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代辽阳行省的治所虽曾几次变迁,但其最初设置和统治时间比较长的地点还是今辽阳市,其它地点都是暂性的.辽阳行省从未设治于今辽阳市的新说不可信,"辽阳"或实指今辽阳市,或泛指辽东,但东京、北京两词却有严格界定,不能理解为区域名称.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朝的疆域》中,“万里长城”下有一则注:“秦修的长城有五千多公里,合华里一万多里长”。此说不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始皇“因边山险壍溪谷可缮者治之,走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括地志》:‘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东。”“万里长城”因之得名。秦“万余里”约合今多少里呢? 古今度量相差迥异。林剑鸣《秦史稿》第三百七十六页:秦度制进位一尺台今二十三点一厘米。则知秦时一米合今六十九点三厘米,一  相似文献   

3.
在成吉思汗征服金朝的过程中,哲别攻取东京(今辽宁辽阳市)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军事行动。本文运用蒙元基本史料分析、考证了哲别攻取东京所发生的时间,进而对其所展开的历史背景作出阐述。最后,探讨了这次军事行动对于蒙古征服辽东、东北地区,乃至整个金朝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姓嬴名政。十三岁时,父亲庄襄王死,他继位当了秦王。秦王嬴政二十一岁亲掌大权,铲除了权臣吕不韦等,重用李斯等一批有才能有谋略的文臣武将,在他二十九岁时,即灭掉韩国。此后相继灭亡魏、楚、燕、赵、齐等国。在他三十八岁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建立起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秦朝。 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死去,时年四十九岁。死后葬于骊山,在今西安市东临潼县。 编辑:张教授,秦始皇是不是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皇帝?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  相似文献   

5.
风雨骊山     
骊山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的一个支脉。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丽马,故名“骊山。”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骊山是座历史名山。骊山西秀岭最高峰,相传是西周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地方。烽火是古代的一种报警设施。即在山上筑起烽火台,用畜粪烧烟,或举火告急。周幽王为逗褒姒一笑,于是命人燃起骊山的烽火。各路诸侯见烽火起,以为王都有事,驰兵前来待命,可是什么情况也没有,褒姒站在高处看到这种情景不禁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说:“王后一笑,百媚…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陵园     
本期封底刊登的图片是秦始皇陵前的石碑。此碑新建于1962年3月,上有“秦始皇帝陵”几个字。座落在今陕西临潼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巨大的封建帝王陵园,它对后代历朝皇帝陵墓的修建都有多方面的影响。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桑,其外部景观早已面目全非,但是墓冢保存完好,而且其地下坑穴中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的秦朝疆域是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时的疆域。后来,秦朝北击匈奴、南攻南越和西南通西南夷后开拓的疆域无法包括。整个秦朝的疆域应是东、南到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西南至云南、广西,北到阴山,东北至辽东。由于后人引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朝疆域的失误,错把秦朝初年的疆域当成整个秦朝的疆域,造成千年之错。我们有责任纠正这个千年之错。  相似文献   

8.
陵邑制度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本弱末的重要措施,对于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陵邑始置于秦。《后汉书·东平宪王传》云:“园邑之兴,始自强秦。”汉新丰县,秦曰骊邑,或作“丽邑”、“郦邑”,置于秦王政十六年(公元231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徙三万家于丽邑。”①骊邑当即秦始皇骊山之秦邑。秦亡汉兴,改骊邑为新丰县,仅为秦始皇骊山置守冢二十家,“今视其冢,复亡于它事。”②西汉高、惠、文、景、武、昭、宣七帝皆于陵旁置邑,此外,太上皇、皇太后、皇后及诸侯王等人也可置邑。元…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潼县城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据历史记载,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即位便开始修筑的坟墓,役使刑徒70万人,至其公元前210年猝死,历时36年。陵园规模宏大,分内外两城。历年来,在陵园附近发现了很多文物。而最大的发现是从1974年到1976年间在秦始皇陵外城东1公里多的地方发掘的3个陶俑坑,出土大批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有一个村子叫西杨村。1974年3月,村民在此处打井,当挖到2米深时,发现有红烧土块,他们以为是烧砖瓦的残窑遗迹;挖到4米深时,发现…  相似文献   

