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针对扫描隧道显微镜成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对电化学腐蚀法自制的钨丝探针和剪切法制得的铂铱探针进行扫描光栅图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铂铱探针,钨丝探针虽然制备繁琐,反应条件不易控制,但是尖锐轴对称形的钨丝探针扫描样品形貌更加细微,用作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时扫描成像质量高。该研究为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的选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室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平台管理模式、仪器介绍与运行情况分析出发,针对扫描探针显微镜培训人员的选拔、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基本内容、培训的方式方法、其他功能的培训方法等多个角度对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培训与开放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扫描探针显微镜培训的新方法与管理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理论认识,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从实验室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平台管理模式、仪器介绍与运行情况分析出发,针对扫描探针显微镜培训人员的选拔、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基本内容、培训的方式方法、其他功能的培训方法等多个角度对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培训与开放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扫描探针显微镜培训的新方法与管理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理论认识,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中,本文采用基于虚拟仪器的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控制它的正转、反转及启动和停止,从而实现样品与探针的自动逼近。利用计算机通过I/O接口来直接产生各种方波信号,采用L abV IEW编程完成控制算法,以此来实现步进电机运动,提高了逼近系统的自动化性能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5.
近场光学显微镜是利用探针的扫描来获得样品表面信息的.传统光学显微镜与近场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的物理本质和两种显微镜系统结构各有异同.  相似文献   

6.
扫描探针显微镜是用于测量材料表面不同性质的一类仪器。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测量材料表面电学和磁学特性方面的测量技术发展较快。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场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的测量原理,着重对新发展的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研制成功,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扫描探针显微镜,并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对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阐述,指明了它在纳米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科技(Nano ST)是在0.1—100毫微米之间研究原子、分子,揭示各种物质物理过程的微观规律,并借助现代微观检测和操作设备(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道探针显微镜STM、磁力显微镜MFM、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等)以及一系列微观设备的配合,最终实现按人的主观愿望排布原子制造多姿多态的奇特产品.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重点论述了扫描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给出了用倒T型的D/A代替常规电位器的扫描电路,实现了对隧道电流的多级放大和对数压缩.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基于双ARM的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以石英音叉探针作为力传感器,由自激励电路驱动探针振动在实时的共振频率处,并保持振幅恒定;采用两块ARM Cortex-M4内核的高性能微控制器进行频率解调和系统控制,频率解调采用软件锁相环设计,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CMSIS-RTOS RTX进行任务管理和调度,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对标准样品进行扫描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工作。该频率调制原子力显微镜具有小型化、低成本的优势,可以被应用于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我国引进的一般商业性的 SPM(扫描探针显微镜 )中缺少误差的自动修正和改进系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研制了一软件系统 ,该系统可对标准样品—— HOPG的测量图像进行滤波处理 ,求出原子的边缘和重心 ,以及原子重心的平均距离及其均方根误差 ,为实现 SPM的测量误差的自动修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AAO)模板法是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成功制备了不同孔径的AAO模板和Y型沟道AAO模板,其中Y型沟道AAO模板为如何制备特殊结构的纳米材料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AAO模板、Y型沟道AAO模板和Y型铁酸铋纳米管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一种用于自组装膜研究的原子级平整金基底的制备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得到金以(111)取 向的原子级平整基底,同时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考察了该种金基底的自组装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考察了硅基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同时考虑了环境因素、循环扫描次数的影响;通过实验设计,得出了该材料表面的形貌,初步分析了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压电陶瓷的滞后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外界湿度的增加,湿度对材料表面黏附力和摩擦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外加载荷和扫描循环次数直接决定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报导了一种用于自组装膜研究的原子级平整金基底的制备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得到全以(111)取向的原子级平整基底,同时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考察了该种金基底的自组装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谷氨酸在玻碳电极表面上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0.0V-1.9V范围内,以10mV的扫描速度循环扫描10圈制备Glu/GCE电极效果最好,并且Glu/GCE电极在强酸性环境中对Fe(CN)63-探针离子的阻滞行为较弱.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谷氨酸在玻碳电极表面上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0.0V-1.9V范围内,以10mV的扫描速度循环扫描10圈制备Glu/GCE电极效果最好,并且Glu/GCE电极在强酸性环境中对Fe(CN)63-探针离子的阻滞行为较弱.  相似文献   

18.
自组装分子膜的制备和表征是目前自组装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此文总结了现阶段分子自组装膜的主要制备方法,并从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电化学、光谱学和接触角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自组装单分子膜的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概述自组装分子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Type Ⅰ,Ⅲ and Ⅴ collagens were extracted from bovine dermis and cornea by using pepsin treatment in acetic acid solution,followed by salt precipitation and dialysis,to purify and isolate each type of collagens.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analyzed by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A reducing agent,2-mercaptoethanol,was used to remove disulfide bonds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bonds involved between α chains in some types of collagens.The use of delayed reducing methods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α1(Ⅲ) and α1(Ⅰ) chains in a mixture containing type Ⅰ and Ⅲ collagens.The structure of disulfide bonds among α chains exists potentially in type Ⅴ collagen prepared from the pepsin-treatment extraction at 4℃,which differs from type Ⅲ collagen in relation to the locations of disulfide bonds.Compared with pepsin-treated collagen at 4℃,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s of α1(Ⅴ) and α2(Ⅴ) chains tre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decrease by 4.6% and 6.0%,respectively.It is concluded that type Ⅰ,Ⅲ and Ⅴ collagens can be prepared from bovine dermis and cornea by the use of pepsin treatment,salt precipitation and dialysis.The interchain disulfide bonds lie potentially near the edges of termini of type Ⅴ collagen molecules in extracellular matrix,and a small number of interchain crosslinks exist in type Ⅴ collagen.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参数的实时在线调整,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糊PID控制的原子力显微镜仿真研究。运用欧拉-伯努利方程对幅度调制模式原子力显微镜(AM-AFM)的探针动态过程进行建模,并依据AM-AFM负反馈控制的系统模型,加入模糊PID控制模块,建立了一套完整的AM-AFM系统仿真平台。根据专家经验并查找模糊规则手册,建立了PID参数的模糊规则表,实现PID参数实时在线调整,实现了高品质的控制;同时,结合Ziegler-Nichols法离线调整出一组初值,并将此初值运用于模糊系统的模糊中心选择,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效果。运用仿真平台对两个典型样品进行扫描仿真,检验了模糊PID的控制效果,表明模糊PID能显著提高AM-AFM对表面起伏较大的样品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