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的核心。为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在实处,结合学校所在的通州湾地区自身丰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地区文化特色、学生基本情况,有机地将本地的特色资源渗透在校本的课程中,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校本课程富有生命的气息,积淀历史的厚重,紧跟时代的节奏,为学生搭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成长平台,拓展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成长空间,为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创造机会,传承垦牧文化,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结合实例,对基于"垦牧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学校根据校本实际,努力建设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在平实中求创新,既让学生的天性在优质课程中成长,又让教师的素养在课程建设的研究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刘军 《天津教育》2020,(2):88-89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适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统编教材的启动,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有机统一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对象。如何将"地方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机结合,就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发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78):142-143
核心素养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研究,并在教师理解、领悟其实质后开展有效行动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除国家课程外,校本课程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但其开发、设计、实施因校而异,因此对于学校、教师而言开发一门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案例为载体,结合课程的实施,探索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5.
地理跨学科实践活动可有效提升学生地理跨学科实践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文章就如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校园,开设基于学生地理跨学科实践素养培养的特色校本课程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结合芜湖市第二中学地理跨学科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情况,以“探秘校园里的景观石”实践活动为例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科技社会的发展呼吁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中阶段,立足学生自主发展,培育核心素养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本课程在学术高中的背景下,尝试基于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开展校本课程建设,构建以认知、论证、实践、创造为学生素养进阶路径的特色化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学术力提升,培养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91):64-65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向要开发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体验式校本数学课程、开发职业规划前瞻性的数学课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对策要确保核心素养是校本开发的靶心、校本开发要关注学生的学法、校本开发构建多元化的反馈渠道,最终确保高中数学教学之中能够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实现对核心素养目标的高效落实。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理论下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向,总结了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8.
《课程.教材.教法》2016,(7):108-115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唐山市教育管理部门注重整体规划,科学指导,分类实施,把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融入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之中,构建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学科教学亟需课程之外的优质校本课程。对此,乌鲁木齐市信息技术工作室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中拓展部分与学科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开发特色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设计课程大纲及教材。大纲包括课程性质和任务、目标、内容与结构和教学模式四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并进行师生评价。通过研究发现特色校本课程在核心素养社会参与维度的实践创新、技术应用、问题解决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本课程是语文教学的补充,能够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了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校本课程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高考赋予学校的使命。文章结合国内多所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和基本程序作了简要的分析,以求为新高考改革下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传承百年老校"备物致用"教育思想,倡导学生善学致用,让每个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构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体系,开发"致用"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之相应,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当下教育界已被广泛热议。核心素养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必然的内在关联性,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双向性、双重性、综合性、实践指向性和时代适应性等基本特征。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基本要求与个性需求相统一、课程类型与学生素养相统一、层次结构与均衡协调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初中语文课程思政校本研训,建构思政模式,提升思政素养,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拟定评价系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更多的“大先生”和“四有”好老师,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一定能得以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东光县致远小学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校本课程,进行了致远文化课程的开发.同时,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转型的实践探索,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扎实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花木文化"课程建构了涵盖"基础性学科课程""选择性多元课程""综合性特色课程"三个层面的课程体系,从"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探究""生命与健康""语言与人文""公民与社会"五大领域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有机融合,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活动课程主题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袁满娥 《科教导刊》2019,(11):140-141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美术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时当前美术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可以从校本课程入手,以"课程"为载体,借助"社团"这一平台,把"布艺"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与校园里富有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开设儿童"手工布艺"特色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手脑结合的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和立体造型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制作经验,同时又能够将这些"经验"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获得心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92):1-2
依托乡土校本课程,使之成为真正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家乡底蕴的最形象生动、最真切感人的活教材。校本课程设置基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终极目标。校本课程编排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要以生为本,二要把课程文本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校本课程基于县情乡情,课程设置涵盖三个方面主题。校本课程主要通过四个途径来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们的初衷,探索校本课程教育模式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之路会艰辛而漫长,我们不忘初心,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9.
董晨  张程晓 《江苏教育》2023,(36):57-60
江苏省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优势智能为课程构建目标,以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方式,构建了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设计通识、选修、主题、节点及实践等课程,规范课程实施过程,创新课程实施方式,以期实现以文化品格、健康身心、智慧品质、审美雅趣和创新动源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尊重、保护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其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语文校本课程建设必须直接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立德树人成了最终目标;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建设范围进一步扩大;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其评价也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并且伴随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