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7,(10):88-89
横板反手台内挑打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由于在击球时球拍容易挡住来球,因此一旦无法准确判断来球的落点和旋转,极有可能造成失误。在反手挑打台内球时,一定要降低身体重心,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判断来球的位置。击球时要通过手腕转动来摩擦和控制回球弧线。反手位的台内进攻使全方位进攻成为可能,对进攻型打法的选手来说,全方位进攻拓宽了自己得分的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8):86-87
对于进攻型选手来说,要做到全方位进攻是必须具备的能力。高水平运动员可以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果断上手,从而占据主动。抢拉半出台球的技巧性很强,需要运动员对来球轨迹的判断十分精确:在击球过程中,要掌握好发力方向和力量的调节。由于抢拉半出台球不像拉前冲弧圈那样容易发力,所以在击球时就更要注重落点变化。  相似文献   

3.
发球技术     
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作用: 目前在国内外乒坛上,这套发球的使用率较高,运用极相似的手法发出正手加转球和正手不转球,从而达到迷惑对方,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的目的,甚至可以造成对方判断失误而直接得分。  相似文献   

4.
直板打法的软肋在反手,尤其是传统的直板打法选手。其反手位漏洞往往是致命的死穴。早期。直板选手为了弥补反手出现的问题。加入了反手单面攻的技术,这项技术的难度极大——由于反手攻球时,前臂和手腕动作相对受到限制。对摩擦的程度难以把握。因此很难控制住击球弧线;此外,一旦对来球的旋转判断稍稍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出现进攻失误。大多数老前辈在练习反手进攻时。  相似文献   

5.
对于进攻型选手来说,要做到全方位进攻是必须具备的能力。高水平运动员可以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果断上手,从而占据主动。抢拉半出台球的技巧性很强,需要运动员对来球轨迹的判断十分精确;在击球过程中,要掌握好发力方向和力量的调节。由于抢拉半出台球不像拉前冲弧圈那样容易发力,所以在击球时就更要注重落点变化。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实战中总会强调使用进攻型套路,毕竟进攻的威胁大。容易创造出绝佳的得分机会。但在实际运用战术的过程中,进攻只是总体思路。真正的击球手段要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此外,即便我们可以抢先进攻,但并不意味着能占据绝对主动。实战与训练总会存在差距:击球位置、击球质量、击球方式上存在不足。在实战中。我们在非正常状态下击球的比率很高,对于多数来球都需要在技术动作上不断调节。并且在击球的瞬间还要盯住对方的动向。在回球落点和旋转上灵活变化。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9,(6):112-113
进攻半出台球或将出台球的重点就是要找好击球点。而找好击球点的前提就是脚下起动要迅速,要学会迎前击球。在比赛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机会球,即使来球的弧线较短,但同样可以有威胁地进攻。用反手进攻半出台球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在使用反手技术时,手臂相对稳定,而手腕十分灵活,因此更容易提高回球的威胁性。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4,(5):76-77
抓住对方漏洞步步紧逼 图中,木子发不转球到朱雨玲手半出台的位置,这种球如果不直接抢拉是很难处理的,因为无论上步用哪种方式接,都会被来球顶住。朱雨玲在上步时也感觉到了球有些长,由于对来球落点的判断失误,导致朱雨玲分散了盯旋转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反方向截杀     
本套图中,丹羽孝希发球稍稍出台,庄智渊及时捕捉到来球的位置积极抢拉,同时他看到松平健太的站位过平,进攻落点便选择了松平健太的中间偏正手追身位。迫使松平健太在位置不舒服的情况下进行防守,也为陈建安创造了得分机会。陈建安判断来球后,及时侧身采用蹲地式抢拉将球冲到了丹羽孝希的正手位空当直接得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22年世界女排联赛土耳其站中国女排进攻技术运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球技术方面,中国女排全员采用跳飘球发球方式;在扣球技术方面,中国女排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多采用三号位快攻或三号位掩护下的二四号位平拉开以及背飞等前排快攻战术,较少运用后排进攻等战术球;在拦网技术方面,中国女排主要以双人拦网为主,极少运用三人拦网。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建议:增加跳飘球的攻击性,可多采用换人发球的方式,保存主力队员体能;让部分身体素质好的球员尝试大力跳发球;打吊结合,分化扣球线路,减少自身失误;针对不同类型的球队,进行拦网起跳时机的判断训练;尝试采用立体进攻,进攻打法向男排靠拢,增加后排战术球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王会强  王虹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6):35-36,41
运用文献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29界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和前4强队后卫攻防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防守方面,封盖和犯规略占优势,抢断则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进攻方面,失误次数和罚球命中率占有优势,在2分出手次数、命中次数以及2分球和3分球命中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在进攻篮板球方面和场均贡献率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第15届美国世界杯入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评:西队2号在中线右侧得球以后,迅速向中路内切运球。在快接近禁区时,将球传给了从右路插上的7号。7号得球以后,发现德队守门员站位过于靠前,于是一记长传将球吊入门内。从进攻上讲,西队7号脚法好,自信心强。从防守上来看,守门员站位不好,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13.
通常,我们知道合理的回击包括几个环节:判断来球——移动步伐——引拍、挥臂击球——动作还原。在这几个环节当中,较为难的就是判断来球和挥臂击球。每个打球的人在击球失误后,常常会去思考击球失误的原因。在实际训练和比赛中,到具体分析时,除了要正确判断来球的旋转、落点、弧线外,作为击球应当从击球时间、击球部位、用力方向这三个方面去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这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四)中定式二的延伸——直板接发球摆短,对方回摆冒高出台,直板抓住机会进攻。施拉格发左侧旋短球到王皓中路(图4),王皓接发球摆短到施拉格中路偏正手(图6),王皓在这板摆短时,脚下位置并没有完全调整到位,过于接近中路,无法很好地运用前臂力量,于是他更多地用手腕通过借力来控制球的弧线,这板摆短旋转不强,向前的力量很小。王皓摆短后,立刻后退半步,作好了进攻准备(图9)。王皓这板摆短的意图是:如果施拉格回摆,则容易冒高;如果他劈长,自己已经调整了站位,有足够的时间采取进攻。果然施拉格上步不到位,手臂过于伸直,完全靠手腕来控制球,回摆失误(图11)。施拉格看到这板回球出台,立刻站到偏中路位置,准备打相持(图12)。王皓放慢节奏,看到来球将将出台,他放低重心,通过前臂手腕调节,巧妙地拉一板  相似文献   

