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石斋画报》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期刊在中国期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对《点石斋画报》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本文选取2000年至2011年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对该画报反映的时事政治、科技与医学、文化历史和书画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对该画报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我国最早的画报的不同记载关于我国最早的画报的记载,在报学史上一直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点石斋画报》。较早的是1927年戈公振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说:“石印既行,始有绘画时事者,如《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书画谱报》等是”。1931年萨空了在所著《五十年来中国画报之三个时期》中说:“中国之画报始祖,说者皆谓上海《点石斋画报》、  相似文献   

3.
1926年7月7日创刊于天津的《北洋画报》,是世界上最早创刊的大型画报之一,它不仅是华北地区经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画报,而且还是当时刊登广告最多的画报之一,是研究近代中国画报经营的重要史料之一。《北洋画报》创刊伊始,便排出了版面  相似文献   

4.
沙飞与《晋察冀画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 《军事记者》2003,(4):64-67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晋察冀画报》是我党我军的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这两个第一,奠定了他与它在中国新闻摄影史的特殊地位。 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建者 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建者,因为创办画报的倡议由他提起,筹建画报由他负责完成,画报的正常出版由他领导统筹。  相似文献   

5.
提到老上海的风情,就会想到旗袍、百乐门、霞飞路、月份牌广告……这一切都可以在一本《良友》画报中寻踪觅迹。《良友》画报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是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有人说它是一本时尚刊物,也有人说它是一本新闻画报,其内容包罗万象,说它是一个时代的镜像也绝不过分。它的发行量达到4万多份,销量仅次于邹韬奋的《生活》周刊。《良友》画报的发行经营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作为一份视觉性期刊,它在审美品格上也是意识超前的,最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对时代的文化和大众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晋察冀画报》是在中国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家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1942年7月7日出版的第一期《晋察冀画报》也是中国人民第一部革命摄影集。文章通过介绍《晋察冀画报》的筹备和创刊,以及它的连续出版,揭示了《晋察冀画报》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良友》画报中的审美现代性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友>画报作为中国画报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视觉文献,是映射中国现代化进程、尤其是都市大众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面多棱镜,众多研究者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对其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来分析<良友>画报所蕴涵的审美现代性,及其对中国都市大众审美情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画报     
《晋察冀画报》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敌后解放区创办的第一份大型新闻摄影画报。它的问世,对解放区的新闻摄影和文化事业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著名的画报——《点石斋画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画报是当今世界上新闻宣传重要手段之一,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版画报,不少国家(?)有多种类型的画报。画报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中国出现很晚。1875年上海清心书院出版了以小孩为对象的《小孩月报》。1877年《申报》编印过不定期的《寰瀛画报》,内容多是转载一些外国画报上过时的新闻图片。1880年,上海圣教会印行的《图画新报》,也是转载一些外国画报上的风景、建筑、仕女等。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最早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画报画刊有别于当今装帧精美的画报画刊,它是一种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真实历史与社会状况的媒介形式。在"西学东渐"和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办刊活动的影响下,中国的报界和杂志界掀起了创办画报画刊的热潮。相对于传统报刊单一的文字报道,画报画刊可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宣传时事政治、揭露社会黑暗、记录奇闻轶事等,因而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回应社会各界民众的期待,大量的官方出版机构和民间力量致力于画报画刊的创办与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1.
董勇 《今传媒》2003,(6):42-43
中国画报的根,若要追寻起来,可以上溯至原始人的摩崖壁画和陶纹刻画。那些生殖崇拜的图画,那些渔猎体验的再现或表现,被载于陶钵和山洞的摩崖等物质材料上,又用于人们的认知和审美活动,那不正是一种“画报”嘛?为了和现代观念的画报有所区别,我们不妨把它叫做中国画报的“原生态”。 而奴隶社会镌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图形字画,则把中国画报由“原生态”推到了“萌生态”。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是画报的“隐生态”或日“寄生态”。因为图的符号化的结果,导致文字的迅速发展成熟,在认知和审美领域里,画的许多功能被字所  相似文献   

12.
清季著名爱国报人彭翼仲(诒孙,1864—1921)主办的《启蒙画报》,不仅是北京最早的画报,即在我国早期画报中,亦属“销行甚广”,颇具影响者。然而在既往的记述与研究中,关于该画报的种种情况,诸家所述却较乱,或语焉不详,或言而多误。就同一作者观,每后先不一;就同一文献论,又皆此确彼谬。因考其原委,俾澄清歧说,以求其实。  相似文献   

