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固望  闫强  羊建波 《资源科学》2018,40(3):547-557
各国对石油需求实证研究日益关注,需求预测方法涉及不同形式的模型和估算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如适用性有限、误差大、未能体现石油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等因素间的内在关联等。本文构建了一套基于交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S”形模型的石油需求预测方法,预测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集团以及典型国家未来20多年的石油需求量。结果表明,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并且在2040年前可能到达峰值,需求量为51.69亿t左右。美英等为代表的后工业化国家的石油需求呈现下降趋势;俄罗斯为代表的工业化晚期国家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工业化中期国家的石油需求整体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峰值点分别出现在2025年和2030年前后;工业化早期国家和前工业化国家石油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全球石油需求的先增后降趋势主要是受汽车能效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展、碳减排约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将对全球石油供需格局乃至地缘政治带来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
吕涛  张美珍  雷强 《资源科学》2015,37(6):1199-1206
随着印度能源和煤炭需求的增加,中印两国的能源竞争将日趋激烈,正确预测印度能源和煤炭需求增长趋势对于中国国际能源战略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合印度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对一次能源需求量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了能源需求预测的7种情景,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不同情境下的能源及煤炭需求量。根据印度经济、社会、能源、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考虑印度工业化需求、工业化基础、工业化的资源限制和市场限制,结合其他能源研究机构的预测结果,认为人口中增速、GDP中增速和当前产业结构模式的情景1与人口中增速、GDP中增速和弱工业化模式的情景4是较为可能的情景,根据这一判断,最终预测结果确定为:2035年能源需求量约(17~19)亿t油当量,煤炭需求量约(9~10)亿t油当量。至2035年的20多年里,印度可能成为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最快和煤炭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全球锌消费及需求预测与中国锌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涛  陈其慎  于汶加 《资源科学》2015,37(5):951-960
本文以全球10多个典型发达国家近100年的锌消费历史为研究基础,按锌消费特征分为两类国家:①美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消费在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②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等行业,都具有“S”形消费规律。在此规律基础上,将全球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4类国家集团,对全球锌需求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全球锌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将放缓,主要发达国家需求将逐步减少,中国需求已经进峰值区,全球锌需求增长点将转向印度和东盟。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全球铜资源状况,总结了全球铜生产、消费的变化规律和行业需求趋势。总体而言,全球铜资源丰富,基本能够满足需求。铜储量约一半集中在美洲地区,但全球对美洲地区铜资源的依赖正在降低。同时,全球铜的生产与消费呈现增长率快慢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且增速逐渐递减。全球铜消费由欧美发达地区向亚洲地区转移,建筑业对铜的需求巨大。通过对人均铜累积量的测算预测了全球矿山铜需求量,全球铜的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  相似文献   

5.
石油不仅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同时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战略商品,石油供需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模型实现对石油需求的准确预测从而制定供需平衡策略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分别利用弹性系数法、单位产值能耗法、回归分析法、人均能耗法以及ARMA模型对我国石油消费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Eviews软件求解出相关预测值,指出石油消费需求必然增加的趋势,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各种预测方法的优劣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优选出未来3年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地利用的停车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秋彩 《内江科技》2009,30(6):14-15
