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珠海市实验中学是2000年7月开办的一所高起点、高目标的完全中学。本校将信息化实验教学作为校园基础建设的重点,努力构建先进、高效、统一联动的校园网络平台,实现办公和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以及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洲一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稳定的校园网络、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内容丰富的学校网站,为新洲一中逐步实现“办公网络化、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化、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农村中学普及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WEB的实验室网上办公管理系统,该WEB应用系统在网络服务器端执行ASPScript、客户端执行VBScript,并采用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存储事务数据,实现跨校区的各实验室同在校园网上办公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校信息化工程的基础,校园网为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综合信息服务提供了宽带多媒体网络,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的信息化应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四川大学在学生逐年增多、教学任务加大、办公业务量和信息量大规模增长的同时,迫切需要建设一个高宽带、多业务处理能力、具有交互功能的校园网络。以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等教学科研工作,使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更有效率,满足校内外的通讯要求,使数据传输、信息交流变得更为顺畅,从而整体提高校园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渗透到各行各业,也逐步应用到了教育教学中来,尤其在加快数学化校园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学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覆盖校园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集合了众多信息虚拟的教育环境,可以实现课堂远程教育,互动录播,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实现数字化校园必须要求师生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和计算机基础,现代信息教育在数学化校园中的广泛应用,可以让老师实现网络备课,无纸化办公,有助于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加强资源共享,发挥信息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校信息化工程的基础,校园网为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综合信息服务提供了宽带多媒体网络,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的信息化应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四川大学在学生逐年增多、教学任务加大、办公业务量和信息量大规模增长的同时,迫切需要建设一个高宽带、多业务处理能力、具有交互功能的校园网络.以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等教学科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自1996年起开始大规模建设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经过十年的建设,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支撑学校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集成财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相继建成,实现了“网上教学、网上科研、网上管理、网上办公、网上服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保障清华大学各项工作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信息服务设施。如何进一步推进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其在学校的整体运行和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何保证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使其不致因为系统故障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这成为请华大学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张新淼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2):151-152
天津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从环境(网络设备管理、校园空间信息、弱电管网等)、资源(图书、档案、视音频资源等)到管理(教学、人事、办公、科研)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应用防护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集系统监控、服务器安全管理和防护策略配置于一体,既为网管员提供服务器实时流量统计及性能检测,又为云服务客户提供网络安全防护和信息查询,在校园网安全防护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前,长治钢铁集团公司子弟中学办公系统全部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使学校管理和教学效率得以提高。现在,教师写教案、备课、制作课件全部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班级学生考核成绩汇总、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等信息均可在校园的局域网上获得。长钢中学实现教学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随着沈阳27中学高速发展,学生师生和领导对于数字化校园网提出了更多的想法和要求,数字化校园网建设迫在眉睫.数字化校园建设定义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  相似文献   

11.
1校园网的作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提出:校园网指校园内计算机及附属设备互联运行的网络,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和软件等构成的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集成应用系统,并可通过与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校园网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学校的办公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文章介绍了智慧校园建设中,利用企业微信来实现考勤、值勤汇报、物品领用、设备报修、成绩查询、工资查询、食堂报餐等移动办公。通过企业微信助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智慧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让师生真正体会智慧校园的变革和到来。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指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高校校园,即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教材、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信息数字化。  相似文献   

14.
学校在行政管理模式上,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完善校园自动化办公系统,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勇于探索实践,大胆地进行了营造无纸化办公环境、构建数字化校目的尝试,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取得了校园无纸化办公的初步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刘洋 《江苏教育》2022,(52):41-45
针对学校机房的应用需求、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需求,江苏省清江中学引入云桌面技术解决学校机房应用与管理、多媒体设备管控和云办公等场景的难题,其运维成本低、管理效率高、数据安全有保障,能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校园网就是以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联结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学校校园和外部网络的桥梁。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校园网建设应以满足现有的应用系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的应用系统的需求为目标,使有限的资金为学校提供实际而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移动校园是指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构建信息化移动通信平台,以手机、PDA和平板电脑等小型化移动通信设备为信息载体,实现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上拓展现实校园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虚拟校园. 移动校园与数字化校园的关系 传统的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和信息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和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问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络应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已对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校园网络的组建,将实现办公、公文处理、日程安排、会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与报销、信息发布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和各种类型的无纸化办公等需求。网络组建设计要尽量简单化、结构化、模块化,这样既能节省资金投入,又能便于网络的管理与升级。本文对校园网络的组建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校园网在现代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架构好实用有效的校园网通常学校对校园网络的要求有以下几种 :1 1 最简单的校园网络包括一个微机房、一个教师电脑办公室以及几台教师办公室使用的电脑。这样的配置基本可以应付日常的计算机课程和教师办公、校长管理。学校也可以使用校长管理系统、教师办公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几个独立的管理系统。1 2 中档配置的校园网络包括若干微机房、一个网络服务中心、每个教室配备电脑一台、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教师办公电脑。这样的配置除…  相似文献   

20.
组建高效的数字化校园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后提出了"数字校园"的概念。"数字校园"即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和信息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和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提高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