15.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10,(11):110-113
很多业余选手都有一种困惑.当对方发到自己正反手小三角的球.不知道如何回接。如果直接搓回去。很难摆短,多是将出台的半高球;如果直接进攻。由于来球往往带有侧旋。因此在进攻时难以控制住弧线和落点。  相似文献   

16.
篮球基本技术的分类及训练方法的设计它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的训练。如下图:球感训练:控球不稳,传接球失误多,拿球不稳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球员球感不好。中学生可塑性较大,应加强球感的练习。方法:1.双手指空中拨球,2.“8”字绕双脚交换接球,3.腰部绕环传接球。经常重复练习,球感会慢慢提高。  相似文献   

17.
第29 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和对手所有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男蓝与对手攻防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在防守方面,在封盖和犯规方面稍占优势,在失分和抢断方面和对手存在显著差异.在进攻方面,进攻篮板球、助攻以及失误和对手差距不大,罚球命中率占有优势,在2分球出手次数、命中次数、以及2分球和3分球命中率方面和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7,(11):88-89
被动防守的难点来源于多个方面:进攻一方早巳设计好进攻方案,进攻质量很高;防守一方的战术套路被打乱,使每一板球的衔接不够顺畅;防守一方要在瞬间判断来球的旋转和落点,并利用相对合理的技术击球;防守一方通常在非正制立置击球,无法充分完成技术动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排球是空中截击、集体配合、隔网对峙、进攻和防守相互转换的一项运动项目:由于球在于中没有停留时间,而且球速较快,双方隔网进行对抗,比赛的双方都想用最有效的进攻致对方于死地。出于击球性质的限制,球在手中没有明显的停留的时间.所以各种击球没有考虑的余地.只能凭借运动员对来球的性能瞬间的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击球动作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2,(6):100-101
刘高阳使用心得: 1、抢拉半出台技术一般使用在接发球环节或是从台内球过渡到中近台相持的环节中。击球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准确判断来球的旋转及落点。尤其是在关键分上,对手容易因为紧张造成发球偏出台,此时在充分看准来球的情况下,出手一定要果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