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考核旨在对课程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和对课程教学的实际运行状况做出判断。目前高校课程考核工作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考核内容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考核目的不同程度被异化、考核内容失之片面、考核方式方法及题型选择和考核目标与内容脱节、考核搭便车、对考核情况不反馈不点评、对考核结果不总结不分析等问题,需要通过抓教学大纲建设、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考核内容、围绕考核目标与内容选择考核方式方法与题型、适应考核目标方式多元化要求构建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情况反馈与考核工作总结制度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课程考核不仅是评价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更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就高职教育课程考试及评价方式过程化、能力化、多样化改革进行分析,提出高职课程考核方式应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目标和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考核及评价方式,建立知识、技能、素质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和压力环境;指出深化高职课程考试及评价方式的改革,构建适应高职教育的考试评价体系,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4):223-225
课程考核是物理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现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和不足,指出了推行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必要性,并探索了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面实行多元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及评价作用等方面凸显出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借鉴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在成果导向教育背景下实施的课程考核评价经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重新定位考核评价的目的与作用、依据学习目标决定考核内容并选用恰当的考核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制定清晰公平的评价标准、重视考核评价后的反馈与反思、完善考核公平公正的保障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校内课程考核存在着考试目标错位,考试质量标准缺失,学生的评价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文章从制定课程考核大纲、建立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构建符合学科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的考试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路径,并进行考试方式改革,实现教考分离,改革考核方式、评价方法及考试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式目标仍需明确、内容有待完善、方式还不够灵活、结果还存在某些偏差等.各高校可尝试将嵌入式评价应用于该课程考核中,发挥嵌入式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考核多维度、内容丰富多变等优势,进一步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实际情况,针对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现代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理论课程考核特点,深入研究、探索旅游类专业理论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模式,构建适合高职素质教育及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可操作性强的旅游类专业理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考试是教育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专业考核方式与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差距逐年增大,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外体育专业考核方式相关论文的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评价的目标上,应该将评价目的具体化、评价指标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9.
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职业能力导向理论为指导,分析国内外考核模式的特点,在细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考核过程、考核标准、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的执行与管理几方面进行研究,构建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考核模式,并以“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为例,对课程整体考核方案和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钱芝网  杜小磊  施毓凤 《时代教育》2015,(3):30-31,33,1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能够做到毕业生到岗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相应地,课程考核评价必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首先分析了"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要求与评价原则;阐述了"双证融通"模式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最后以《医药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为例,详细说明了课程考核评价的具体做法。研究认为,"双证融通"模式下的课程考核评价应与职业资格的鉴定结果有效衔接,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要做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