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现阶段小学习作教学的困惑 【困惑一】让学生写什么?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以专题为单元编排,习作内容基本与专题的主旨统一,习作内容常常跟综合性学习有关。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写一篇习作。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三年级学生作文的要求明确规定:能写内容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几段话。培养细致地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的能力,开始命题作文,学习写简单的记叙文…… 从上述要求可以看出,三年级作文训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第六册“习作例文”的量加大了,教学  相似文献   

4.
龚明 《湖北教育》2009,(11):41-42
“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小学语文的两个重要板块。人教版小学语文对这两个板块的编排是这样的:一、二年级设有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写句子:三年级口语交际与习作各自单列;从四年级起以《口语交际·习作》的形式出现,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当成了一个板块,一个整体。仔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还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口语交际的内容和习作内容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个板块,内容都指向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这为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教师如何聚焦单元核心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而确定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小学三年级片断习作教学体会柳州市弯塘路小学刘解平“九义”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三年级读写训练的要求是,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一些方法;“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一段话写通顺”,“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  相似文献   

7.
李萍 《语文知识》2016,(4):41-43
“人物”习作是小学单元习作中最为常见的内容。可即使到了六年级,仍有很多学生纠结于典型事例的选择,更犯难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次出现“人物”习作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在习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反映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目标来看,小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就开始学习习作。由于现行语文教材没有以往教材那种循序渐进的习作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不知从何人手。其实,人教版现行语文教材的编排具有“单元整体”的特色,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再到口语交际与习作,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尤其是综合性学习,更是单元习作的铺垫,与单元习作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习作起步教学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策划者、指导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走出习作起步阶段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三年级的习作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写作时“无从下笔,无内容可写”,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安排的习作任务完全是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对习作毫无兴趣,所以说这一时期的习作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应积极主动探索三年级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让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  相似文献   

11.
刘坤 《小学语文》2008,(7):122-124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编排了五项内容:“口语交际”,通过观察图画比眼力,学生可以发现图画中蕴含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交流观察所得的兴趣;“习作”,内容和要求与刚刚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懂得观察要认真、  相似文献   

12.
人有学步时.写有起步期。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写习作。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一项练习.是三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特别是在不增加其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激发习作的兴趣、提高习作的能力.我们开展了“小学三年级基于标准的习作教学研究”。这项研究依据课程标准习作能力要求.重视学生写有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观察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三年级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让深度思维实现真实表达,有效呈现观察所得,助力学生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习作表达也将更真实感人。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被称为思维的知觉。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独立习作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从单元整体编排出发,合理安排习作任务,激发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感悟中表达,笔者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为例,设计以下三个任务,谈谈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围绕着“童话主题”一体化安排。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演童话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和谐学习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尽情领略童话的魅力和乐趣;这样的内容安排,还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2007年对我省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的学业质量进行抽样测试,同时对学生、教师和校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的相关背景因素,并于2008年5月对测试结果作了系统的分析,形成《福建省2007年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教育部本次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的目标是“考查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获得的、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考试内容主要分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吴淑桦 《江西教育》2024,(19):25-27
在“大单元”的视域下,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教材为中心,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规划学生的习作学习;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与分享;应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记一次游戏”为例,对如何在“大单元”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应用文写作分量颇重,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几乎每学期都安排了应用文写作练习。《写信》是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学习写过留言条、通知、寻物启事等应用文,还学习过课文《一封信》,初步了解了书信互通消息、交流情感的作用。习作《写信》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排的课文是《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和《延安,我把你追寻》,习作内容与单元课文内容联系性不强。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初始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非常重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开展看图作文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三年级开始命题作文,学习写简短的记叙文。课本中的习作例文,就是根据三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安排的。习作例文中学了什么写法,基础训练中的“习作”就加以实践,把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结合起来。中小学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编写组在《新编小学语文第六册简介》一文中也作了明确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阶段.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整个教材编排来看,确实把作文教学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除了每个单元安排的8篇习作以外,还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安排了形式多样、体裁丰富的小练笔,这些小练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素材和范围,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切实有效的写作途径.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参中指出: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为此,我想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以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为例,谈谈对三年级作文指导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