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周素因作为一个进步的爱国主义者,他矢志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事业。面对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面对迷茫麻木的平民百姓,他著书立说,摇旗呐喊,以唤起大多数人的觉悟。他在其朋友及革命同志的帮助下,努力探索革命道路,在走过改良主义,民主主义之后,最终牢固地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并积极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已开始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了初步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这些探索为后来“中国革命道路”新课题的彻底攻克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谢冰 《华章》2012,(13)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以新的形式和新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仅就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革命道路的探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周素园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不断地探索振兴中华、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终于实现了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作为法国社会主义运动中颇有影响力的领导人,饶勒斯对改良与革命大辩论中的改良主义,自由主义下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以及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实质就是在改良主义的旗帜下,力图将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理论.因此,他的思想既具有传统自由主义强调的、后为民主社会主义所认可的价值现,也综合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极力在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和改良实践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6.
早年蔡和森曾受到改良主义的影响。但当他一旦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就对形形色色的各种改良主义主张进行批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王韬是中国近代提出改革开放思想的一位先驱者,他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哲学理念,对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而长久的影响,他的这些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思想集历史局限性、进步性、保守性与矛盾性于一体,但他的思想始终没有离开改良主义的基点.这在他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表现出来:一、变法思想的启蒙宣传家;二、革命与改良之间的徘徊者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敌;三、改良主义“遗老”的最后奔波.  相似文献   

9.
张宪文 《历史教学》2003,79(4):7-11
1927年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后,国民党实行消灭共产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为探索新的社会发展方略,由城市转向农村.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从军事上、政治上大力整合内部,实施政治体制与财政经济改革,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向前推进一步.面对日本大举进攻中国,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积极进行抗战准备,与共产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相似文献   

10.
周素园从一个封建地主阶级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接受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及维新派的政治主张,直到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他都坚定地追求进步和光明。周素园与封建旧思想决裂,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追求光明、迎接光明,体现了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周素园在贵州近代革命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作为贵州惟一革命政党——自治学社的领导人之一,对贵州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与张百麟革命思想的比较,可以探析周素园这一时期革命思想的变化及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是中共最早懂得武装斗争和革命军队极端重要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开拓中共军事工作的先驱,是中国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领导人之一,在长期武装斗争实践中,周恩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创了十个最。  相似文献   

13.
开展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相对于重点高校来说,西部一般本科院校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比较贫乏,学科化服务的水平不高、层次较低。但是,西部一般本科院校图书馆在学科化服务中只要突出把握:提高站位点,强化思想认识;找准切入点,明确工作定位;突出着力点,创新工作思路;抓住关键点,细化服务措施;把握结合点,优化工作平台等关键因素,学科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三家巷》不是红色经典中最富有影响力,但却是独具特色的。这是首部反映岭南革命历史的南方红色经典,因被认为真实地描绘了沙基惨案、广州起义等革命事件,塑造了周炳等动人工人形象而深入人心。事实上,诞生于万里江山一片红年代的《三家巷》在描写二十年代广州革命事件与塑造工人群体的时候,必定对虽败犹荣的历史进行一定的艺术改写,对当时尚且稚弱的党与工人给予美化夸饰,历史与真实相去甚远。这既是革命家欧阳山对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独特理解,也是其富有高度政治意识的重要体现,更是那个特殊年代所有红色经典作家都会普遍遵循的艺术法则。  相似文献   

15.
周扬从三十年代初参加左翼文学运动开始,就坚定地站到了捍卫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一方,四十年代更以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宣传者的身份活跃在解放区的文坛上,为建构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个革命政治型批评家,他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时期也不忘克服自己阈定的政治思维,进行文学艺术规律的孜孜探求。但总的说来,他的批评理论更多地表现为政治实践形态,以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而体现其理论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众在得知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内容后,对十月革命和苏俄表达了同情和向往之情.知识界尽管在强烈的思想振荡中走向分化,马克思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以及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政治主张并不相同,但同情、赞赏苏俄的情绪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并不认同俄国的道路,但孙中山不仅同情十月革命,而且积极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确立联俄政策.总之,中国人在十月革命以后走上了学习苏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文艺论著中提出他的新诗主张,对诗歌的本质与特点,诗的地方色彩、民族特色与个性表现的关系,诗创作对诗歌语言简练、含蓄的要求,新诗人将古典诗歌优秀的抒情传统、表现方法与外国现代诗歌的艺术精神、表现技巧融合以创新的正确态度,以及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思考等,都作了完整、系统而周密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新诗创作实践,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初创、构建与变革当中,曾有过不可忽视的贡献和影响。他的新诗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与其民歌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周素园创办贵州自治学社一是受晚清社会尖锐的民族矛盾影响,二是受“地方自治”理论的影响。周素园控制了自治学社的理论喉舌,为自治学社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在自治学社处于核心地位。在周素园的领导下,自治学社举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试论周恩来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勤于总结革命经验,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理论建树.他将长期革命生涯中积累的感知和理念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概括提炼,形成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阐明周恩来哲学思想,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谷城《中国通史》力图写出完整统一的中国历史,从体裁的确定到资料的取舍、文字的表述、篇章节的安排,都贯穿着这一撰述宗旨.其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自成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的“通史家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