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剧情梗概】《狂飙》是一部现实题材剧。一线刑警安欣因同情被欺负的鱼贩子高启强,彼此成了朋友。安欣坚持原则打击黑恶势力,高启强不择手段发家致富,两人分道扬镳,却又因案件时常相遇。眼看高氏兄弟为首的黑恶势力猖獗,安欣与之展开了长达20年的正邪较量。随着全国扫黑除恶常态化,中央督导组雷霆出击,安欣协同专案组彻查犯罪团伙及其保护伞,终使京海市拨云见日风清气正。  相似文献   

2.
<正>在夏天见面,就在夏天说再见吧。我和六(1)班管乐班孩子们的故事以一曲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开始,又以一本饱含希望与绝望交织的美的《勺子飞来了》结束。2022年度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推荐榜,以黄海滩涂勺嘴鹬为题材的《勺子飞来了》成功入选。故事的主人公“盐小勺”不仅飞进了书评家心里,也飞进了我和孩子们的心里。这学期,我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了这本聚焦勺嘴鹬的环保教育亲子读物。  相似文献   

3.
<正>【字的写法】【字的演变】“友”是会意字。甲骨文“友”字的字形,像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金文和小篆都承续了甲骨文的字形。隶书、楷书沿袭小篆,只是字形变化较大,至楷书已难以看出“友”字原形。“友”的本意为朋友、友好。《说文》提到:“友,同志为友。”“友”字还可以作动词,表示结交朋友,  相似文献   

4.
望帝杜宇魂化杜鹃的故事妇孺皆知.历代文学作品均有涉及。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相似文献   

5.
《桃花源记》开创了中国“洞穴故事”的先河。其后,中国洞穴故事多以《桃花源记》为范本进行演绎,这些故事虽然与《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却在思想境界上难以超越《桃花源记》,但是依然大大丰富了中国的“洞穴思维”文化。  相似文献   

6.
用“无动于衷”而不用“无动于中”《现汉》:“[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也作中。《新华》只收“无动于衷”。《大词典》以“无动于中”为主条。词频统计:无动于衷186,无动于中0。宜以“无动于衷”为规范形式。(参见“热衷”条)用“毋宁”而不用“无宁”《现汉》:“[毋宁]副词,表示‘不如’:这与其说是奇迹,~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作无宁。”《新华》处理同《现汉》。词频统计:毋宁43,无宁0。在“不如”的意思上,“毋宁”与“无宁”为异形词,宜以“毋宁”为规范词形。“无宁”在古汉语中还有别的…  相似文献   

7.
<正>《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历来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其中“雨雪”词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据《经典释文》“雨,于付反”(即“雨”读去声)注释为:“雨,是动词,雨雪,即落雪。”《大辞典》释“雨雪”云:“下雪。”正是以《诗经·采薇》这四句为证的。这样训释向无异议,其实大可商榷。  相似文献   

8.
明媚  林泉 《留学生》2013,(8):8-10
电影《中国合伙人》火了,因为它讲述了一个也很火的关于“土鳖”“海归”和“愤青”三个人也代表了三类人,一起创业的故事。《中国合伙人》的英文译名为《AmericandreamsinChina》,意为“中国的美国梦”。虽然是以“美国梦”为背景,但影片实际讲述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30多年间大变革背景下,三个小人物为改变自身命运,艰苦创业,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齐己拜郑谷据宋戴埴(音植)在《鼠璞》中引陶岳的《五代史补》载:郑谷在袁州,齐己带着自己的诗稿去向他请教。当郑谷看到《早梅》一诗中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时说:“数枝’不妥,因有‘数枝开’就不能算是‘早’了,不如改为‘一枝开’岂不更妙?”齐己一听,极为叹服,连忙下跪,拜郑谷为“一字师”。张回拜齐己据《南唐野史》载:诗人张回写了一首寄远的诗中有这样两句:“蝉鬓雕将尽,虬髭白也无?”齐己一见,认为“白”字不妥,不如  相似文献   

10.
雷颐 《学习之友》2006,(8):42-44
“万岁”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据王春瑜先生在《“万岁”考》一文中考证,在汉武帝之前“万岁”字眼虽也常从帝王和臣民的口中出现,却不是帝王的专称。是汉武帝巡幸嵩山和芝罘(fú,伏)山时,制造了“山呼万岁”的神话,“万岁”始成封建帝王的专称。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的汉字是有故事的,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我们一同走进中国汉字,去了解更多的汉字故事。读《“贝”的故事》“贝”字是怎么来的呢?读一读课文《“贝”的故事》,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读过《“贝”的故事》,相信你已经充分了解了“贝”字,给大家讲一讲“贝”字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革命的长篇小说,是在长期群众创作的基础上经过接近人民的作家的综合加工再创作,又经过不同思想倾向的文人多次增删修改而成的。 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的农民起义是《水浒传》创作的历史根据。关于宋江起义,在历史著作中有些零星的记载。《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东京、江北,人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张叔夜传》说:“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樱其锋。”《东都事略·侯蒙传》说:“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从…  相似文献   

