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艺工 《文化学刊》2010,(4):101-105
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成文立法是藏族传统法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若干显著的特征,如宗教性、诸法合体、刑罚上的等级性等。对传统藏族法律变迁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传统藏族法律文化和保持藏区的和谐稳定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警西藏森林总队为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以提高官兵文化生活质量为着力点,以增进民族团结为契机,结合部队和部队所在地的民族特点,广泛开展:“会说藏族语言、会跳藏族舞蹈、会唱藏族歌曲、会守藏族民俗、会交藏族朋友”的“五会”警营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
西藏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西藏文化的发展进步能够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拉孜“堆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至今流传于西藏自治区各地的一种民间传统歌舞艺术,深受藏族群众喜爱。该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关于“堆谐”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缘起、特征、传播、保护及区域等方面。“堆谐”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通过对有关“堆谐”文化的文献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后来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不断推动“堆谐”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3):117-123
要陇南白马藏族美术造型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形式与文化含义,尤其以人物面部造型中的"纵目"、"三目"等"目文化"现象最为独特,这种"目文化"与源自氐羌族群的西南地域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创世神话有密切联系,同时《山海经》中也有"一目国"、"深目国"、"三目国"等奇异形象的描述。另外,甘青地区史前彩陶纹饰和造型也向我们流露出一些与氐羌民族"目文化"相关的视觉符号。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中的"目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傩面具造型中,另外在白马藏族的宗教造像和服饰图案中也有明显表现,体现出源自远古氐羌族群"目文化"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综合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5.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6):128-131
陇南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丰富而独特,既有造型独特而神秘诡异的木雕傩面具,也有华丽精美的民族服饰和刺绣;既有古朴原始的民居建筑艺术,也包括文化寓意深厚的宗教绘画,同时还包括富有白马藏族民俗文化意味的家具以及其它装饰品等。综合起来考察,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即艺术形态的综合性,形式因素的独特性,文化寓意的深刻性,制作工艺的原生态性,同时也体现出美术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中国社会里,林语堂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巨匠。他著述的众多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文领域内各学科的研究。但鲜为人知的是,林语堂的作品亦充满着对科学的深厚情感。本文分别从形成背景、具体表现、批判性继承这几个方面出发,对林语堂作品所蕴含的科学精神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蒲松龄除文学家身份外,亦是一位推崇医德、博闻强记的民间医家,他为世人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医学著述。在其撰写的《聊斋志异》中不乏涉及中医知识和医药现象的篇章。本文将《聊斋志异》置于中医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对文本和中医文化的交叉研究,深入挖掘蒲松龄的医学理念和价值观,加深对《聊斋志异》涉医文化内涵的理解,期望以《聊斋志异》为例,为中国传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视角和阐释方向。  相似文献   

8.
白马藏族民间歌曲曲调古朴原始、题材丰富多样,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情感表现的集中外化形式,是白马人代代传承、积累下来的精神食粮.其从旋律、歌词、调式、演唱等诸多方面诠释着无文字民族独有的艺术信息及文化内涵,是白马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多元文化宝库的一枝奇葩。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甘肃陇南白马民间歌曲的方言唱词、曲体、拖腔、衬词、润腔、演唱方法等艺术特色及价值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代出版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标志着我国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同时,西学著译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社会的广泛影响,也映照着时代的变迁.引进西学主要分为三方面的内容,即"开眼看世界"的舆地文化著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翻译西书以及"强于学非强于人"的思想启蒙著述.本文主要揭示这些富有全新思想内容的著译对近代社会变革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56年,中餐烹饪讲师李灵生在美国夏威夷出版了《中餐食谱》(Mary Sia’s Chinese Cookbook),这是一部影响卓著的英文中餐食谱书,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史上,在推进美国中餐认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介绍了中餐文化、中餐构成以及中餐烹饪风格成因。迄今来看,学界鲜有人对李灵生其人其作进行研究,造成这部重要中餐书籍鲜为人知。该文考察了李灵生生平经历与中餐著述,从内容结构、行文风格、中餐文化理念方面研究了《中餐食谱》一书的对话式特征,这对于拓展美国社会对中餐认知的研究、了解以英文中餐食谱书为介质的中餐西渐谱系等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约公元8世纪左右,藏传佛教开始在四川西部藏区流传,伴随着文化和宗教的改变,也开始了当地土著民族藏族化的过程。如今,这一地区仍保持着浓厚的藏传佛教氛围,几乎每一户藏民的家中都没有经堂,而无论是在乡间还是村镇,随处可见反映藏族宗教风格的佛塔  相似文献   