10.
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每逢出宫,都有众多士兵护卫. 一日,秦始皇游骊山,护卫的士兵排成4层的方阵伴驾.就在秦始皇和众大臣游兴大发之时,一阵嘈杂声传来,随之有人大喊:“保护圣上,有刺客!”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护卫方阵的首领挥动手中的旗子,护卫的士兵们顷刻就变换了方阵,原来最外边的一层每边都减少了16人,而方阵的层数却由原来的4层变换成8层.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第一单元第2课有这样一段话: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越族,疆域不断扩大。史栽:秦朝“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所引材料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产生了“量”的概念,发明了计量长度、容量、重量的方法和器具,并逐渐由大略到精确,由各地不同到规范化、制度化。初中《中国历史》第49页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为配合这些内容的讲授,在挂图中编选了秦权、秦量以及商鞅颁定的方升。在我国陕西、山西、江苏、山东、辽宁、河北、甘肃等省先后都发现了秦权,上面都刻有秦始皇的诏文,  相似文献   

1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卷6至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编者注:此为1993年新高考科目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分)一、选择恤:本大口共30小翻,每小胭1分,共30分.在每小.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目要求 的。1.下列事件中,发生在今山东省境内的是 A.齐植公葵丘之盟B.隋末长白山农民起义 C.唐末王仙芝发动起义D.楚汉该下之战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3.唐安史之乱后,由于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建议实行两…  相似文献   

14.
問題解答     
问:古长城和今长城究竟有什么不同?古长城是否还在?秦始皇所筑的是什么长城? (中国人民志願軍某部速成中学史地组) 答:秦长城由临洮至辽东这句话,出於史记匈奴列传。临洮今甘肃岷縣,但辽东所指不清楚。據太康三年地记及晋书地理志:樂浪遂城有碣石山,為‘秦築长城之所起’。樂浪郡的遺址已在朝鲜民主主義共和国的大同江南岸發現,遂城前人谓在平壤南境(如讀史方輿纪要等书)。實際並不過江而在江的西北。大同江古称浿水,是汉的東界,而汉的東界又是沿袭秦的。所以秦築長城到遼東時,朝鲜王‘畏秦襲之,略服属秦’(三國志注引魏略语)。如此说來,秦長城的東端確已到了朝鲜的北部,所以後來郦道元修改了史記的意見道:‘始皇令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起自臨洮,至于碣石’(水经河水注)。秦築長城以前,战国時的燕、趙都有長城。燕長城‘自造阳至襄平’。造阳今河北(?)安縣,襄平是遼東郡的治所,位置今辽寧遼阳的西北。趙長城則‘自代並陰山至高闕’。代郡今山西蔚县东,高闕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以西的一个山。  相似文献   

15.
谪戍是从秦时开始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戍边政策。马端临是以“兵不足用”来解释的,他在评论秦始皇用兵时说:“秦始皇既并天下,……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兵不足用,而后发谪矣”。秦始皇时役重兵繁,确实是事实。但秦始皇时用兵还没有达到马端临所说的“兵不足用”的程度。马端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     
我国领土面积是1045万平方公里《科学浪花》84年第三期称,据最近量度的结果,我国领土总面积为104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为944万平方公里,岛屿为75400平方公里,滩(?)为12700平方公里,内海为693000平方公里,领海为228000平方公里。长城到底有多长? 我国历史上在二十多个朝代和诸侯国修筑过长城,位置和长度都不一样,长城超过万里的有三个朝代,一是秦始皇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二万多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的长城,全长一万二千七百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材料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次考察东北;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二、知识体系(一)历史学科1.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开发先秦时期,东北地区分布着肃慎、浍貊和东胡族。秦朝时期,秦始皇在今辽宁东部、南部地区设置了辽东、辽西郡。东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国版图并得以大规模开发是在唐朝。当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主要民族是。族的先民先秦时期称为肃慎、汉时称挹娄、北…  相似文献   

18.
同属于2007年第3版的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但2008年6月印刷本较2007年6月印刷本有不少变化,现摘要梳理如下,供师生参考。一、对错误的修改1.必修1第9页:“秦始皇(前246-前208年在位)”改为“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2.必修1第10页:“历史纵横”中的“商鞅方升”改为“秦铜量”。  相似文献   

19.
封龙傲骨     
封龙山,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南边不远的元氏县。那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我国宋元时期著名数学家李冶晚年就在封龙山讲学。李冶,又名李治,真定栾城(今石家庄东藁城市)人。30多岁时,他曾任钧州(今河南省禹县)的知县。南宋时期,异族入侵,烽火连  相似文献   

20.
临潼是个好地方。这里自古都是历史上闻名的京畿之地,无论周秦还是汉唐,这里都曾演绎了许许多多神奇而又真实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荒唐、大修始皇陵的奢侈,鸿门宴上伏杀机、华清宫里续缠绵……而今,无论是历史的遗存还是自然景观,无不让这里的人民饱受恩惠;无论是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还是鸿门雕塑栩栩如生、华清泉水汩汩流淌,无不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惊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