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背景介绍 10月25日在绍兴市第一中学举行了两年一度的绍兴市高中地理教学优质课大赛活动。参赛的课题为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洋流”部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洋流”部分的内容标准表述为“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陆惠英 《黑河教育》2012,(11):64-64
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重点讲解了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水循环和洋流》主要说明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水”,为下一章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打下基础。教材对洋流的基础知识也做了简化处理,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留有课后探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洋流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对洋流知识的考查主要侧重于"洋流成因、洋流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部分内容,因此要掌握和应用好洋流知识,就要紧紧围绕"洋流的分布规律"这一知识核心来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想:“海洋水”是高中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它首先介绍了两个表示海水性质的物理量:海水盐度、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接着又从动态的角度来讲海水即洋流,阐明了洋流的分类、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这是全章也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本节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抽象,课本中插图是静态图,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读图能力欠佳,要理解盐度、温度、洋流等的分布规律,需要足够的空间想象力;二是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因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要讲透这一重点内容,必须有充足的准备。鉴于上述特…  相似文献   

5.
海水的运动     
【知识点击】1.海水运动的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2.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法点拨】1.在学习洋流的形成时,应把对成因类型的理解和各类成因洋流的分布结合起来分析。2.在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时,应利用课本中的“世界洋流分布图”和“洋流模式图”,归纳出中低纬海区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洋流是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新课标明确指出:"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各版本教材编者按照课标要求,基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组织教材: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和暖流);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但是,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洋流概念和分类标准差异较大。不同版本的必修教材之间、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之间不一样。即使同一版本教材,在洋流概念和分类标准的叙述上也有不同之处,甚至存在看似相互矛盾的地方,导致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对此,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版本教材,对洋流的概念、分类标准等相关内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课中“洋流”的问题,既是重点,更是难点。说难点,是因为它内容复杂,其成因、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许多同学来说就是一个字——“乱”。其实,  相似文献   

8.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图版·必修第1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第2课时)。【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分析:本节课标特别强调"运用地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模式图与实际大洋的分布,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出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而使学生认识洋流运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高中地理新教材上册第79页有关“表层洋流的分布”这部分内容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探讨如下:一、图3.11世界洋流模式图欠准确。在南半球由于三大洋连为一体,洋面广阔,西风漂流的一部分到达大洋东岸受大陆阻...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以传授系统地理知识为主,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有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图、图表等去阐述和分析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地理分布是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必然联系的地理知识。根据空间范围及方向可以将地理分布规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地理事物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例如,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这一类规律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数量…  相似文献   

11.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其理解常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针对相关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讨论。一、水团性质的差异对洋流形成的影响水团这个概念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没有提到,但它对于洋流学习却有重要的作用。如同认识大气环境需要从气团开始学习一样,学习海洋环境也需要先认识水团,水团性质的差异是洋流形成的重要原因。水团是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且具有相对均匀的物  相似文献   

12.
汪艳英 《地理教育》2022,(z2):153-156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江西鹰潭335400) 一、教学设计 1.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前一句是基础,后一句是目的.课标要求将学习落实在地图上,主要是"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以模式化,以加强对规律的把握;对洋流的成因不必系统学习,对洋流...  相似文献   

13.
一、考纲解读与考点分析 1.考纲解读 本专题存全国考试大纲中的考点主要有: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洋流及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吕超 《地理教育》2012,(9):12-14
一、知识构建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运动的形式多样,新课程标准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意义来考虑,只关注对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主要运动形式之一——洋流. 洋流一直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四个版本的地理教材中,洋流都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承上是指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球运动、大气环境以及水循环的基础上,对洋流进行的具体深入学习,洋流的形成及分布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密切相关.启下是指洋流的分布又对气候的形成、海洋生物的生存、航行等具有深刻的影响,也影响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掌握洋流性质、分类及其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自习、合作及探究,提高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将地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日常生活中从地理角度看问题以增强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洋流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法、版图引导法. [教学过程] 导入:洋流视频短片. 知识点一:洋流定义及成因. 洋流:海洋里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运动的海水叫洋流. 主要动因:大气运动. 知识点二:洋流的性质. 根据水温可分为暖流、寒流.  相似文献   

16.
冯小杰 《考试》2014,(10):14-19
<正>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为主题的试题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是历年高考的核心考点。学好"地球上的水"对赢得高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专题的学习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复习。一、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以下能力标准: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洋流成因与洋流分布规律是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这节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所在,由于洋流的形成原因比较多,仅仅依靠简单的图示与讲解虽然可以把具体的原理阐述清楚.但这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学生由于不能及时参与到探索理解的过程中,无法激发其兴趣与主动性。同时,洋流分布具有复杂并具有规律性的特点,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一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洋流的成因与分布是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一 节中的重、难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在学习时 把洋流的成因用表解法分类对比,再把洋流分布设计 成分布模式图并与大气环流变式图组合,从洋流形成 的主要因素上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这样可以起到 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的《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目中,教材配备了"气压带、风带(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右)"和"世界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两幅插图。在利用这两幅插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图中部分内容与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不相符。首先,我们来看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图1是教材插图2-3-6"气压带、风带(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右)"。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促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整体发展为目的,采用主题式教学设计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洋流”部分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以“日本倾倒核污水先影响谁,最终会不会影响全球大洋”为主题,对“洋流”部分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引导学生经过课前调查、课上讨论的学习过程,分析“核污水”这一物质在大洋中的运动方向及影响因素,从而对“洋流”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