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请善待教师     
<正>在人类的历史上,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中国的"教师"获得如此多的光环: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吊诡的是,头顶如此光环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却普遍不高,甚至陷入了无法自我定位的尴尬处境。这些光环更多的是社会对教师这种"身份"在心理上的道德诉求:一方面,教师应当成为"人之模范,社会之楷模";另一方面,教师的形象更多的是只讲奉献,不讲回报。但这种诉求漠视、架空了人的基本需求,将教师"神化"了。教师也要生存在现实社会中,首先是人,然后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信念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坚信不疑的态度,它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形成教育劳动自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业信念与职业道德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就必须研究教师坚定而科学的职业信念的形成问题,影响教师职业信念形成的因素可分为教师的教育认识和需要两大方面,而后者又包括教师的生活需要、职业声望、角色期望、发展需要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请善待教师     
在人类的历史上,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中国的"教师"获得如此多的光环: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吊诡的是,头顶如此光环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却普遍不高,甚至陷入了无法自我定位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4.
退去光环后的教师——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群体的现状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未来。然而,随着媒体与社会对教师职业如潮的指责和评价,"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类的光环正从教师的头顶上一点点淡去,随之  相似文献   

5.
刘炳艳 《教书育人》2008,(10):41-42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它孕育着国家的希望,身系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从事教育这项崇高的职业.自然值得每一个教师为之自豪与骄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古以来,人类社会都未曾吝惜过对为师者的赞誉.然而谁也不得不承认,如今这些耀眼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身在其中的老师们更是越来越找不到自己从教的信心与快乐.那么,教师到底是个怎样的群体?是什么将原本与"天地君亲"处于同等地位的老师推到了一个难以言说的复杂境地,以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工作的最大动力--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一项高尚的职业,古人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说,讲的就是其职业的内涵。教师的劳动不仅仅是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而是一种与人进行心灵沟通的创造性的劳动。职业道德是衡量教师思想品德、职业境界高低的准绳,而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未来职业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可将教师思想品德与追求的远大目标和平凡的职业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师职业是一种学术职业。随着大学职能的演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迁,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在横向层面发生了功能性和类型的分化,即教师由原来"单一身份承担单一功能"发展为"单一身份承担双重功能"再到"多种身份承担单一功能或多元身份承担多元功能"。明确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概念与内涵,进而明晰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内在规定性,这是构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体系的理论逻辑,也是解决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带来的教师学术职业管理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化了十七大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新方向,而"课程思政"则是实施这一方向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同时也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了如何将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相融合,使教师更有激情和热爱自己的职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教师的生存状态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群体所处的物质和精神环境。[1]教师被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神圣的职业光环  相似文献   

10.
论学术职业阶梯与大学教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职业是大学教师的工作领地,学术职业阶梯是人们根据学术职业特性为从业者所设计的一套个人发展阶段的共同标识和职业规制,对大学教师的发展及其生存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学术职业阶梯又是大学教师的学术价值的形象化表现,也是一套大学教师的劳动分工制度与激励机制。不同国家的学术职业阶梯在结构、层次和跨度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实现,各国学术职业阶梯的变化越来越频繁,且受市场力量、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国学术职业阶梯是一个全国统一的体系,阶梯跨度相对较大,且阶梯间的异动以院校为基础封闭运行。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是学校教育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办学三个基本条件(教师、教材、设备设施)的首要条件,是保证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劳动与普通教育教师比较,既有相通之处,更有其突出特点。 一、劳动的复杂性 首先,是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对象,多数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也有参加了一段时间生产的往届生和高中生,他们处在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是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每个人追寻的目标与理想。教师亦希望能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纯美。同时,教师也希望从职业中收获幸福、尊严与快乐。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黄正平则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发展对于职业结构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劳动分工势必越来越细,新的职业必然产生,但是这时,一些旧的职业慢慢的也会消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或许是这种职业虽然存在,但是职业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内容改变了。另一方面,职业结构的变化是指各种职业的劳动者的比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及教师法律意识的培养却有所缺失,这就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跛脚"现象.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是不断提高的.在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激情建设应该成为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这个职业也逐渐受到重视.社会需要高精尖人才就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典范,无论是道德还是专业素质上,学生的学习都是从教师开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教育事业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了陈旧的教学观念.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也势在必行.教师素养包括多个方面,相辅相成,可以说教师素养是教师自己的基石,也是发展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职业劳动是劳动的主要形式,学校劳动教育应当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立足校园职业岗位,开展职业体验劳动.多年来,厦门二中定期开展"无物业周"校园职业体验劳动,形成了有效的指向职业体验的校园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开展常态化;二是整合学科资源,有效促进五育融合;三是开展技能比赛,营造优良劳动风气;四是开展课题研究,助推创新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对自身生命意义的体味,是一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自我的认同。教师的"职业幸福"同时也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开拓、创造。教师心中有了阳光,学生的心灵才有会一片湛蓝而纯净的天空。幸福的滋味是知足常乐,要学会从平凡中去捕捉。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需要不断地培养与修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情绪劳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处于急速发展阶段的群体,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复杂的情绪问题,其情绪劳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作为高情绪劳动者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和提高情绪智力,成为其职业社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高静 《内蒙古教育》2012,(15):59-60
教师这一职业一直以来被誉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头衔上的诸多光环不经意间让人们对教师生出许多幻想和期待,抱着这份期待,我光荣地走向了这个职业——人民教师。在岗前培训课上,7位名师的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任重道远,也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带着这份激动和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我迈向了这一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圆明缘 《师道》2006,(5):10-10
近日一篇“女儿,长大后切莫做教师”的文章在网上引发众人讨论,这位父亲苦口婆心列举当老师的众多不是,一心劝诱女儿长大后能另谋他路。时隔几日,另外一位母亲也给女儿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希望她将来做教师。一边是教师面临的种种悲哀,一边是他们头顶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环。到底是做老师还是不做呢?在这里,我们不打算对两位家长的观点进行任何的评判。我们将这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编发出来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也并不是要大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是非对错的认定,而是希望藉此能够引起大家对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困惑、冲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