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好课外书     
中学生怎样阅读课外书,往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不过,即使是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往往也分几种情况,或精读,或略读,或浏览。现代作家杜宣把“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分为四类:“一、心治之书,这类书是要记在心头上的。二、目治之书,这类书浏览一遍就可以了。三、口治之书,这类书要大声读出来的。四、手治之书,这类书要抄下来的。”有些书是坏书,读了有害,当然不要去读。有些书是好书,但内容太深奥,中学生暂时不要去读;还有些专业性强的书,中学生也不必去读。人的脑子就像一间房子,房子里只能放最急需、最有用的东西。对此,英国作家柯南道尔有一…  相似文献   

2.
书.是读不尽的,作为忙碌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读需读之书。这就需要认清当下的小目标.一个个去成就.慢慢感觉时间的成果。我通常这样处理手中的书籍.先浏览一下目录.觉得有读的欲望.我会快速阅读一遍。然后慢慢咀嚼喜欢的章节,并留下笔记。如果没有读的想法,则暂时放置一边,先读喜欢的那本;当手中无书可读、无事可做时.再来读搁浅的书籍。这时比较容易读进去。“因为你的生活在变,阅历在增加,你在用自己的心与作者进行对话”。这便是选择阅读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引导学生阅读,是教育的根本职责.科学有效的引导需要注意"六个结合":"主食阅读"与"副食阅读"相结合;"整本书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相结合;"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相结合;"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相结合;"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悦读"和"啃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读心为魂     
<正>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话说得确实精辟,但我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的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  相似文献   

5.
人生突围     
<正>"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映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时刻。"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有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这一过程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  相似文献   

6.
类书是我国古代形式比较独特的一种书籍体制,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正显示出它的包罗万象,无类可归的特点。史载,古代类书之祖当首推曹魏时期皇皇八百余卷的《皇览》,惜后世不传。此后历代,但凡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府便组织大批渊博学者从事类书的编纂工作,也有个人独立从事之事。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7.
一、课内阅读的"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粗读浏览.拿到文章后,对文章做鸟瞰式感知,用较短的时间,通读一遍.这是在课前预习解决了字音、词义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步骤.目的是通过这一遍阅读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或观点、材料.这种粗读浏览可采用自由朗读、默读或齐读的方法. 第二步,圈点勾画.在粗读的基础上再细读一次文章,将自己不懂的地方用波浪线和问号标识出来,以便进一步查阅询问或在老师讲解时更加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把自己感兴趣或自以为精彩的地方(词、句、段)用单横线标记出来,同时做上批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培养阅读的敏锐性,增加读书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8.
李蕙 《现代语文》2013,(4):113-114
名著导读,是高中必修课本中的一个阅读环节,必修课本的每册书共有两到三本名著推荐给学生阅读,配有专门的导读文章,放在书的最后。正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极易被教师和学生们忽视,有些教师往往布置学生自己去看,而多数学生往往因课业太多或不感兴趣等而没真正去看这些名著,让这些宝贵的阅读资源流失。阅读是一种能力,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失的就是这种阅读能力,要么倾心于所谓的流行小说,变得浅薄;要  相似文献   

9.
<正>请先读懂自己的心萨特曾说:"我是在书堆里开始我的生活的。""书"总是伴随我们的一生。据一位作家所言,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是"有字之书",那是知识的海洋;一是"无字之书",那是社会的历练;一是"心灵之书",那是心灵的觉醒。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否则人生这段历程似乎缺了一个角。但我说,"心灵之书"才是每个人最该读透、最该  相似文献   

10.
姜文轩 《小读者》2013,(1):49-49
第一,读书时要给书分个类,不要混为一谈,阅读分为知识型阅读、消遣型阅读、精神型阅读,这三类阅读都需要,不要贬低哪一类,但是要分清楚,混成一类很麻烦。第二,要读一流的书。第三,读书尽量不要多。“尽量少一点儿,多读经典,找适合自己的书读,将其留在脑中,最后把你们的书放在你们的心灵书架里,这样你就丰富了你的阅读。”第四,不读一下子看不下去的书。要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其实也是在寻找你自己。第五,读书其实只是一个跳板,最后要读的书可以成为自己的经历。要在阅读当中获得新的东西,让阅读成为享受。  相似文献   

11.
慢读法     
<正>你们看过"速读术"或"快读法"这类书的广告吧?我想这种书是那些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出于某种理由才不得不看的吧?成人之前没怎么读过书的人,有时为了要改变自己,会变成爱看书的人。但是这类人,更不应该运用"速读术",在某段时间里看很多的书,而是应该慢慢地、扎实地读书,在今后的人生里,作为真正的读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修于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七年。其后陆续有已入《四库》而又遭禁毁被撤出之书。为充实因禁毁而出现的空架,再补入同类已入存目之书。这一过程,唯宫内文渊阁一丝不苟,其他六阁虽皆以文渊阁本抄出,或因抄成时间不同,对其已入四库而后又遭禁毁之书难免有疏漏,造成各阁四库本的种数、卷数与文渊阁本未尽相同。如文渊阁四库本有3461种,79309卷,而文津阁本据建国后统计,有3503种,79337卷。具体如类书李清《历代不知姓名录》十卷,《诸史同异》六十八卷,周亮工《同书》四卷,均已入《四库全书》,因  相似文献   

13.
<正>人要读三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此三者涵盖了一个人所需的实用之学、处世之学与精神之学,因而需要"兼读"。而其中,我认为心灵之书又是最高层面的,故须对其"精读"。有字之书,在我看来即一个人所需的专业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即每个人都要识字,能认读拼  相似文献   

14.
<正>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  相似文献   

15.
康娟 《家长》2021,(1):31-32
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忌盲目多读 人云亦云的方法往往不是方法. 一提到提升孩子的英语阅读水平,英语教师或专家最常见的两条建议是:让孩子多读英文书和激发孩子对英语阅读的热情.家长们听后往往是一头雾水,不甚了了.其实,我们很难判定究竟哪一种方法更有用、更没用或更实用."激发对英语阅读的热爱",并不意味着"不热爱"英语阅读的学生其...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段话表明了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一、教给学生多样的阅读方法小学生阅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的方法,即“随便翻翻”,让学生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  相似文献   

17.
成人快速阅读法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任东快速阅读要按下列程序实施:第一步,回想已看过的与所要看的书相似的内容。第二步,看目录,设想所要看的书中可能有的内容。第三步。简要写出自己想看的内容,明确读书的目的。第四步,快速浏览所读的书。12万字左右的书,争取1...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是读者与文章产生互动性和建构性的过程.班级读书会的"读"不需要像课内阅读那样"透彻",但也不是随意浏览,它要求学生用心去了解与吸收书本的知识.这个学期我尝试与学生一起开展"阅读整本书"的班级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四学段(7 ̄9年级)学生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但是学生的阅读现状实在堪忧,阅读方法滞后,阅读习惯差,无效阅读、低效阅读、肤浅阅读者比比皆是。下面以教学牛汉《我的第一本书》为例,对一种比较有效的“层进式阅读”方法作简要说明。一、随意性浏览学生活动1:作随意性浏览,…  相似文献   

20.
一、读什么书——培养学生自主择书的能力 1.授其自主择书法.检视阅读也叫略读或预读,这种类型的阅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了解这本书的内容,抓住这本书的重点,并判断其阅读的价值.很多同学在阅读新书时,往往从正文第一个章节开始,却忽视书中很多有意义的信息,如作者介绍、目录、内容简介、序等.事实上,这些信息都是能快速了解这本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