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及各自特点,以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的关系为基础,结合交通量-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建立模型,预测出小区停车泊位需求量并以浏阳为例,根据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停车需求预测,较好的反映了浏阳的停车需求情况,为把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2015-2040年全球铁矿石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全球铁矿石市场已处于供需反转、供过于求的新阶段,明晰全球铁矿石供需格局走向对我国铁矿石及钢铁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①将全球铁矿石供需历史划分为缓慢增长(1900-1945年)、稳定增长(1945-1970年)、增速放缓(1970-2000年)和快速增长(2000年以来)四个阶段,指出全球钢铁消费中心随工业中心转移、铁矿石供应格局随需求格局变化、而供需格局变化决定铁矿石长期价格的基本规律。②运用钢铁需求与经济发展的“S”形规律,预测了未来全球及主要国家粗钢需求,结果显示:总体上,未来30年全球粗钢需求仍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将明显放缓;亚洲作为全球粗钢消费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粗钢需求已到顶点,未来将逐步下降,全球粗钢消费的主要增长将来自印度和东盟地区。③进一步分析全球铁矿石供需认为:未来,全球铁矿石需求增速比粗钢更为缓慢,而供应仍将持续增长,未来几年全球市场将严重供过于求,铁矿石价格受供需形势变化影响,呈现先快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70年来我国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消费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机理和增长的极限理论,强调人均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识。展望未来15年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需求:重要大宗矿产资源消费将在2025年前陆续到达峰值;一次能源消费将在2030年前后到达拐点,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消费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035年前,中国作为全球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第一消费大国、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位和态势将难以改变,需积极应对各种可能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用多agent系统模拟一个多级供应链,通过各个agent来运行供应链中的各个实体,构建了基于多agent系统的多级供应链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预测需求,计算供应链中各个实体的需求量;并和其它需求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移动平均值、指数平滑等需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钴是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金属之一。日本是全球钴资源主要消费和贸易国,厘清日本钴资源在全生命周期中流量和存量演变特征以及贸易格局动态变化,对了解全球钴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采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贸易关联的日本钴物质流分析框架,揭示了2000—2020年日本钴物质流演变特征。【结果】(1)流量分析表明,2000—2020年日本累计消费272000 t钴,日本钴资源流量、流向均发生大幅转变,精炼阶段钴盐产量大幅增长,制造阶段电动汽车电池逐渐取代消费电子电池占据主导地位,使用阶段钴资源消费呈“先增后降”的演变趋势,始终以消费电子电池为主体,废弃物管理阶段旧废料若可以100%循环利用,则可以满足日本本土需求。(2)存量分析表明,传统应用在用存量“先增后降”,新兴应用在用存量稳步提升,在用存量结构仍以消费电子电池为主,电动汽车电池超越高温合金位居第二。(3)贸易格局分析显示,日本进口来源国日趋多元化,但日本对中国的材料依赖却大幅增加;同时,日本含钴终端产品出口市场则由亚洲占主导转向美欧。【结论】长期以来,日本钴产业链形成了“上中游进,下游出,两...  相似文献   

11.
资源-产业“雁行式”演进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寻经济-产业-资源之间内在规律,对把握资源产业发展脉络、明确不同阶段矿产资源战略重点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总结了一国经济增速及第二产业占比随人均GDP呈先增长、后达到峰值区的"钟"形变化规律,且二者峰值区均在人均GDP 7 500GK美元左右,其次,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产业演进历史,总结了第二产业内部"雁行式"演进序列。进一步提出了资源-产业"雁行式"演进规律:即在理想状态下,对于典型的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国家,其产业部门基本遵循建筑→冶金→家电→机械制造→化工与汽车→电力→计算机、电子→航天军工→其他新兴产业等的"雁行式"演进序列,而支撑上述产业发展的矿产资源消费峰期也具有相应的"雁行式"演进序列,美国和日本产业发展与资源消费历史的相关关系较好地验证了该规律。中国工业部门相对完善,矿产资源消费领域相对集中,符合资源-产业"雁行式"演进规律,本文基于该规律建立了中国矿产资源消费图谱,确定了主要矿产资源需求峰值到来时间及峰值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现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对体育消费需求表现了明显增强的趋势,体育的实物消费,精神消费逐步提高,为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商业化奠定了基础条件.依据克拉克国民收入在各产业部门的分布及变化趋势,把经济发展划分为低开发社会阶段,即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社会阶段;服务业阶段.依此观点,只有经过工业化阶段后,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体育娱乐等服务方面消费与投资才能增加,也就是说,国家工业化没有完成,经济的增长只能靠工业和制造业.到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动力有可能来自于第三产业.因此.研究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然石墨未来需求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明  陈其慎  于汶加  沈镭 《资源科学》2015,37(5):1059-1067
天然石墨是传统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必须的矿物原料,成为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从天然石墨消费的主要部门,核算各产业石墨的需求量及未来发展方向。对耐火材料、钢铁铸造、密封材料、制动材料、润滑剂、吸附剂、电池电极等产业的未来需求预测,结论为:到2020年中国石墨需求量将达到100万t,是2010年的1.42倍;耐火材料行业需求量将减少,而密封、制动材料,润滑、吸附剂及电池电极等行业需求将翻番。石墨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2020年前石墨烯产业难以改变天然石墨的消费格局。未来石墨的消费格局决定了中国石墨产业将从材料级产品向专业级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培育电碳石墨材料产业链和新兴材料产业链,开发石墨红外电热材料、石墨高分子材料添加剂、氟化石墨、各向同性石墨等产品。  相似文献   

14.
