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始终伴随着农耕文明发展而不断延伸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春牛"文化.我国渊远流长的"春牛"民俗事象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和独特的社会功能,该文以广西各地"春牛"民俗为研究指向,探讨其蕴含的农耕稻作文化与原始图腾祟拜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舞文化生存、发展、保护的角度入手,就西部大开发对土家族舞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和新时期如何保护与发展土家族舞文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在大开发过程中,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作好工作,少走些弯路,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鞭春牛,是立春节气的传统风俗之一。立春这一天,人们用泥巴捏泥牛,挥动鞭子抽打泥牛,从而唤醒休眠的老牛,提醒大家春天已经来临,要及时耕地播种。在“鞭春牛”的仪式中,人们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立春就要来到了,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准备好动手捏春牛了吗?让我们一起迎接美好的春天吧!  相似文献   

4.
金锣舞作为瑶族人民的代表性舞蹈,历史悠久,而金锣作为表演金锣舞的主要道具,被当地人民视为吉祥之物,可以驱灾避邪、保丰收。金锣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保护和传承价值,值得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到金锣舞的传承与保护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5.
“板凳舞”主要流传于老河口市赞阳一带,是一种以板凳为载体,集武、舞为一体,在音乐或鼓、锣、钗等打击乐器伴奏下的群体娱乐、健身活动.在2007年被列为襄樊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板凳舞”保护与传承方略,一方面唤醒老河市民对“板凳舞”文化的自觉,以期达到对《板凳舞》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丰富老河口市民文化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毛古斯舞是土家族一种极其古老的表演艺术,其保护与传承都已陷入困境.对毛古斯舞的研究与保护,有利于研究土家族原始生活方式和最初的生活形态,有利于探源中国戏剧艺术史的萌芽,有利于毛古斯舞的生命力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7.
以流传于闽南地区的拍胸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拍胸舞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变迁进行分析,指出拍胸舞的保护与传承应加强传统保护方法,丰富其保护传承途径,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安代是起源于内蒙古库伦地区的一种蒙古族民间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试图从安代舞的起源,发展进程以及体育功能方面进行研究,更深层次的对安代舞的健身功能、健心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阐释,为安代舞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象帽舞是朝鲜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是农乐舞的最高表演形式,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学术价值。然而,受时代发展的影响,象帽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考验。为了传承、推广和发展象帽舞,笔者对象帽舞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研究,希望为大众更好地了解象帽舞,进一步推动象帽舞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4,(2):206-207
象帽舞是朝鲜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是农乐舞的最高表演形式,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学术价值。然而,受时代发展的影响,象帽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考验。为了传承、推广和发展象帽舞,笔者对象帽舞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研究,希望为大众更好地了解象帽舞,进一步推动象帽舞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