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能够有效满足高校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为高校体育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以此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与发展。根据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情况,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融合度会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合作学习也是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所以体育教师应充分了解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方式,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改革具有标志性的课题,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有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内外结合的俱乐部,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互动作用,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必要性分析,指出高校体育俱乐部从长远的发展思路上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影响都是巨大。  相似文献   

3.
纵观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以终身体育为视角,明确高校体育教育如何更好的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本研究从终身体育思想探索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发现并解决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问题,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研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的依据与遵循的原则,阐明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与特点,旨在为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服务差、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单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的生活脱轨等问题,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有优化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综合素养,注重体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等,旨在为将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刘炜 《体育世界》2010,(5):72-7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研究方法,阐明对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深化。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目的是更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已进一步提高,为满足我国的教学与发展要求,高中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凸显,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如何借助校园足球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已成为学界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高校体育足球教学在高校体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深入探讨高校体育足球教学推动高校体育发展的落实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简单介绍了什么是高校体育文化,其次阐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意义,最后具体论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日标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问题,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研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的依据与遵循的原则,阐明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与特点,旨在为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和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应当积极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与开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有效衔接传统与现代,以及文化与体育,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发现: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各民族情感;丰富体育教育内容体系,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体育学科教学特色,凸显体育价值。同时,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也面临资金设备不足,难以开展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师资队伍一般,缺少具有传统体育知识的高校教师;教学体系不完善,缺少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内容深度的课程教学等现实问题。建议:丰富高校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形式;培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积极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多元主体交流,以期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更广泛地普及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本文表明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观点,以及将奥林匹克教育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在对学校体育教育本身、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方面的作用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的50年启示表明,素质教育现代化是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又一次变革和飞跃,是学校体育深化和发展的方向.它跳出了原有的思想模式,形成新思想的坐标,是对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一种矫正,是现代教育对学校体育目的科学的表述.  相似文献   

13.
熊文 《体育学刊》2021,(2):13-20
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的改革取向存在诸多理论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为将体育考试(项目)与体育、健康等直接或过多关联,以及忽略体育中高考与受教育权、人才培养-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1)体育考试(项目)与体育某种意义相分离,并可能导致学校体育的异化。这主要缘于学校体育相关人文、素养等体育本质和属性并非体育考试所能体现,体育考试的个体-体能化、量化等取向将对学校体育实质造成消解和异化。(2)体育考试(项目)与健康很大程度相分离,并可能悖离健康机理。(3)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将对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构成挑战。其核心问题为学生的受教育权不能因为某些非基本运动能力的不足而受到影响。(4)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将对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形成冲击。以上问题很大程度具有结构性、基本性,难以从操作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博 《体育学刊》2001,8(6):28-30
通过献资料、理论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结合,是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方向,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的科学地位具有特殊意义。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更新现念、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益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的改革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通识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教育。旨在运用通识教育理论来研究和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现状,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为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和培养创新性体育人才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怡 《浙江体育科学》2000,22(6):8-10,29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体育教学现状,必须从教学模式入手,参照主体式体育教学模式,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与目标层次存在不清及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学校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过程目标及其价值取向。指出学校体育所追求的体育价值必须要与学校教育价值相统一,学校体育必须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服务。要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从体育运动教育向身体教育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从中等学校体育教育功能总体概念理解和影响因素认识的角度,论述如何发挥中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功能。认为中等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中专学校体育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终身体育作为教学中心任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体育与文化等方面的结合,基于多维体育观去深入探讨中专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本文探讨了拓展训练进入学校体育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和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并从学生需要、拓展训练自身优势、政策依据、师资保障与实践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其进入学校体育的可行性,以期为学校体育引进拓展训练,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学校体育的任务是要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成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因此,迫切需要重塑学校体育理念,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坚持兼容并蓄、以人为本,从大体育的角度,对学校体育的体系、政府为主导的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有效整合体系、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沟通体系进行再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