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和规范化。在当前形势下,全球化的资金流动趋势日益凸显,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持续高涨,成为了世界舞台上最闪耀的明星。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陆续解除了对外资并购在金融方面与能源等方面领域的限制,中国经济逐渐同世界的经济全面接轨,在有竞争性的领域内,国有资本将逐渐规范地退出,外资将持续不断地渗入到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快我国创业资本市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创业资本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建立创业资本市场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发展我国创业资本市场需要政策支持;融资方面应走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引进外资之路,建立多层次的创业资本的投资网络;建立创业资本可行的退出机制,确保投资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国有资本的分散状况将国有企业推入窘迫的境地;造成国有产权割裂和资产呆滞的主要原因是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行业管理政策、外资政策等与国有企业改革不配套;如果我国不加紧进行企业产权重组以实现产业整合,跨国公司就将整合中国的产业;我国要进行产业整合,除了要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外,还特别需要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兼并行为的若干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4.
加速国有资本退出,是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的必要手段,是搞活国有企业的现实途径。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盈利性企业退出,归根结底是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对于我市地方国有企业来说,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速结构调整.加快体制创新,加大支持力度,从多个方面撤退,以退为进,退出效果,达到搞活企业。  相似文献   

5.
完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风险资本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多层资本市场体系,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为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全和完善以投资银行为主体的中介服务体系,增强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 ( WTO)。加快对 WTO与我国资本市场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加入 WTO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影响、对市场筹资者 (主要是上市公司 )的影响、对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影响。加入WTO,对我国证券市场而言 ,机遇与风险并存 ,若能顺势深化改革 ,规范资本市场运作 ,则能从长期和根本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为了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步伐,要形成合理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比较分析了三种风险资本退出机制,认为我国选择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建立二板市场具有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原則。  相似文献   

8.
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担保行业和担保公司的健康发展、我国政策性担保体系的完善、国家政策性担保政策的调整,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市场退出机制。政策性担保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其信用基础并非国家信用,国外政策性担保机构市场退出的成功实践,都表明建立政策性担保公司市场退出机制是可行的。要根据市场退出机制的缺陷,完善我国政策性担保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9.
集中分析了我国竞争性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机制问题。竞争性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构建有效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国有资本退出的实质是企业控制权的再配置。要顺利推动国有企业控制权再配置进程。关键是在于尽快培育一个有效的控制权市场。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流失动摇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使国有企业严重缺乏后劲,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在于国有资本经营非人格化,国有资本缺乏流动盘活机制;资本市场发育迟缓,资本评优非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面临过高的退出壁垒,使原本按市场规律应该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却难以顺利退出。这是因为大型国有企业自身条件及其所处市场经济环境,使企业面临着沉没成本、解雇职工费用过高等等问题。我们要针对大型国有企业退出难的深层次原因,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健全资本市场,培育多种投资主体,完善社会保障,鼓励企业创新,促进大型国有企业有选择的顺利退出竞争性行业,以更好的发挥竞争机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退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理论上从三方面论证了国有企业的退出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和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即是由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自身的定位和国有产权低效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自然成长型,还是在政府主导型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国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为:决定了资本市场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决定产权结构,推动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但是国家的过度干预造成国家自身制度供给的非有效性,扭曲了竞争规律。因此要使资本市场更好地发展,国家要从资本市场中逐步退出,培育资本市场发展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人力资源是企业唯一能动的生产要素,也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西方引进人力资本理论并逐步应用于国有企业实践以来,国有企业虽然在人事管理制度上进行了改革但仍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防止人才的流失。因此,应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革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和分配机制、完善员工培训制度等措施促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WTO与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功能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税收优惠政策负载资本吸引与宏观产业政策之基本功能。加入WTO前,吸引外资是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首要功能取向,在制度上表现为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加入WTO后.税收优惠对于吸引外资的作用已经相当有限,应当以产业政策为基调来制定外资税收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下我国国有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完全为国家所有的企业,表现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形式;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以公司为基本组织形式,国有企业的概念应重新界定为“资本全部或者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法不再是企业组织法,而应是国家投资政策法和国有资产管理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二十余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程大体可划分为起步、持续发展、高速增长、调整与提高四个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知识和技术外溢、贸易收支和产业成长产生了明显效应。在经济全球化与入世大背景下,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与战略应作如下调整: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优化投资环境;确立“自立发展模式”;创新引资方式;注重利用跨国公司并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区域间资金流向已出现了明显的“西流”迹象,然而金融市场发展的缓慢、国有银行与西部地区经济的隔离、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的撤并和当地民间金融机构的缓慢发展,使得西部地区始终难以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西部地区应改变资金引入的侧重点,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作为资金引入的重点,加强多种金融机构的设立,使资金在当地围住“塘”,并养活“鱼”,提高资金在本地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将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但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完全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条件,资本市场国际化还面临一些实际障碍和问题。因此,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开放的过程。在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政策。对于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以及国家政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作为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债转股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采取相应的对策;资本结构优化是国企债转股过程中及过程后都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优化资本结构有必要进行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