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德国学者卡西尔的符号论美学理论,作为其独特的符号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20世纪西方美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他的符号哲学理论入手,初步探讨其对艺术的基本界定:艺术是一种超越性的构型过程。其中,又包含三方面的规定:艺术是一个发现实在形式的过程;艺术是一个创造性的构型过程;艺术是一个超越实在的解放过程。  相似文献   

2.
修正发展康德的思想,卡西尔创立了人类文化哲学,为人类文化现象作了哲学论证;符号美学是从属于他的文化哲学体系的,把人类生活和经验的外观形式视作艺术符号的本质、强调构型在艺术形式中的作用、肯定艺术经验可以使人走向心灵自由,是卡西尔符号美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的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关于艺术“生命形式”论的动因是:对盛行的形式主义文论和语义学批评的反拨和纠正;对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论的改造与超越;对艺术“自我表现”论的批判和反思;对卡西尔“生命形式”论的继承和发展。从而使艺术“生命形式”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美学家朗格在卡西尔文化符号学的框架中继承了卡西尔艺术生命形式论的命题,吸收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资源,即艾伦·退特关于诗歌的“张力论”和艾略特关于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论.这就使艺术生命形式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5.
晚明情感论内涵丰富,极具特征,而且遍及各种艺术形式,在艺术特征上,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追求自然、真实、本色之美,以化工为最高审美境界,体现了新的美学追求,情感表现的特性得到重视和发掘,尤其在戏曲、小说理论领域,戏曲小说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与文学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以卡西尔和苏珊·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其艺术鉴赏理论由本质论、创作论、鉴赏论几部分组成.体验“意味”与生命形式是鉴赏的内蕴,艺术“意味”存在于在艺术抽象基础上以幻象形式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中,它不同于推论性符号形式,线条、色彩等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问的关系,以激起人们的审美感情,即“有意味的形式”。同时,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而情感的形式又是生命的形式。艺术品的结构与生命的结构极为相似,且有着象征性的联系。要想理解无法用语言言说的艺术“意味”,只能用直觉来体现。只有当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直觉能力发现观照对象与自身生命永恒一致的时候,对象才能给人以美感享受。当然,直觉又是一种基本的理性活动,是一种“定型”心理功能,它包合热爱、情感、理解等心灵机能的综合性感知活动。总之,符号论美学从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艺术产生的本质原因和艺术鉴赏生成途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但它忽视艺术实践因素的渗入,具有唯心论成分和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以卡西尔、苏珊·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是现代西方美学中很有影响的三种重要理论之一。它与科林伍德的表现说、贝尔的形式说相比,理论更深刻,更有创见,是一种片面性较少的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从最初的系统地阐述移情说开始到恩斯特、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说,可以说是美学和艺术心理学发展的主线。现在,艺术心理  相似文献   

8.
望文生义地认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也是一种读者中心理论,这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研究的一个严重失误。本文希望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详细分析,还其理论一个真实的面目,认为伽氏的美学研究是其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他的思想理论中三个关键词的分析,认为无论是他对理解的历史性的强调,还是对艺术游戏本身特点的着重论析,最后都落实到对真理的关注,并通过对存在真理的关注,使艺术的意义得以开启。这其实才是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的艺术美学思想建立在对想象现象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现象学意义上的想象与知觉、幻想不同,也不是一种能力,而是知觉的中性变样,这使想象既与被映像的现实联系甚紧,又不对现实“认之为真”;既是一种选出行为,也是一种构造活动。在此基础上,胡塞尔认为,艺术是被构成的想象领域。这一艺术论与模仿论、表现论相差甚大,可以称之为艺术显现论。胡塞尔对想象的重视与狄尔泰一样,意在借想象与艺术提升现实,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以对抗工业明的侵袭。胡塞尔纲要式的论述对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嵇康音乐艺术理论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代美学作为审视角度,梳理与研究了嵇康的音乐艺术思想。论文认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集中地表现了魏晋时期音乐艺术美学思想,由传统儒家功利实用审美态度转向崇尚自然,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以及尊重音乐艺术自身特殊规律的审美倾向。本文共分四部分,即嵇康的艺术人生倾向;《声无哀乐论》与养生论;以“心”为乐之体,以“声”为乐之“用”;“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  相似文献   

