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全诗共达一千七百多字,属"杂曲歌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为"无名氏",郭茂倩《乐府诗集》载此于"杂曲歌辞",合题为《焦仲卿妻》,后人一般以该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起兴趣题。《孔雀东南飞》运用了很高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在几十年前曾经刊登过《〈孔雀东南飞〉民歌特色》一文(该文被收入中学教参),该文分析了《孔雀东南飞》在“序曲与尾声”、“连绵字与叠字”方面的民歌特色,《孔雀东南飞》所体现的“民歌特色”不唯于此。本人在此试就《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民歌特色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3.
张宏星 《语文知识》2004,(12):22-24
《孔雀东南飞》中有几类词是古汉语特有的,因此笔建议将词语教学作为此诗的教学重点之一。在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杨密 《中国教师》2014,(Z1):193
<正>一、《孔雀东南飞》的发展背景《孔雀东南飞》的相关知识背景。最早,在《玉台新咏》,当时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在诗前,有一个序文的描写:"在汉末建安中,在庐江府,有个小吏叫焦仲卿,他的妻子叫刘氏,他的妻子被仲卿的母亲所遣,她发誓不再改嫁。在其家的逼迫下,投河而死。当仲卿听说后,也上调而死。当时地人因此很伤心,写了这首诗来祈祷。"这是序文的全部。在《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在我国古代是最早的、长篇、叙事诗,这是古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的主题众说纷纭。传统的观点认为此诗的主题是判封建家长制、抨击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本文从叙事干预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该诗的主题是同情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惋惜其殉命行为,希望后世人们能引以为戒,不再发生类似之事。  相似文献   

6.
邵兴兰 《学周刊C版》2010,(5):193-193
《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始见于徐陵《玉台新咏》,作者无名氏。《乐府诗集》著录于《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后世常取诗的首句,题作《孔雀东南飞》,意为孔雀向东南飞去,但因留念配偶而徘徊顾盼,蕴含了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杰出的长篇民间叙事诗,叙述了仲卿与兰芝情深意笃,但不为焦母所容,被迫离异。兰芝的哥哥逼其改嫁,夫妻双双殉情而死。作者热情地赞扬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强烈地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要准确的解读全文,需阐释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诗。一首诗如此之长,学起来对普通中学生而言是相当枯燥的。通常,教师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全诗内容再强调一下语言点就算学过了。但这种走过场式的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后来,我重上此课时调整了教学思路,用一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我说:《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一般认为该诗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孔雀东南飞》一诗的主题被确定为反对封建礼教,作为礼教化身的焦母,不断受到现当代读者的批判。但是从该诗文本的情理关系出发,重新考察刘兰芝与焦仲卿悲剧命运,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讲,她对儿子那种特殊的感情是本故事最隐蔽而又最真实的动因。因而这首诗实际上反映了伦理与爱情的纠葛,其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分析高中课本所选的四首诗《孔雀东南飞》、《大堰河——我的保姆》、《琵琶行》、《致橡树》,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地位转变的过程,即由旧社会被压迫被欺凌的刘兰芝、大堰河、琵琶女到新中国平等自立的木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孔雀东南飞》这首汉乐府诗展开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并从两大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进行思考,指出不能将导致焦、刘二人的最终悲剧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封建礼教"这一层面上,悲剧的产生与人物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莫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全诗三百五十五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是古乐府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此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王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载此诗于《杂曲歌辞》。后人习惯于用诗的第一句作篇名,叫它《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之间存有不可分离的联系性和"固有的统一性",主要人物呈"对称性"格局分布。这种格局,使诗中人物形成了"同族对比"和"异族对比",实现了良好的对比效果。要正确认识《孔雀东南飞》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需要注意人物形象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案例:以新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古代诗歌"单元的教学活动为例。此活动由我与两个班120名同学参加,时间约三周左右。分别完成了《(诗经)二首》、《离骚》、《孔雀东南飞》、《陶渊明诗两首》的教学任务。采用了导读、讲读、诵读、自读研讨等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称为“乐府双璧”。本诗的语言虽然接近汉末到六朝时期的民间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但其中有的词语的用法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5.
徐强 《现代语文》2008,(5):111-111
为许多省市使用的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在古诗词和文言文注释上有较多错讹。今仅就《孔雀东南飞》一诗的问题略加辨析,期望能对广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郭素媛 《现代语文》2005,(10):21-23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梁之际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其辑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因此诗以"孔雀东南飞"一句起兴,所以人们常称此诗为<孔雀东南飞>.后来元朝人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人冯惟讷辑<古诗纪>,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辑的许多古代诗集都对此诗予以收录.各本文字略有出入,最短的也有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被王世贞的<艺苑卮言>誉为"长诗之圣",沈德潜的<古诗源>则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相似文献   

17.
马慧芳 《现代语文》2006,(1):110-110
《孔雀东南飞》是占乐府名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以其艺术上的成就和思想的教育意义,被高中语文新旧教材都收入。尽管教材几度重新编订修改,但本人对这篇课文的一些词句注释始终存在疑惑,所以希望在此与大家共享商榷。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叙事诗,使用了2,3节奏形式,结构整齐,乐感明显,读来朗朗上口。诗中“奄奄”、“寂寂”等叠词的使用是汉语诗歌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以增强诗歌的意境和节奏感。在翻译之前把握原文的这些特点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相宜的表达手段和策略,从而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契合原文在视觉和情感上对读者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与诗     
诗是美丽形象、鲜明节奏与和谐音调组成的乐章。以数字入诗,会不会影响诗的韵味呢9事实作出的回答是:诗的数字用得适当。会使形象更鲜明,情韵更浓醇。如《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的贤德勤劳时,一下就用了几个数字: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另一篇为《孔雀东南飞》)可谓脍炙人口,久诵不衰。诗中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一个“奇”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