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使两者形成对立。本文概括出两者对立的四个方面第一,在科学的判据上,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实证论,认为可证实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波普尔则主张否证论,认为可否证的命题是科学命题。第二,在逻辑方法上,逻辑实证主义属于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产生于归纳;波普尔则主张演绎主义,认为科学理论产生于演绎。第三,在科学观上,逻辑实证主义属于科学静力学的科学观;波普尔则主张科学动力学的科学观。第四,在认识论上,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经验论;波普尔的主导倾向是唯理论。两者各执一端,都有真理性,也都有片面性。我们应当批判地吸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2.
黄海彬  张军良 《知识窗》2012,(8X):41-41
<正>一、经验证伪原则受实证主义的影响,科学界将经验证实原则奉为经典。而波普尔从科学的迅猛发展中得到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启示,提出了"经验证伪原则",它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经验的归纳来证明某种理论,经验的确证只是暂时说明了某种理论与经验的一致。相反,经验也可以证伪一种理论,任何理论都逃脱不了被证伪的  相似文献   

3.
后期波普尔更多地关注知识进步中的形而上学问题 ,从而区别于其前期思想。结合波普尔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以及理性主义的发展背景 ,研究和分析波普尔思想中的这一转向 ,对于更好地认识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证伪主义方法论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由于理解必须借助证伪主义方法来实现,证伪主义方法论因此是理解理论构建的基础;理解理论是证伪主义方法论通向人文科学的载体,因为证伪主义 ,方法借助于理解成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通用的方法.正是以证伪主义方法论为基础和前提,波普尔的理解理论表现出了与西方哲学史上的解释学不同的特征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文章粗略地分析了这两类科学本质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哲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发展壮大以来,发展迅速,流派纷呈。主要产生了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等流派,他们围绕着科学的划界标准、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并产生了各自的科学观,试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是在波普尔和库恩两种哲学思想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其哲学思想中既有渡普尔哲学的痕迹,也有库恩哲学思想的表现,其也吸取了库恩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即朴素否证论,从而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哲学对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俞传正 《情报杂志》2005,24(3):11-13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以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三个阶段。这些阶段的科学哲学理论从方法论上给情报学以深刻的影响 ,成为情报学理论建构中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确定到模糊--科学划界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划界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各派对这个问题都有所涉及和回答,然而答案却各不相同,而且从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的单一确定的绝对标准经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到无政府主义和后现代哲学的消解标准,划界标准越来越模糊,信心也越来越动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划界标准和科学观作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根本缺陷在于:只重视“科学的逻辑”,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以费耶阿本德批判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观点说明科学与非科学的硬性划界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1.
以传播效果为中心的西方实证主义受众研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特色。但是,实证主义受众研究不断地受到质疑与诘难。本文在实证主义受众研究启承转合的发展背景中,疏理与评析了它的学术传承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2.
我们如何拒斥伪科学?——从绝对到多元的科学划界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巍 《科学学研究》2004,22(2):118-123
文章回顾并研究了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标准和波普的可否证标准,提出了绝对的、逻辑的划界标准;库恩和拉卡托斯模糊了划界标准,使之成为相对标准;费伊阿本德从其相对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立场,提出消解划界标准;最终科学划界被置入更为广阔的视解,萨伽德的三要素标准与邦格的十要素标准,为科学划界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多元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数据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确保数据的质量、防止数据被篡改已成为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数据造假、数据虚报、伪造结果以符合关键科学研究目标等数据欺诈行为,必须保持数据的溯源。[方法/过程] 将溯源系统的安全威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基于智能合约和开放溯源模型(OPM),通过投票过程实现溯源信息准入机制,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和不可改变性,提出一种可靠的数据溯源收集、验证和管理区块链系统模型。[结果/结论] 在科学数据创建、分发、流通、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安全地捕获和验证溯源记录,防止溯源信息被恶意更改的同时保护了隐私信息,为确保科研数据的客观真实提供思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波普世界3理论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paper analyzes Popper's Theory of Three Worlds, points out that its essence is the three basic concepts, that is,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and calls on that we should insist on Marxism'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researches on the basic theory of inform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数学推演,将信息的离散或连续、Shannon熵的"正"或"负"特征、熵与所描述系统的关系等作出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知识、情报等相关概念和波普尔的认识论哲学思想等情报学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贺莉  谢迅 《中国科技信息》2006,(22):242-243,245
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伦理道德呈现出复杂而矛盾的现象,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中类似假球黑哨和少数运动员弄虚作假、违纪肇事、辱骂殴打裁判、服用兴奋剂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都与伦理道德有关,可见加强伦理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波普尔的"客观主义诠释学"在诠释学研究中独树一帜:既不同于传统的主观主义诠释学,也不同于实证主义对诠释学问题的理解。它将诠释和理解问题放在"三个世界"理论的背景下,紧紧抓住"第三世界"与"第二世界"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开创了"正统"诠释学之外的另一种诠释学。  相似文献   

18.
科林格里奇困境是技术评估中一个十分著名的难题。首先分析了它本身包含的三个维度,即时间维度、知识维度和权力维度,并指出它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传统实证主义科技观。接着借助于20世纪80年代从STS中发展出来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实证主义科技观的技科学视角,对它的三个维度进行重新解释与修正,最后消解了这个困境,这能为我国技术评估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9.
卢艳君 《科学学研究》2011,29(2):167-174
 目前,科学社会学领域的两大派别——默顿学派与SSK学派的科学社会研究均处于困顿状态。基于实证主义科学观,默顿科学社会学只关注科学社会结构的研究,其悬置科学知识的做法成为SSK攻击的把柄,SSK的批判使默顿学派在痛苦中反思、调整自己。与此同时,SSK突出强调社会维度的决定作用的相对主义倾向对理性标准构成了巨大威胁,受到传统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强烈批判,其强纲领研究进路在方法论上还遭遇到了反身性难题。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精神实质是捍卫和阐扬科学的理性与客观性,其大方向是正确的,SSK并不能否定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存在价值。此外,默顿科学社会学与SSK虽然同属于科学的社会研究领域,但它们在认识论上的分歧却无法调和,在二者之间找到共同点达成一致的希望渺茫。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默顿科学社会学大概会在与SSK和后现代科学哲学保持必要的张力中为自己开辟前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1.EPR悖论产生的要害或根源在于,背景知识是“有毛病的”却叉被公认为正确的。爱因斯坦等人借助于理想实验和EPR论证,发掘了量子力学背后在元理论层次的奇特的非定域性假设,从表面上看,似乎违背相对论的要求。2.贝尔不等式的实验检验属于“判决性实验”的范畴。3.组拉特的“船上修船”与波普尔的“沼泽地”隐喻都生动地说明科学理论可以有相对可靠的经验基础。同样道理,“可错的背景知识”有资格成为“判决性实验”的相对可靠的逻辑基础,因此判决性实验的判决效力也是相对确定的。4.爱因斯坦想维护实在论和非超距作用并不错,但量子整体性或远程关联性也不容忽视,它将展示有待进一步挖掘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