玩乐,协助老人家更衣洗澡,提醒病人定时吃药。家中的洗衣吸尘等麻烦工作,当然更要交给它们了。预计"清洁"、"迎宾"、"警卫"、"看护"、"轮椅"这5大领域的机器人将是我们首选的家庭保姆。  相似文献   

7.
许延风 《小火炬》2008,(6):24-27
五、女博士当一回"黑客"丽丽和两个伙伴来到妈妈的住处,她向妈妈叙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李欣博士难过地说:"我们立即去你爸爸的机器人研究所,把那里的机器人组织起来,与机器人叛军决战。"他们来到研究所,发现警察部队竟然将大楼包围了。原来,研究所早被机器人叛占领了,机器人135把老毕的研究所当作征服人类的大本营,机器人叛军不断地从这里出击,袭击人类。警察总监派来了大部队来围剿叛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一、话题导读什么是机器人?至今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新的机型,新的功能不断涌现,再者是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的发展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象,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科幻  相似文献   

9.
招贴艺术     
700年之后,人类将地球搞得一团糟,昔日美丽的星球被堆积成山的垃圾所侵占。人类被迫搬出地球,借宿他处。而"留守"扫垃圾的机器人在地球上日以继夜地工作。多年以后,如山的垃圾依旧如山,而清扫垃圾的机器人却只剩下一个,它仍不辞辛苦地每天在垃圾堆里忙碌着……突然有一天,一个光鲜漂亮的女机器人Eve从天而降,执行搜索任务……它们不打不相识,一场机器人之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则新闻报道说,一位日裔加拿大发明家,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找女友,于是花了两年时间造出了一个叫"爱子"的机器人女友,"爱子"不仅会做家务,能说多国语言,还能陪发明家约会。这一发明的确惊世骇俗,因为那意味着,除了外表和人类惊人相似,机器人还必须与人类一样拥有情感和完美的感官。那么,机器人的感官和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她温柔吗?她听话吗?她会对你施暴吗?你敢和她结婚吗?2000年,美国科学家就发明出了一种依靠食肉产生能量的机器人,这个能够咀嚼的机器人叫Gastrobot,它是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武器的出现,必将导致新的部队、新的兵种和新的军种的建立。历史上飞机的出现曾导致空军的建立,导弹的出现导致了导弹部队的建立。未来战争中,将可能出现以外层空间为基地进行作战的“太空部队”或“航天母舰部队”,在地面作战中,将可能出现“机器人部队”等。具有超常能力的“机器人部队”将执行艰巨的军事任务。新技术正在促使机器人大量的降生,而且正在迅速发展。全世界1981年就有10万个机器人。有人预测到2000年,美国将拥有200万个机器人。目前机器人已发展到第三代,称为“智能型机器人”,有多种“拟人”功能、有感觉…  相似文献   

12.
情感攻势     
自从人类将“坐卧椅式机器人”作为行动不便者的“坐骑”后,其他行业的机器人经常因此闹事、罢工。 机器人闹事有一万条理由,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人类太不尊重机器人,为什么要将我们中的一部分机器人当作跨下物,任人类在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明天将会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科学家纷纷表示,人类的终极形态将是生化机器人。甚至有科学家表示,未来世界中,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人类将拥有同机器人一样强壮的身体,机器人也将拥有同人类一样聪明的大脑。那时,人类也将不再为疾病和死亡而忧心。  相似文献   

14.
《中学科技》2014,(2):38-39
电子实验室 科学家称,未来的汽车将会自动驾驶,并且相对于人类而言,机器人是更好的驾驶者。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机器人不会酒后驾驶,不会分心,也不会愤怒或者入睡。机器人没有各种情绪,它们是纯理性的,比人类更安全、高效的驱动程序,并且还可以预测交通以减少拥堵。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李艺教授说:"学生通过设计、组装各种机器人,不仅加深了对电学、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的了解,还能掌握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这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机器人的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加工、处理模块、信息应用模块的功能与人类的感觉器官、大脑、四肢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想象力、创造力的全面提高。机器人教学是需要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指导、可以自主地对机器人的局部知识和技术进行课外研究、分析,在掌握所学知识和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终结者》和《黑客帝国》中,人类被机器人统治的场面或许不仅仅是天方夜谭。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性能日益完善的机器人正在悄悄改变着传统的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日本是发展机器人技术最迅速的国家之一,现在已经出现了会跳舞的机器人、当保姆的机器人、会说话的机器人等等。他们最新的产品据说是一种能说两万个单词和20亿个词组的机器人,它能独立与人类交谈。能说还不是全部,这种机器人还有理解能力,这是它能同人类交谈的关键。它不仅能理解对方说出的一个词汇,还能掌握对方说话的情绪。它能分辨出人的恐惧、悲伤、欢乐与愤怒的表情,然…  相似文献   

17.
沈建国 《高中生》2010,(31):62-62
人工智能"瑞贝廉"继续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厅里的人群说:"你们现在将和其他地方的人类一样,将被我手下的机器人软禁起来,到时我一并发落你们。"忽然,从博物馆外面冲进来一批机器人,他们挥舞着机械手臂,齐声说:"不许动!"大厅里的人群四  相似文献   

18.
"教学机器人"也称教育机器人,现在还没有明确和严格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只要具有教育教学功能的机器人都可称为"教学机器人"。狭义的"教学机器人"是指那些专门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可以进行辅助教学的简易机器人系统。随着许多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逐渐在中国开展并普及,以机器人为内容的机器人教育也以第二课堂、竞赛辅导等多种形式迅速发展。但是,在中国起步阶段的机器人教育领域,教学机器人还只是定位于各种能给学校和学生带来荣誉和现实利益的机器人竞赛,对于教学机器人的利用还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今天,曾经是主要由女性承担的家庭或社会"角色",已被各种服务机器人所替代。各种服务机器人在促进女性劳动者劳务减轻与压力释放的同时,也可能会在非人类模式社会化、减少社会交流、冲击现代社会与家庭的稳定、易于产生生命性幻觉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为服务对象带来威胁。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妇女解放",还是另一种意义的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异化?从机器人技术与人类的发展来看,因机器人技术自身的局限性才会在替代女性角色的应用中表现出技术脆弱与伦理困境,这还需要研发者的共同努力做好预防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新版《机械战警》翻拍自1987年同名科幻经典。故事设定在2028年的底特律,此时作战机器人已投入维和任务。面对美国国内日益猖獗的犯罪,出现了舆论呼声,为何不将这些机器人用于执法?就在这时,乔尔·金纳曼饰演的主人公警察亚历克斯·墨菲在一次剿匪行动中惨遭爆炸不幸烧伤,几近瘫痪。墨菲于是接受了进行军火开发的机器人公司Omni?Corp的改造,成为了半人半机器的"机械战警",代表着美国司法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