王宪恩  王寒凝  夏菁  赵婧辰  段海燕 《资源科学》2016,38(10):2001-2011
国家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征因各国工业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可为其他国家未来工业化进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美国、日本等8个典型国家为例,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其1961-2011年的国家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1年期间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工业化完成国家经历了完整的工业化进程,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呈现明显的“U”型变化趋势,而美国、法国等后工业化国家因处于后工业化阶段而处于“U”型曲线右侧的上升阶段,埃及、马来西亚、泰国等前工业化国家因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而处于“U”型曲线左侧的下降阶段。各国因工业化开始时间、发展速度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差异,其协调发展度谷值时间和谷值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国际油价变化及未来趋势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雷  李江苏  黄园淅  杨波 《资源科学》2011,33(1):158-162
自进入石油时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便开始受到油价波动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研究表明:1965年-2000年期间,国际油价的波动始终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主导这一时期油价波动的是发达国家与石油输出组织国家。发生于1973年的中东十月战争、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1990年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正是引发这一时期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三次关键事件。进入21世纪后,国际油价变动开始从政治主导指向转变为经济主导指向,传统的出口与进口二元国际市场结构也被石油出口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市场利益博弈。1965年-2000年期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近70%来自老牌石油进口国。然而自2001年以来,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95%则自新兴石油进口国。与此同时,老牌石油进口国需求下降国家数量也从2003年不足10个上升至2008年的17个。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博弈程度和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投机行为最终占据了油价机制的主导地位。其结果造成现行油价高出正常油价1~2倍以上,标志着国际油价进入了高风险期。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石油输出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投机成分主导下的风险机制将使世界油价继续处在一个高风险阶段。所不同者,经历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石油市场的消费格局将发生相应变化。此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很可能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据此得出的判断是:未来国际油价有可能保持在100美元/桶的范围(按2008年价格计算),其价格变幅大体保持在(80~120)美元/桶之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石油进口国,中国应认真对待这一种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内需,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一般对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数量分析,仅限于静态层次,不能反映变量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量关系。本文建立了我国城46居民旅游消费与收入间的变参数模型,并利用EG两步法检验了变量间的变协整关系.以动态机制解读了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状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994—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城镇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存在着均衡比例变化的变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是一个由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全球性组织。该组织采访了全球170余位专家,汇总了50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未来报告》,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一/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研判对2050年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的预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保守预测(低于15%)。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2030~2040年在15%以下。第二类是以国际能源署(IEA)为代表的温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运用能值理论分析宁夏荒漠化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经济系统投入和产出的变化情况,评价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表明,该地区能值产出量的增长幅度大于投入增长幅度,总能值产出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在能值投入结构方面,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和可更新有机能投入量出现下降趋势;能值投资率和环境负载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净能值产出率呈现先增后降再增长的趋势;系统的功能逐步完善,生态和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石油供需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2000—2012年人口、经济、能源和环境等数据,对我国石油生产、消费、净进口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我国石油供需预测SD模型,并通过模型有效性检验验证模型有效性,以此对我国2013—2035年石油供需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迅速,国内产能不足,对外依存度过高,对我国石油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最终根据预测结果和情景分析,为保障我国石油供需安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OFweek 《青海科技》2016,(4):50-52
正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是一个由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全球性组织。该组织采访了全球170余位专家,汇总了50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未来报告》,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一/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研判对2050年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的预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保守预测(低于15%)。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2030~20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