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小学低段唱游课,是学生体验、表现、接受音乐的最佳形式,也是陶冶学生性情、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成功的唱游课教学,往往具有以下艺术特点:一、以情感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来源于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在唱游课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特别注重一个"情"字,范唱要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充分体现出歌曲的艺术韵味;律动示范要使动作、面容、眼神饱含激情,充分体现出舞蹈动作特有的情感力度;要以忘我的投入力求声、形、情俱佳,做到以情感人,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之中。二、以德育…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一个师傅仨徒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音乐》第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节欣赏活动课。动画片是儿童们喜闻乐见的影视艺术形式,而片中的歌曲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儿童对影片增进理解的载体。本节课设置的音乐活动就是要通过欣赏动画片的主题歌,充分调动学生乐于投入到音乐活动中的情感,并提高其分辨、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音乐作品鉴赏课是对学生音乐情感、艺术内涵的培养,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学生能够率进入高雅艺术氛围,接受先进音乐旋律的熏陶,然而,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课,其学习与欣赏需要一定的艺术天分,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情感与热烈的音乐欣赏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兴趣与情感的带动下主动融入教学课堂,塑造良好的音乐情感,带动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学音乐鉴赏课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音乐作品鉴赏课是对学生音乐情感、艺术内涵的培养,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学生能够率进入高雅艺术氛围,接受先进音乐旋律的熏陶。然而,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课,其学习与欣赏需要一定的艺术天分,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情感与热烈的音乐欣赏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兴趣与情感的带动下主动融入教学课堂,塑造良好的音乐情感,带动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沟通学  相似文献   

6.
音乐的内容与文学、戏剧、绘画等那些大量地描述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情景的艺术门类不同,音乐所直接呼唤和激发的是情感与意志。表达情感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是音乐的灵魂。离开了情感的体验与抒发,感知与表现也就不是音乐了,音乐艺术博大的情感魅力,使它成为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耐人寻味的一门艺术,人类的情感赋予音乐艺术无穷的生命力,并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史线梅 《甘肃教育》2010,(11):40-40
一、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源泉。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妙的音乐、奇妙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可见,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一次美好道德情操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价值。《音色幻想》这节艺术综合课,在初一音乐和美术的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贯穿始终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和色彩中的情感魅力,发现它们的相通之处。通过音乐情绪和色彩冷暖等情感特征,就音乐来说,要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的大小调式,并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标对此作了相关表述,其中的一段话尤为值得关注:"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因此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乐是情感艺术,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  相似文献   

10.
一、用音乐功能贴近师生的情感 学生第一次走进初中音乐教室.似乎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不免比较拘谨,影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音乐是诸多艺术中最直接表现感情的艺术,于是我选用《拉德斯基进行曲》作为起始课堂的课前音乐。  相似文献   

11.
课题:感受贝多芬 课型:音乐欣赏课 教材与年级:苏教版第12册六年级教材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欢乐颂》和《致爱丽丝》,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贝内特·雷默认为:音乐是人类内在情感的外在符号表现,因此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教育。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鉴赏中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美。如何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获得音乐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唱歌是用人声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它能展现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唱歌课上,当歌曲的旋律在高低起伏、动静变换、松紧交替和快慢对比中展现其独特魅力时,能激起孩子们情感的波澜,让孩子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跌宕。可是,我们的唱歌课如果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师一句学生一句,从头至尾死记硬唱时.  相似文献   

14.
本案例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第七课学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教学实录。为体现音乐教学审美育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我根据歌曲内容和情感,确立了"忆美好童年,抒真挚情感”的教学立意。  相似文献   

15.
情感性原则。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利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  相似文献   

16.
叶秀娜 《南平师专学报》2004,23(3):105-106,11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本文从音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三个方面提出音乐教育必须遵循和运用音乐长于抒发感情,激发情感的特点,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在于激励和鼓舞,数学教师要用数学学科本身的艺术魅力及教师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发展。最近。我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第四册“平移与旋转”一课,深深被吴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课堂上,师生在生命情感的涌动中,忘我地探寻着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表现。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我认为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现在"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下面就本人在上《小猫钓鱼》一课中的点滴体会,来谈谈音乐教学中的"以乐牵动心,让美融于情"。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声音艺术,是听觉艺术。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以听为主,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充分揭示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引导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部分的旋律情感。本课共三课时,下面我将第一课时歌曲教学,从导入、教学过程、小结三部分详细说课。一、说导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发学生兴趣使之善学成为本课的亮点问题。学生在老师富于激情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欣赏了一段音乐,初步感受了音乐表现的内容,乘机我问:“听了这段音乐,谁能告诉大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朱宝云 《儿童音乐》2016,(11):71-81
课 题:《那不勒斯舞曲》 课 型:欣赏课 课标解读:《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基于这些理念,我以听、动、唱、演等教学环节,逐步深入,从易到难,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要素,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