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迈向世界大国行列是几代中国人的崇高理想,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这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大国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平崛起战略”必将对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政治体制,成为世界主要大国的关注之地,在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事务中具有特殊意义。中国在处理与东南亚的国家关系中,率先提出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新理念、新政策。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和谐世界理念;开放合作,互惠共赢战略等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从时间上说大体分为“一边倒”外交战略、“双拳出击、两条线,,外交战略、“联美反苏”外交战略和“全方位”外交战略。进入21世纪,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呈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态势,我们应继续沿用“全方位”外交战略,“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的和生物学科的战略观思考高等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高科技争夺战呼唤通才教育与跨学科研究 1.国际高科技争夺战的四大战略 几年前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的“21世纪中国与世界”讨论会明确指出:高科学技术争夺战决定世界未来命运。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及人类的未来,当今世界并存着以争夺高级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四大战略。它们是:以“星球大战”计划和太空工业化构思为主要内容的美国“高边疆”战略;以“战后政治总决算”为宗旨和谋求未来政治大国地位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现代化历史上三次后进国追赶先进国的成功范例表明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 2 1世纪前 2 0年 ,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未来 5 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构想是 :坚持“人力资源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战略选择 ,通过制度创新 ,分三个阶段实现教育的“三步跨越”和人力资源的“两次提升”的战略目标 ,将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9·11”事件爆发以来,日本正加速向世界军事大国目标迈进。其主要路径是:以日美军事同盟为“平台”,紧跟美国军事战略步伐,背靠大树,借船出海;建立“有事法制”,突破和平宪法禁区,为军事大国化道路清障;加强军事力量建设,调整防卫政策和安全战略,为实现军事大国目标奠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外交工作布局中,周边外交居首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贯彻好这一方针,就要把“睦邻、安邻、富邻”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开拓周边,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对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进一步阐述.这一政策既是对迄今为止我国周边外交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又反映了我国对外战略的丰富和发展,既继承了"亲仁善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其内容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联系为一体."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有利于促进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丰富的油气资源、凸显的地缘政治位置使中亚成为世界上各大国和地区大国竞相涉足和角逐的热土.成为世界地缘战略竞争的重要场所。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在中亚的战略博弈,必然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中亚“战略缓冲带”作用的发挥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在人才工作的根本目的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定位在“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才工作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在人才工作的理念上,提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在人才评价和使用上,提出要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强调党政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