13.
她是爆红的话剧《蒋公的面子》的“传奇”编剧.所描写的是70年前的知识分子的轶事与人性。遣洞造句之“文”,引经据典之“深”,一度让不少观众大呼“听不懂”;舞台上.她是那个说话不紧不慢,有理不在声高的“时太太”;  相似文献   

14.
《论语·微子》的“荷丈人”中有“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一句。高中语文课本将“为黍”解释为“用黍米做饭”。这种解释虽然能够讲得通,但不符合文言文翻译“信”这一原则(信·达·雅),即不符合古人生活的习惯。因为“饮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设宴待客往往以酒菜为重,“杀鸡”为菜,那么“为黍”自然应该解释为“备酒”较为合适。这种解释可上溯到“黍”的本义,《说文解字》注:“黍可为酒,古从禾从水也。”“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二”中有“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一句,意…  相似文献   

15.
《史记》记述了战争史中有关大军渡河时表现决战决胜精神的情节,即秦穆公攻晋“渡河焚船”及项羽巨鹿之战“渡河”“沉船”。后者演化为影响广泛而长久的“破釜沉舟”成语。这两件战事,一在秦崛起强盛时,一在秦衰落覆亡时。其共同点,还在于都是引军“渡河”的军事交通行为。太史公笔力强健,以情感饱满的赞美之辞肯定了“渡河焚船”及“沉船”所表现的英雄主义气概,成就了《史记》战争史记述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6.
商代晚期金文始借“商”为“赏”,西周早期始多用“赏”;殷墟甲骨文已借“易”为“赐”,周金文沿用,东周金文始偶见“赐”字。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赏”的出现频率较高,西周中期以后则多用“赐”少见“赏”。句法形式上,殷周金文中“赏”、“赐”二词均以带宾语为主(双宾语尤多),但“赏”所带宾语多为单项,且集中于“贝”;“赐”的宾语早期多为单项,后期多为多项,早期多为“贝”,后期多为物饰类。先秦传世文献《诗经》《今文尚书》《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国语》《战国策》《左传》中共有“赏”566例,“赐”250例。诸子书中“赏”远高于“赐”,史传书中《国语》、《战国策》中“赏”、“赐”持平,《左传》中“赐”远多于“赏”。句法形式上,“赏”以不带宾语为主,“赐”以带宾语为主;带宾语时,“赏”多带由指人名词充当的单宾语,“赐”带双宾语和单宾语的比例相差不多,其宾语则以指物名词居多。具体词义上,“赏”较“赐”抽象。形式上,“赏”有明显特点,主要表现为反义对用形式的多见和“赏罚”的运用;但“赏赐”连用和对用还很少见。  相似文献   

17.
说“瓜”     
从《令狐君壶》上面的铭文和《说文解字&;#183;瓜部》所著录的字形来看,“瓜”字像一葫芦状果实悬挂于茎蔓之上。以瓜为声符的瓠、弧、狐等字,读音和壶字相同。古书像《诗经&;#183;七月》里,就是以壶用作瓠字,“葫芦”是一个连绵词,其实也可以说就是“壶”字的缓读。所以,按照植物学的分类,瓜属于葫芦科  相似文献   

18.
近读《“伊人”非“佳人”》一文,(《语文世界》2001年第6期)陈健梅先生认为《蒹葭》中“所谓伊人”之“伊人”非“佳人”,伊人乃为男性,此说我不敢苟同。陈健梅先生举《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又举《郑笺》同《诗序》说法一致,谓诗中所追慕“伊人”为周礼之贤人,按古代重男轻女思想,无疑指男性。据此断言:此“伊人”非“在水一方,有位佳人”之彼“佳人”,且授之以学生。理由似乎十分充足,但未免有失偏颇。众所周知,《诗》三百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在《国风》中最集中…  相似文献   

19.
以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构成“三要诀”(典型环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为参照 ,通过对《诗经·氓》、《孔雀东南飞》和《王贵与李香香》三部诗作的分析 ,说明中国文学中存在着“诗体小说”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小江的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我看是班主任的御人之道,这里的“御人”是制驭他人、驾驭他人之意。《汉书·张汤传》:“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汤舞知以御人。”颜师古注:“舞弄其智,制御它人。”黄老师“御”小江却有“三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