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读罢《今日中学生》2004年9月上刊登的胡晓玲同学写的《差生在老师眼里》后,我心潮起伏,真想大声喊一句:“差生,你要自信!”其实老师不是恨差生,只是不喜欢那些“屡教不改”的人。学习成绩仅代表一个方面,它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作为老师,一方面传授给学生知识,他当然希望学生成绩优秀了;另一方面,老师更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品行,希望学生品学兼优。品行不端,那才叫差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常常利用“差生”的长处来鼓励其进步。但是“差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这是很不好的。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鼓足勇气,充…  相似文献   

2.
一次批改作文时,我看到这样一篇作文“:……也许在有些老师的心中对差生是有偏见的,不愿意去了解差生,经常有意无意地伤害差生……我就是差生,曾为了让老师和同学改变看法和态度而努力学习,靠自己的实力考到全班的第四名,然而老师竟指责我‘有抄袭的嫌疑’……老师,你们应该了解和关心我们这些差生,让我们的心灵亮起来……”  相似文献   

3.
老师的目光     
差生、学困生历来是老师们头疼的对象,在有些薄弱学校因为差生多,差的程度深而尤其如此。有的差生和教师已经达到互为“天敌”的地步。有的差生对老师不满、愤恨,随时准备拆台;老师对差生也不理睬、讨厌、烦。结果很多差生和老师常常互为陌路,甚至有时斗得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4.
偶尔读《现代人报》,看到一则《偏爱差生》的消息,说的是南京市玄武区新宁中学开展一项名为“偏爱差生”的活动。他们的做法是:老师和差生交朋友,定人帮教,循循善诱,改变以前对差生大声呵斥、罚站、停课等做法,还对差生另开“小灶”进行帮助教育。他们还通过军训、请公安干警上课、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对差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经过两年努力,1990年全校受处分的差生比过去大大减少,差生统考合格率达70%。  相似文献   

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篇高一学生的日记。其中有这样的一些话: “我诚恳地希望老师们想一想:难道你们那冷峻得怕人的面孔,就可以使差生们赶上来吗?”“你们对优生满面春风,对差生冷若冰霜,就会使差生对你产生一种对立感,使他们自暴自弃,甚至感觉不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日记还介绍了差生和歧视差生的老师之间的争论: 老师:“我不可能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人把中职教育看成是"差生"教育,把中职学生看作是"差生"。譬如,广东现代社会调查与评价研究院曾经联合腾讯教育,对全国9668名公众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发现,84.6%的人认为只有差生才读职校。不仅社会这样认为,职业学校内部一些教师也持这种观点。接受调查的河南郑州一位职校老师就明确表示:"我是职业学校的老师,职业学校确实是差生的集中营。"(羊城晚报,2014-12-29)把中职生看作是"差生"已不是个别和偶然现象。2016年9月,《中国教育报》发表一位中职  相似文献   

7.
【失落篇】 “我是一名中等生,老师把希望的眼神停留在优秀生身上,又把关注的目光都投给了差生,我们这些中等生真的受到了冷落,我们很孤独。每当老师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优秀生的时候,我真羡慕他们;每当我望着老师耐心地和差生谈心,给差生讲题时,我真嫉妒他们!  相似文献   

8.
撷粹     
为孩子贴上成功标签一次批改作文时,我看到这样一篇作文“:……也许在有些老师的心中对差生是有偏见的,不愿意去了解差生,经常有意无意地伤害差生……我就是差生,曾为了让老师和同学改变看法和态度而努力学习,靠自己的实力考到全班的第四名,然而老师竟指责我‘有抄袭的嫌疑’…  相似文献   

9.
李永明 《文教资料》2011,(18):142-144
职业学校“差生”多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转化“差生”是职业学校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职业学校“差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差生”转化的主要方法.对职业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语文天地》’99年第16期刊登了《一个差生的自述》一文,真实地道出了“差生”内心的苦恼,反映了“差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常受到鄙视、白眼等不公正待遇:老师批评的言语,同学们的讽刺嘲笑只往我耳朵里灌。在家里,我被视为“不争气”,亲戚邻居也时时在指着我的  相似文献   

11.
我是“差生”。 考试的失利,老师的漠视,让我明白,我已被归入了所谓的“差生”的行列,一个地地道道的“差生”。  相似文献   

12.
“少年思想者讨论”这个新栏目与读者见面了。本刊特约通讯员湖南衡阳幼儿师范学校樊遵贤老师向本刊编辑部推荐一篇学生作文《牵挂——差生道情》,并在文后作了深刻而又中肯的评论。在贯彻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篇文章与文后短评值得一读。我们采纳樊老师的建议,从本期开始,特设“少年思想者讨论”栏,给广大中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提供一块园地。同学们,请拿起笔来,在这块园地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吧。这一次的讨论题是《也说差生》。  相似文献   

13.
差生不是包袱新乡市陵园小学颜晓琦许多老师一谈到“什么是差生”,各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差生就是学习差的学生;有的讲,差生就是品行劣的学生;还有的说,差生就是脑子笨的学生;有的说得更干脆,差生就是令老师头疼的学生……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沮丧和无奈。...  相似文献   

14.
任何班级体或多或少都存在差生,教育和转化这些差生是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转化差生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有的老师认为差生“朽木不可雕”,因而放任不管或采取强制管理的方法,结果是越放越差,越“管”越差,这  相似文献   

15.
偶读郭敬明的文章《"优等生"跟"差生"》,虽然我并不赞同其中的某些观点,诸如"没有一个老师会喜欢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倘若迟到了,老师会一脸严肃地在班会上提出某某同学今天又迟到了,问题很严重"等,但是文章触及的"差生"(为行文方便,请原谅我使用这样的称谓)在学校中的生存质量问题,却由人不得不说是教育走向文明进步的绊脚石。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普通教师,眼见一些"差生"  相似文献   

16.
优生和差生分数上的强烈对比,使差生对考试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而老师如果对差生抱有偏见,又会助长这种心理。因此,教师讲评试卷时要不要爱护差生的积极性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阅完试卷,某门课程如果及格率低,任课教师便会自然想到是差生拖了后腿。于是有的老师常常火冒三丈,反映在讲评试卷上,往往对差生贬多褒少,时有嘲讽,其结果是严重挫伤差生的自尊心。总结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教师讲评试卷一定要爱护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读到《教师博览》2009年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被优生淡忘,被差生怀念》,读后感慨良多。文章中那位教师能被差生怀念,可见其对当年教过的差牛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一位已经有十多年教龄的老师,对照我们的教育心态和行为,愈读愈惭愧,不觉汗颜。  相似文献   

18.
差生更需要老师的爱国营前进农场小学苏兴芝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师德,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将自己的爱心更多地倾注在差生身上,使他们尽快得到转变.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一、差生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下导致...  相似文献   

19.
做一回差生     
这一次总算做了一回差生了.   和绝大多数老师一样,我从小到大品学兼优,每每褒奖有加.没做过差生,没“享受“过差生的待遇,也没什么体验.为做好教育、转化差生的工作,常试作“移情“,终因“事非经历不知难“,不易到位.……  相似文献   

20.
差生的苦恼     
“见了优生老师爱 ,见了差生老师‘哎’”她是一名差生 ,所以老师见了她 ,总是唉声叹气。在老师那赞不绝口的话语中 ,从来没有她 ,而在老师批评时 ,却总是少不了她。慢慢地 ,这使她变得自卑、怯弱 ,没有勇气去奋发向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