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运动生理学原理,通过对足球运动员比赛中肌肉活动状况的测定.分析足球运动员奔跑能力的供能机制,从而为选择足球运动员速度耐力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提供一些生理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运动生理学原理,通过对足球运动员比赛中肌肉活动状况的测定。分析足球运动员奔跑能力的供能机制,从而为选择足球运动员速度耐力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提供一些生理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足球运动疲劳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存财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195-196,223
通过从生理学角度剖析了导致足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相关因素,旨在帮助足球运动员通过有效的调节方法和相应举措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疲劳的产生,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足球运动员的时、空感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足球运动员时、空感觉的生理学基础,视觉与肌肉本体感觉、平衡觉感受器对运动员时、空感觉的影响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加强足球运动员时、空感觉敏感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足球项目特点,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足球项目的训练方法,旨在为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及我国足球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足球运动员的体适能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但是足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却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对足球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为丰富足球运动体适能训练理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员体适能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219名甲级队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学指标的现场测试和对112名运动员生理学指标的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甲级队足球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下降趋势。确定的12分钟跑和最大吸氧量在高原和平原的差值,供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阐述了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应采用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相结合的方法。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的主要内容包括:1.年龄因素。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即一名运动员技术水平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需1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认  相似文献   

9.
对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阐述了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应采用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相结合的方法。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因素、身体形态因素、遗传因素、运动机能能力因素、心理和智力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足球运动只限于男子。近几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女子足球运动也列入了竞技性项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一百多万十九岁以下的女子开展了这项活动,并且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比赛。但是,目前关于女子足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生理学研究的报道尚少。为此,本文研究了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条件下一些生理变化参数,以便为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体育社会问题之一的非体育道德行为,影响着当代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以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通过信、效度检验的运动员非体育道德行为的调查问卷,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水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非体育道德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为中国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应细化职业足球队体能训练负荷的设计安排,并和身体状况测评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长期以来,体能训练的不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男子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际足联颁布"艾尔顿法则"的基础上,对卡塔尔足球"归化+青训"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探讨出一条适合于中国足球现状的"中国足球特色归化之路",旨在为我国归化外籍球员及青训的道路提供启示,也为我国足球事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直接归化国外实力强劲球员为本国出战,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提高成绩,但由于缺少了本国民族认同感,对我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并无明显促进作用;而归化阿拉伯地区的精英小球员,经本国青训培养,可增加球员的归属感以及文化认同感,在球队实力提升的基础上,还会使归化球员与本土球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关于足球运动员跑动能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梳理,旨在为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员比赛心理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调控训练方法,为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及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世界足球强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足球意识的体现和我国运动员足球意识薄弱这一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要想使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指标与运动成绩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成绩最好的欧洲各队是平均身材最高、体重最重的队伍,而运动成绩最差的亚洲各队运动员则平均体重最轻、克托莱指数较低;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和克托莱指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守门员的各项指数最高;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差异不明显,都维持在较高的年龄水平上;前8名球队和亚洲日、韩球队的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此结果可为中国足球运动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比赛中体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是运动员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对比赛期长时间高水平竞技能力的保持和伤病的预防也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国家队运动员比赛中的体能特征,并且与国外优秀足球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球比赛负荷量大,小负荷运动比例大.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距离与国外运动员差距并不明显,但是,前锋和中场运动员的跑动距离相对较少;比赛负荷具有阶段性.在90 min的比赛中负荷强度出现2个峰谷,即在30~45 min和60~75 min两个时间段.在第2个峰谷,中国队运动员的跑动距离处于整场比赛较低水平,可能会影响这一时间段的技战术能力发挥和场上的攻守平衡局面.  相似文献   

19.
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国家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通过对中外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关键问题在于培根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教育体育与竞技体育结合起来,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纳入一个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中的14个判罚做研究,并结合足球竞赛规则和国际足球理事会指南来分析和探讨欧洲杯裁判员的判罚尺度,旨在揭示本届杯赛的运动员犯规动作的特点及普遍规律,为各级裁判员今后的执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同时给足球运动员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