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和体有啥不同?面和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在生活中有单独存在的纯粹的面穴图形雪吗?虽然面和体都是学生们在生活中所熟悉的。但如果要明确地以科学的语言来表述熏对小学生们而言又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对于面在体上的认识及各图形的特征把握,需要学生不断经历与体验。“认识图形”是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体会面在体上(面从体上来),这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也是具有相当困难的。因此,用这一材料来讨论如何指导开展小学生体验性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案例]这是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北师大版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一课。为了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教师煞费苦心地设计了利用学具来感受的环节,并在课前将事先准备好的积木作为学具放入孩子们的抽屉。当上到“体会面在体上”这个环节时,教师说:我们认识的这些三角形、正方形……它们的家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生:好。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抽屉,从老师提供的积木里找一找这些图形。学生在一阵乒乓乱翻之后,人手一袋积木开始“体会”起来。由于这些积木色彩斑斓、造型各异,有的学生搭起了小房子,有的学生玩起了“小拼图”,一节好好的…  相似文献   

3.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在集体备课时,几位教学参谋分析说:“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不接触‘菱形’的概念,因此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弄不好,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硬伤。”因此,给我的指导意见是:“不告不理”、“粗略带过”。即学生不提起异议,教师不要主动提;若有学生提出异议,教师要注意一语带过,不宜在此停留。在接下来的两次试教中,一次是在本班,学生通过“对折”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注:提供的是普通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教材“对称图形”例2。背景介绍:上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前面、后面、侧面,初步了解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这一节课学生要进一步观察物体的特征,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在教学上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通过学生自己观察物体,动手创造图形等形式,让学生在眼看、手动的活动中自己探索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对称图形,让数学融入生活。片段一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一个游戏,喜欢吗?老师这里有许多叶子,我发给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最多。”拿出准备好…  相似文献   

5.
李晶 《青海教育》2014,(9):91-91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他们而言,“认识平面图形”是一堂比较抽象的“认识几何图形”课,如何把这堂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领会“深奥”的数学知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我上这堂课的主旨。据此,教学中我设计了“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等充满童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同时,感受到“体”与“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片段一:感受“面在体上”、“面从体得”1.从“体”上找“面”。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体,能不能从上面找到你认识的图形?(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边说边摸。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从一个面上揭下一个长方形纸片,让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7.
<正>【课例背景】“认识图形”属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认识图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通过课前随机访谈,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够进行简单辨认,但是对“形”与“体”认识不清,因此本课难点在于让学生感知“面从体出”。通过研读课标,  相似文献   

8.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一个个几何概念,进而形成网络式的知识结构。而概念的真正获得,需要借助于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都知道,先用标准图形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后用变式图形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教学策略呢?有的教师还不太清楚。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一策略的原理,以提高教学的自觉性。一、标准图形的优势与缺陷1.优势。标准图形端正、规范,例如:上面这些图形有利于学生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这是标准图形的优势。可是,这种优势又是怎样发挥出来的呢?小学生思维水平处于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从立体图形体会到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做准备。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一课的重点是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难点是能从立体图形体会到这几种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0.
一、别人“怎么教”——经典案例聚焦 “圆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几乎所有的小学数学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展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后起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因此,有关这一内容的课例可谓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教师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出示了一张长方形纸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形?”“这个长方形有几个面?”使她所料不及的是,大部分学生回答:“有两个面。”怎么一个平面图形有两个面呢?教师叫一名学生上讲台,让他把这两个面指给大家看。这名学生指了指...  相似文献   

12.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主要目标,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一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想像”,能使学生获得对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丰富学生的几何知识,培养和发展小学生们的空间观念。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提供观察对象,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观察图形(标准图,变式图)、观察实验。特别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生产劳图形再由几何图形到实物的过程,以及面、棱、点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一) 教学目的五年制第七册最后一节“面积概念与计算”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重要内容。在这以前,学生只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形状特征与周长,现在要研究平面图形所围的面的大小。从线到面,在小学生的认识上是一个飞跃。同时面积概念与面积单位的形成,是面积计算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使小学生正确地建立“面积”的概念,必须提供观察、实践的多种材料,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在此基础上思考、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并且渗透面积理论的基本公理。同时通过多层次练习,使学生理解面积概念与单位,弄清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发展学生的思维与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4.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在集体备课时,几位教学参谋分析说:“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不接触‘菱形’的概念,因此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弄不好,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硬伤。”因此,给我的指导意见是:“不告不理”、“粗略带过”。即学生不提起异议,教师不要主动提;若有学生提出异议,教师要注意一语带过,不宜在此停留。  相似文献   

15.
图形在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图形的直观,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常见的几何形体,了解它们的特征,逐步形成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此外,通过图形还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限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有些几何概念难以作出严格的定义,需要借助于实物或图形来建立,而这种概念的建立则更与小学生第一次看到的实物或图形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第一印象”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引进新概念时,就应该精心设计图形,使之能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本文拟从五个侧面来说明如何精心设计图形,强化几何概念教学,并对现行  相似文献   

16.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平面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教学目标: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 片段一:感受"面在体上","面从体得" 1.从"体"上找"面".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体,能不能从上面找到你认识的图形? (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边说边摸.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从一个面上揭下一个长方形纸片,让学生观察)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从自己的学具中找到一个长方体.  相似文献   

18.
沈小燕 《广西教育》2006,(1A):72-73
【案例】 这是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为了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老师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利用学具来感受的环节。上课前老师先把作为学具的积木放到孩子们的抽屉里,期望能给小朋友一份意外的一凉喜”。  相似文献   

19.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为迎接一次高级数学评优课,我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在集体备课时,几位教学参谋分析说:“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不接触‘菱形’的概念,因此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情境导入1 .小朋友 ,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下面请小朋友一边看一边想 ,动画片中演示的是什么游戏 ?2 .今天 ,我们就要用想一想、拼一拼、说一说、问一问的方法来玩一玩快乐拼图。 (快乐拼图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次游戏要用的图形。[运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拼图游戏的画面 ,激发学生兴趣 ,为上好《快乐拼图》课创设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二、认识图形1 .出示□1这是什么图形 ?2指名说。3小结 :我们可以用“这是”这个句式把话说完整。2 .出示△和○1这是什么图形 ?2指名说 ,评议。3小结 :我们可以用上“和”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