13.
清季著名爱国报人彭翼仲(诒孙,1864—1921)主办的《启蒙画报》,不仅是北京最早的画报,即在我国早期画报中,亦属“销行甚广”,颇具影响者。然而在既往的记述与研究中,关于该画报的种种情况,诸家所述却较乱,或语焉不详,或言而多误。就同一作者观,每后先不一;就同一文献论,又皆此确彼谬。因考其原委,俾澄清歧说,以求其实。  相似文献   

14.
自《晋察冀画报》首刊以后,各根据地也积极筹备出版以新闻摄影为主的画报。有些根据地由于远离城市,物质条件确实困难,缺乏照相制版等设备的,也尽力出版以绘画、漫画为主的画报。由于画报宣传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不识字或识字甚少的人都能看懂;它宣传党的政策又形象又鲜明,易于为人接受,因此一直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党进行宣传工作的有力武  相似文献   

15.
读者翻阅画报,总是先欣赏其中的照片,对感兴趣的照片,还要看一看文字说明,最后,有选择地读读综合文章(不见得每篇都读)。读者读到的这种通常有标题,有文章,有多幅图片及图片说明的摄影体裁,我们称之为摄影专题。摄影专题是一种相对年轻的摄影形式,如今在画报上占据着大部分篇幅,它在画报家族中当之无愧地充当着主要角色,这表明了它存在的客观合理性与强大生命力。画报离不开摄影专题,而摄影专题正是随着画报的诞生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画报,报刊林中的后起之秀报刊的历史不短了。相比之下,画报不如报纸那样古老,但追溯…  相似文献   

16.
画报,画报,以“画”为主,但又离不开文字。所谓“图文并茂”四字,正切中画报的本色特点。而且,纵观国内外的画报改革,画报中的文字还有日趋加重的迹向。文字不再是画报中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和图片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画报中的文字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8,(2)
调整观念勇于实践探索画报新路文/北京·张伯海近十来年,中国画报事业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画报事业萌发了不少生机。尽管这一事业至今仍显得不够强大,但它已经和正在出现的变化和进步还是弥足珍贵的。今天的画报已不是单一形态的发展了,...  相似文献   

18.
翻阅中国画报的历史 ,盛衰交替 ,消长起伏 ,已愈百年。尤其是1949年以后 ,各省、市、区几乎都有一份综合性画报。作为“喉舌”、“窗口”、“阵地”的画报以其纪实、精美的图文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 ,曾颇得广大读者的青睐。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各种画报已如明日黄花 ,风光不再。除了几本靠政府财政补贴的画报 ,还在步履维艰地生存着 ,大多数自负盈亏的画报几乎都挣扎在度日如年的困境中。发行多者上万 ,少者不逾千。或与社会单位“联办”、“协办”、“合办” ,或“卖版面” ,或拉赞助 ,或成立“理事会”、“联谊会”、“董事会”…  相似文献   

19.
画报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从1877年到1949年间,我国出版画报约八百种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报发展历经几个阶段,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如《点石斋画报》、《良友》画报等,对当时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也给当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因此,有必要对那一时期画报的发展做一梳理. 画报发展的分期 对于近现代中国画报的发展脉络,新闻学家萨空了和文史学家阿英都曾有所论述.萨空了(1907~1988)在《五十年来中国画报之三个时期》②中,从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刊起到20世纪30年代,把中国画报的五十年历史(1881~1931)按印刷技术的变革分成了三个阶段:"石印时代"、"铜锌版时代"、"影写凹版时代",整理列表如表一所示.  相似文献   

20.
1902年创刊的《启蒙画报》是近代北京的第一份画报。作为一份真正关注儿童教育及命运的报刊,《启蒙画报》以其"教材"性质的定位,拥有数量众多的儿童读者,其对于晚清"蒙学"的倡导,"童智"的启迪以及"新儿童"形象的塑造,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界对于《启蒙画报》已有相关探讨,或侧重介绍和考述,或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展开研究。本文另辟新义,从"启蒙"视角出发,将以《启蒙画报》为代表的晚清画报置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整体脉络与民族国家构建历程中,反思其成就与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