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琼 《大众科技》2012,(11):149-15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专业社会实践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所以开展专业社会实践,实现专业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互贯通连接,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也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然趋势,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8)
工科大学生创新基地是学校进行工科专业教学、开展科研活动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创新思维、综合职业素质和取得科研成果的主要实践场所。本文以应用型本科大学——武汉商学院创新基地为例,通过对武汉商学院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以下简称:机电学院)创新基地现状、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及创新基地建设成效进行分析,探索了以大学生作为自主创新实践主体,以"学、研、赛、产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这将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组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深入基层,为社会服务,结合社会工作或生产一线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教育、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教育活动。如何借助国家大型赛会活动平台,通过加强对社会实践过程的引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鼓励大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雯 《科教文汇》2020,(11):37-38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反思了育人功能不足的原因;第二部分说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的体现,着重于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以及能力素质四大方面来进行详细论述;第三部分阐述了本文在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方面的有益尝试与探索,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来引导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强化价值塑造,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服务区域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元  伍丹阳 《科教文汇》2021,(13):52-5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政治等方面的目标,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管理体系,结合社会需求设置实践教学目标、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结合国家最新形势政策和政治理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高等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所重视的工作内容。根据当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讨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提出了如何在新时期下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何望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8):144-146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是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结合项目选题、调研设计、商业计划书撰写及比赛路演等实践,从课程思政教育、个人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3个方面评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的社会实践效果,以期为提升社会实践教育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依据大学生的个性与素质,提出与创新性相关联的知识智能因素、创造性因素、社会情感性因素以及运动感知能力因素等,用于描述个性与素质特征,并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分类的评估体系。以机械学科为例讨论了针对研究型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点,开发适合个性与素质潜能的创新创造课程科目。最后通过人才培养实践,表明以项目研究为依托,依据大学生个性和素质分类组成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合作能力,能够达到创新培养目标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高校,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改革课程教学为重点,以搭建实践平台为核心,以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关键,深入开展适合高校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实现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三层次、四平台、四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对学生培养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力量,是面向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为了加强地方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受创业者本人、学校和社会三方面主要因素影响,阐述了综合实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的发展对策,尤其是从高校如何利用好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使其成为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之外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理论上定义了社会实践的科学内涵,阐述了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愿因,并从实践的视角对如何完善与创新社会实践进行审视与思考,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视野下,创新素质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五大方面。通过剖析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运用创新理论,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激励机制、实践平台和创新氛围五个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举措,以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王雅恬  陈媛 《知识窗》2014,(22):9-9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发挥锻炼人、教育人与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视野下,创新素质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五大方面。通过剖析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运用创新理论,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激励机制、实践平台和创新氛围五个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举措,以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肥胖人群科学运动减肥工作室"公益性服务模式的深入剖析,为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表明:湖北民族大学"肥胖人群科学运动减肥工作室"公益性服务模式在服务宗旨与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与模式、项目创新、项目的预期效果及项目基础等方面都较为成熟,具备实施与实践的条件。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且能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理想信念,是对校园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将来社会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需求,提出了在大学期间,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尽早参加创新项目的训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和创业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项目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对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校内实验室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广州大学商学院在学校现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丰厚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建设基于商学院乃至全校文理工各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构建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面向全校多学科和多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实践项目和实践平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需要创新.对我国高校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和培养实践的创新取向及其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电子创新实验室对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综合素质、就业和创业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依据我校近几年来电子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践,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效能使其更好地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服务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