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头的话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最强,艺术性最高,两者结合得最好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红楼梦》一问山,立即引起各方面人士的注目。许多人评点、索隐、考证,把研究《红楼梦》当作一种专门的学问。早在清乾隆、嘉庆间就出现了“红学”这个专用名词.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小说。它在艺术上有很多卓越的创造,特别是它的结构、布局,宏伟、和諧、完整、谨严,“如常山率然,首尾相应;如天衣无缝,无隙可寻”,达到了“天然浑成”的地步,成就十分突出。艺术结构的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里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我国封建社会伟大的艺术家曹雪芹的作品《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最高成就的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它以鲜明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色采缤纷的生活画卷和广阔的阶级斗争图景,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尽管《红楼梦》的作者不是,也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是曹雪芹留给我们的一宗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和艺术财富。作为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曹雪芹不曾写过什么小说作法或文学概论之类,但他以毕生的心血精力创作的《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正是他伟大的艺术实践,其中生动地体现着他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见解。特别是小说第一回的楔子对于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思想、探索曹雪芹观察和概括生活的奥秘是很有意义的。作者关于将“真事隐去”而用“假语村言”敷演故事的主张;关于再现生活必需“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主张;关于打破熟套以求“新奇别致”的主张,都是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重要内容。它贯串在《红楼梦》的整个艺术创造之中,启示我们去正确理解作家创作经验中那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18世纪中叶,清乾隆年间由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它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晚期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它必然崩溃的趋势。因此,《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红楼梦》不是写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更不是写某朝某代的真人真事,但是,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实际生活更集中、更生动、更典型、更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具有极大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其英译对传播中国文化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对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英译译本从达旨和细节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选自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四回,原书回目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回,是全书思想内容的总纲,是阅读和研究这部小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章节。现在试就第四回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本回在全书中的地位,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同时简单介绍一下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红楼梦》(指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书)是我国思想和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一部古典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没有一部古典小说能与它比拟。它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艺术典型。《红楼梦》的反封建倾向和艺术魅力是通过大量而优质的典型人物鲜明生动地显示出来,而主要不以故事情节取胜。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事件中表现众多人物各种各样的思想性格,反映人物与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林黛玉进贾府》集中体现了这一成就。贾府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它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古典小说中最成功的顶尖作品,当然是因为有诸多的成就,这里仅简单说说《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成就。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中的第三回。曹雪芹写作第三回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书籍是提高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阅读习惯,不仅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更可以开阔视野,储备知识,还可从中悟出许多做人的哲学。尤其是读一些经典名著更能让学生受益匪浅。中国的名著里面,《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所讲述的故事简单明了,情节热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轻松愉快地阅读下去。只有《红楼梦》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名著,是一部真正值得任何人仔细阅读的一部奇书。但读懂它却是不容易  相似文献   

11.
“三美论”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主要用于诗歌翻译。《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小说的巅峰。其中文采斐然的诗词韵文集中体现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但也给《红楼梦》的翻译增加了很多难度。该文将结合“三美论”来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霍克思和闵福德译本中关于《好了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韩彦明 《教师》2013,(18):116-116
纵观中国文学宝库中经典、名作荟萃,有哪一部不是经过作者反复加工、精心修改而成功的呢?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呕心沥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使这部巨著成为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典范之一。贾岛的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经韩愈的反复斟酌,将"推"改为"敲",一字千金,留下了流传千古的"推敲"故事。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区别古今中外小说名著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中包含令人深思的哲理,思想上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是《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和谐统一的"融合剂",非佛而不佞道是《红楼梦》的辩证法思想之重点。《红楼梦》中朴素辩证法思想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鲜明性。  相似文献   

14.
许多青年学生要求阅读《红楼梦》,但往往受到一些人的种种非难。有人说《红楼梦》只是一部“爱情小说”,认为看这部书是“不务正业”,不让学生阅读。这是不正确的。《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呢?它是一部思想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政治历史小说。全书以第四回为纲,反映了激烈的阶级斗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上至朝廷,下至州县,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对农民和一般平民进行疯狂剥削和压榨。纵观全书,有好几十条人命。如,号称“金陵一霸”的薛蟠,为了争买婢女,将冯渊打死,靠贾府之力提升为金陵应天府尹的贾雨村,“循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使凶手逍遥法外,冯渊变成了“逢怨”,  相似文献   

15.
“特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此.选取特征细节进行描写,是文学作品获得成功、具有思想性深度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运用特征细节非常成功,为后世留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浩繁的古典小说中.鲁迅先生特别嘉许《红楼梦》、《水浒传》二书.认为它们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就艺术性而言.《红楼梦》后来居上.然就其通俗性来说.《水浒传》因其雅俗共赏而家喻户晓,拥有比《红搂梦》更多的读者。《水浒传》之所以让人百读不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得力于“水浒英雄”们那令人兴味盎然的绰号体系。  相似文献   

17.
老作家聂绀弩先生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除收入论《聊斋》及《红楼梦》的四篇文章外,有五篇文章都是谈《水浒》的,字数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此书可以说主要是关于《水浒》的论文集。我们知道聂先生曾具体负责整理《水浒》。当《水浒》七十一回本出版后,聂先生还被清去京沪等地作报告,他的《水浒五论》就是当时作的报告的底稿。《五论》中,《〈水浒〉是怎样写成的》、《论〈水浒〉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逐渐提高的》、《〈水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政治历史小说。作者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卓越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王熙凤,就是其中写得最好最活的一个。作者把这个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选择并集中了一系列的典型情节和细节,着力地再现了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王熙凤不仅仅是封建贵族大家庭泼辣能干、气指颐使的管家婆,同时也是一个封建社会末世统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在《红楼梦》研究中“政治历史小说”一词风靡一时。如“《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描写阶级斗争的书”(李希凡:1974年重印的《红楼梦》一书序言);“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来分析,《红楼梦》所表现的是以阶级斗争为内容的政治主题,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孙文光:《坚持用阶级观点研究〈红楼梦〉》。原载《红旗》杂志1973年第11期);“《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政治历史小说”(陈熙中、故经之、侯忠义:《〈红楼梦〉——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原载1973年9月22日《北京日报》);等等,不胜枚举。最近,北大中文系编的《中国小说史》第十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自觉地从中国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的小说家。她非常推崇传统世情小说,自述《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书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还说“《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一个写得浓,一个写得淡,但是同样是最好的写实的作品”。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