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科学电路部分教学中,学生电路连接实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验.导线是实验操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件之一,在以往的实验中.有用剥线钳剥削线头后直接绕接的,也有带接插件的导线.而带接插件的导线为实验提供了许多便利,节约了许多时间.  相似文献   

2.
二十、电磁学实验(七) 20.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实验用具与材料: 两只小灯泡,一个电铃,三个开关,两节或三节干电池(或蓄电池),导线若干根。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照图1所示的电路图,用导线从电池的正极依次连接开关S、小灯泡L_1、灯泡L_2、电池负极,连接成串联电路(如图2)。  相似文献   

3.
做电路连接实验时,连接导线的电阻虽然不大,有时也会对实验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小由于连接导线电阻带来的误差,往往只需改动一、两处导线接线点,就可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这一点,常常不大为人们注意。下面列举几例予以说明。 1.把一只100微安的电流表改装成10安的安培表。设电流表内阻为1000欧,由计算可知,需要跟电流表并联一只约0.01欧的分流电阻。  相似文献   

4.
1.考查实验操作例1 图1是测量一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但尚未连接完(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画线不许交叉). (2)连接电路  相似文献   

5.
所谓“撤除法”就是在电路分析时 ,将电路中的电表撤除下来 .是电压表 ,直接拿下断开电路 ;是电流表 ,撤下的同时用导线连通 .此法初中学生易掌握 ,效果好 .“撤除法”是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大小不同及连接方法不同的特点来分析的 .因为电流表的内阻很小 (一般仅为零点几欧 ) ,又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故电流表的分压很小 ,对原电路的电压分配影响极微 .所以 ,可把电流表看作一段特殊“导线”(即能显示电流大小的导线 ) .当撤下电流表时 ,可用导线替代连接电路 ,不会影响原电路的通断或连接方式 .而电压表的内阻很大 (一般在几千欧到十几…  相似文献   

6.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既是学好电学知识和做好电学实验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通常采用“先串后并,由正到负”的顺序,逐条导线对照电路图进行连接“先串后并”是指连接电路时,先连接电路的串联部分,后连接电路的并联部分;“由正到负”是指  相似文献   

7.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第21页:供电线路上用铜导线好还是用铝导线好?供电线路是远程输电电路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电路中,它充当着连接电路的导线.作为导线,在电路中不但要起到连接电源、用电器、开关的作用,还应该善于导电,由此可见,供电线路应该由金属材料制成且电阻  相似文献   

8.
一、如何识别电路? 解电路问题的方法是 1.搞清电路结构,对电路进行简化,画出等效电路图. 2.画等效电路时,一般情况下连接导线的电阻为零,因此导线可任意伸长缩短变形,如果电路中有电表,要分析电表电阻对电路是否有影响,如果是理想表时安培表可以用导线代替,伏特表直接拆除,即安培表RA=0,伏特表RV=∞.  相似文献   

9.
一、电学实验的“五字”规律初中电学知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做好每次的电学实验,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初中电学实验具有系统性和渐近性两个特点,所有的电学实验都有共性,但每次电学实验又有不同的要求.为了做好电学实验,可按看、摆、连、通、口五字口诀去做,这是一个便于大家掌握的规律.看:是指要看懂每次实验的电路图,知道要用几种电路元件和多少条导线.摆:除导线外,把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上的位置摆放在实验的桌面上,这样便于连接电路二连:连接电路时,首先要把开关打开,再按电路图从电源的某一…  相似文献   

10.
一、导线并接法 例1如图1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ab、bc、cd和ac两点,灯L1、L2均不发光,再用导线连接到bd两点时,灯L1发光,L2不发光,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是().  相似文献   