11.
艺术符号论、生命形式论、幻想论和直觉论,是符号美学代表人物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理论开辟了艺术美学的新思路。本文在阐述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其理论的精髓所在及对当代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摹仿说、表现说和形式说等从不同角度对艺术本质问题进行了探索,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观和迪基的“习俗”论也拓展了艺术本质的研究视野,但都没有抓住其根本所在。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其存在、发展和意义旨归,必然以人的存在为价值依托。因而把价值观引入美学和艺术领域,从价值本体论角度探求艺术本质应成为艺术本质探求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哲学美学存在着将艺术作为一个客观的与审美主体人分裂的对象来看待的误区,王朝闻认为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不是一个被动的对象,而是蕴涵着人的审美意识的对象,而艺术的主体性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艺术风格与人的审美意识的内在联系。王朝闻详细分析了艺术风格与艺术家以及欣赏者的主体性的内在联系.并强调了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现实生活基础.王朝闻对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理解是和他的审美关系论相互联系的.他对艺术风格的主体性的多纬分析还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本体论,外中国当代美学的形而上学误区有颠覆和匡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谈职业高中开设美学课的必要性北京一四八中刘受益什么是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创造与鉴赏规律的科学。中学美学常识包括的内容是:第一章美学原理,主要讲授美的根源、本质和特征;美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态;美的内容和形式;美感的本质、特征和心理要素;美感的...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的艺术形式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维度,它从"审美之维"与社会理性之维关系角度来审视艺术形式,把艺术形式视为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的实现介体,并揭示了艺术形式与作品内容、艺术形式与感性解放、艺术形式与美学规律的关系.这一艺术形式论以其自身鲜明特色而殊异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理论和现代西方形式主义美学流派.  相似文献   

16.
盖格尔是德国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运用现象学的观点与方法反思和批判了西方传统美学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模式、心理学模式,确立了现象学艺术意味论.现象学艺术意味论,具体研究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文学艺术的各种意味、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对德国文学思想转向现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古代美学是古代审美意识残缺和封闭两个基本特性的理论概括,而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两个最高范畴,兴象和意境分别以各自的体系展示了这两大特性。儒家美学偏重审美残缺或外象意欲,道家美学则偏重审美封闭和内向认知。这两种倾向所包含的胶合、排斥和暗转三种功能,形成对美学现代进程的强烈干扰和制动。在中国美学从古代向现代变革的这种宏观背景之上,朱光潜和宗白华以主客对应或物我同构为共同的思想基础,分别代表现代主观论美学论证着艺术形式和情感动力这两个基本方面。前者强调艺术形式或审美意向克服审美残缺,后者强调生命活力或深层体验克服审美封闭。他们一个是日神主醒,讲意象观照,一个是酒神主醉,讲情感涌动。这就形成了互补。面对古代美学,这种互补形成突围的合力;面对现代美学的未来,这种互补又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揭示出现代美学的理论课题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卡西尔一方面把艺术与人类全部文化活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认为艺术是一种文化符号形式;另一方面,卡西尔又以艺术的形式为核心来逐层揭示艺术的本质与功能,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观.  相似文献   

19.
赵芳 《文教资料》2009,(32):87-88
《人论》是德国著名思想家卡西尔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卡西尔对艺术的探讨很具启发性。从整体把握艺术是他的艺术理论的重要特色。他认为艺术是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的方式,世界和人通过艺术也展示了自身的内涵。艺术通过形式表明了自己的独立性.也通过形式证明了自己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把卡西尔的符号哲学思想运用于美学,认为艺术创造出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表达着人类的情感经验、具有情感认识与教育的功能,苏珊.朗格的符号美学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