12.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1,(3):166-169
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母体,由于特殊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历史文化,陇南地域的白马人主要信仰天地日月以及山河树木等自然神和祖先神,体现了古老民族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为特征的原初性,而陇南地域汉民族的宗教信仰也体现了相似的特征,这种相似性不仅体现在信仰的神灵大多相同或相似,而且信仰的仪式和祭祀的方式也基本相同,部分宗教造像中所传达的视觉形象也体现出趋同或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应是古代氐羌文化的白马藏族宗教文化与汉族宗教文化在陇南地域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哈达献祖国     
近日,一首带有浓郁藏族风情的MTV《为你祝福》开始在各地电视台闪亮登场,并凭借其美伦美奂的画面和别具匠心的创意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围绕这首MTV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内涵,笔者受《文化时空》杂志社之托,对歌曲演唱者、海政歌舞团青年歌手谌蓉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80年至2007年发表的以"文化哲学"为题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近30年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摘     
玉树:江河源头的藏族之乡玉树深居青藏高原腹地,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与北部的卡约文化交汇之区,自古是连接西藏、四川、青海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境内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玉树的宗教文化,又因其特殊的地理和历史缘由,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研究价值。玉树是长江与黄河的故乡和摇篮;还是著名的国际河流湄公河的发源地,它在中游叫澜沧江,而其正源便是鲜为人知的“扎曲”。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饮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且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民族5 000多年文明进程发展延传的精髓,而饮食文化是其中流淌的血脉,在中华传统文化5 000多年的传承中,饮食文化贯穿其中。古语“民以食为天”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基础性地位。饮食文化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历史朝代的更迭,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俗与特征。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软实力、实现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该文运用多元文化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民族饮食文化的嬗变,以拉萨地区藏餐馆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传统藏族饮食文化已经发生了嬗变,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在近现代,从一个地处东南沿海的小乡镇,迅速演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令世人所瞩目。探其原因,海派文化的形成和推波助澜,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什么是海派文化?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成为上海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我以为,海派文化,主要源于3种文化:原住民文化,境内多元文化,海外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关于后两者文化,著述甚多。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自宋、元以来,上海因地理之利,渔盐耕织、航运商贸,百业兴旺。特别是自开埠以来,各地各色人群,纷至沓来,五方杂处,成为国内多种文化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汇地。一般论述海派文化的多有研析,在此就不多繁言了。但是,对于上海原住民的本土文化及在形成海派文化中的作用,似乎不多见。  相似文献   

18.
阿坝州之旅结束了,这是一次文化苦旅。“老夫聊发少年狂”,苏东坡当年自称“老夫”之时,才37岁,我已是年近退休的人了。旅行结束,司机给我看了汽车路码,6500余公里,从成都出发开始计程,行行止止,走的地方实在不少,感受很多。回到家中,我觉得非写点文章不可了。 在四川西北部阿坝州有一座著名的神山,叫作“嘉莫木尔多山”,这一地域被称为“嘉莫查洼绒”简称“嘉绒”,住在这里的藏族被称为“嘉绒”藏族,主要从事农耕。在这里,我们不断地看到雄伟的石碉建筑,像忠诚的卫士守望着这里的山村。后汉书记载,青藏高原东南边沿的崇山峻岭中,早在秦汉以前就形成了绵延千里的高碉文化带了,今天能见到的石碉,大部分是明清以来的建筑。片石层层堆砌而成的巨大建筑,是阿坝州高原的独特建筑景观,这些石碉一般高达30余米,是古代藏族大  相似文献   

19.
校史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和有效载体,蕴含着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来,学界对高校校史文化育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于校史文化育人的概念内涵、价值功能、现存问题及实践路径等方面的探索与优化。学者们针对校史文化育人的现存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以增强校史文化育人实效。该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出未来研究须系统推进的三个方面:深化校史文化育人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红色校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加强专业院校校史文化育人研究,以期为推进高校校史文化育人研究提供些许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包括知网研学平台在内的中国知网(CNKI,简称“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借助知识图谱(Cite Space)软件,绘制出中国大运河(以下简称“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运河文化”“文旅融合”等领域,江苏省在这些方面领先全国。就研究路径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学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展开,但是彼此形成的合作网络还不够紧密。在研究前沿方面,相关研究主要以“文旅融合”为重点,注重经济文化层面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发展前景提出3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