11.
一、用导线检测盒面上有两个灯泡L1、L2,四个接线柱A、B、C、D,盒内有一组电路。如图1,用导线连接A、B,灯均不亮;用导线连接A、C,L1亮;用导线连接A、D,L1、L2均亮,但发光较暗。画出盒内电路图。分析灯不亮,说明电路开路,L1亮说明只有L1通电,L1、L2均亮,但发光较暗,说明L1、L2串联。电路连接如图2两种:变换条件继续练:1用导线连接A、B,L1亮;连接A、C,L2亮;连接A、B、C,L1、L2均正常亮。2用导线连接A、C,L1亮;连接B、D,L2亮;连接A、D,L1、L2均亮,但较暗。二、用电流表检测如图3,盒内有一个电路,两只电阻R1=2R2,用导线跟盒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电磁学实验中一种高效连接电路的方法——区间连接法,该方法将各个仪器用具的接线端作为分界点,把一个电路图划分为不同的区间,然后按各区间内所需导线最少数逐个区间进行接线,从而大大减少了接线错误.它有别于传统的电路连接方法——回路连接法,在实际的连接中,按回路连接学生容易连错;相比之下,区间连接法则高效准确得多.  相似文献   

13.
一、光的色散一节,介绍了用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和色散光通过凸透镜后汇成白光,后者的实验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折射率是随色光的频率不同而不同,若用顶角一样大的双梭镜,实验效果也是很差的。我们在演示时,只好利用白昼幻灯机和顶角不等的两个三梭镜才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二、教材在电学部分,关于“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一节中,为了研究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采用了AB和CD两根不同的导线充当用电器,用导线连接在电路中,画了实物图,并附了电路图。教材中写道:“实验板上张着AB、CD二条不同的导线。”而又用导线连接组成电路,这里把导线,用电器混为一体了。我们的做法是将AB、CD两导  相似文献   

14.
电路故障的判断或检测是中考最常见的题型,是中考中的高频考点,特别是在选择题、实验题中。所谓电路故障,是指电路连接完成通电时,整个电路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电路元件内部断路、短路,接触不良或导线内部断裂等。一、常见电路的故障判断  相似文献   

15.
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 ,是学好电学知识和做好电学实验的基本功 ,如何按要求快速准确地连接电路呢 ?下面以河北省的一道中考题为例来说明连接电路的要领 .例 如图 1所示 ,现有一个电池组、两只电流表A1和A2 、两只小灯泡L1和L2 (L1的电阻R1大于L2 的电阻R2 )、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 .请你设计一个电路 ,将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 (导线不要交叉 ) .要求开关闭合后 ,L1与L2 并联 ;两只电流表接在电路中 ,且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A2 的示数 .图 1图 2分析与解 先画电路图 ,并在电路图上标出电池组的正、负极 ,以及电…  相似文献   

16.
谈谈短路线     
在稳恒电路的计算中,某些导线是起连接电路的作用还是起短路作用,学生往往难以区分,因此我在教学中强调两点:(一)提出短路线的概念。所谓短路线,是使电路中某些电阻不起作用的导线。(二) 导线在电路中是否起短路作用,则要看它在电路中的位置。由于位置不同,导线可以起全部短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电学教学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基础部分,又是培养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这一重要内容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学生初次接触电学知识,必须打好基础,才能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电学知识准备良好的条件。由于电子、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学习常常感到抽象、难懂。在做实验时,学生对依电路图连接实物和根据电原理图以笔代导线连接实物图的实验题感到最困难。教师上课做演示实验,在讲台上用导线连接电路、测量电流、电压,连接的导线纵横交错,纷繁杂乱,很不容易看清楚,…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新研发的红外臭氧消毒教学实验箱,实验箱由底盒和面板两部分组成。将红外臭氧消毒柜的电路部件如电发热管、臭氧发生器、温控开关及控制电路等按电气原理的要求安装在实验箱体表面上,并在箱体表面印制电气接线图,设有器件连接插孔,配置连接导线,通过导线连接插孔能够全面模拟和进行红外臭氧消毒柜的工作过程及常见故障的模拟和检修的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9.
“用电压表测电压”这节的教和学的目标有两个:在技能方面是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索性教材,让同学自行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在教学中还可以给他们扩充以下几个知识点及应用。1电压表的连接同学都是刚接触电学不久,对于电路图他们基本能看懂,也会画,但是连接实物图就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连接电压表时,应先告诉或演示给他们看。先把电路按电路图连接好,最后再连接电压表:电压表正极接线柱接出的那根导线接在要测电压的那部分电路的电流流进的那端,负极接线柱接出的导线接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电路图中连接用电器的导线的电阻是可忽略的,而在实际电路中,连接用电器的导线的电阻则不能忽略.并且导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由于欧姆定律反映的是部分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运用它可巧妙地求出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