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产业需求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动力源泉。将国民经济行业细分、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与高职招生大类进行匹配分析,针对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相关计算分析,从中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专业布点数量、招生规模等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的三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产业结构直接决定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面向三次产业的专业点分布比例与区域三次产业生产的总值构成比例差异很大;专业同构性较严重,特色不突出;重点(建设)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不高;环保类专业及专业点的设置数量较少。因此,武汉城市圈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信息服务和宏观调控,高职院校应依托区域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加大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打造高职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3.
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结构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研究表明,浙江高职教育专业覆盖面较广,但总体重复率较高,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性不强.而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现实关联度来看,存在着招生结构与产业结构在规模上偏离,专业布点数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的关联度较低等诸问题.合理的专业设置是伴随产业布局调整的动态性架构,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架构与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匹配的专业.  相似文献   

4.
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结构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研究表明,浙江高职教育专业覆盖面较广,但总体重复率较高,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性不强。而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现实关联度来看,存在着招生结构与产业结构在规模上偏离,专业布点数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的关联度较低等诸问题。合理的专业设置是伴随产业布局调整的动态性架构,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架构与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匹配的专业。  相似文献   

5.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要求。通过研究发现,温州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大体相适应,与第二产业对接尚不够充分,与支柱产业未能很好地匹配。温州市高职专业结构应以产业结构为依据,调整高职专业结构与招生数量,优先发展对接支柱产业的专业,促进高职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对湖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湖北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显示:第一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适应性较差,第二、三产业相关专业基本适应产业需求,但部分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高职院校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增设涉农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增设对接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控制布点过多、重复率高的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不断提高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配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以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昆山市为案例地,分析昆山市2015—2022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以及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各专业招生数据,探究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适配性,发现昆山市高职院校存在办学规模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契合度不足、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发展趋势不吻合、第三产业热门专业招生数远大于市场需求等问题,并提出要实现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确保三大产业专业设置与其产值规模大体相当、紧随地方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布局工业类别专业、合理限制第三产业热门专业招生人数等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2018年至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4个市(区)高职院校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相关数据,发现区域三次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数及专业布点数与对应产业结构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磨合阶段;部分专业同质化严重,出现热门专业扎堆现象;支柱产业相关专业供给不足,滞后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健全专业—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专业结构区域适应性;找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消解同质化办学迷局;对标区域重点产业,强化相关专业设置薄弱点建设。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对高职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在分析"十一五"期间无锡区域产业结构以及人才需求两大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规模及其技能的影响;另外,通过对无锡11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分析,研究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的矛盾;最后,分析了该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荣 《职教通讯》2022,(3):69-75
在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使教育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合理利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契合至关重要。从总体上看,辽宁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良好;但是存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部分专业开设不足,第三产业部分专业开设偏多、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等问题。为此,辽宁省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制定专业结构调整战略、建立多方参与的共商共建机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进行合理预测、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1.
刘向杰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42-47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专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数据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从分析经济产业结构如何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逻辑入手,利用大数据分析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构建专业调整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理论体系变革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增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协同性,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2007-2021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考查对口专业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与安徽省、人均GDP全国排名前十位省市以及全国各产业、行业就业人数的适配度;并结合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专业教师结构与安徽省各行业人才需求的协调度。研究显示,毕业生规模与多区域行业人才需求均存在滞后性,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服务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整体功能弱化;专业师资力量差异显著,实习指导教师整体师资水平较低。建议通过多方共建行业人才数据平台,乡校企搭建“三农+人才、产业”区块链等路径,实现安徽省中职教育专业设置在跨界协同中与区域产业结构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系统与产业系统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区域产业的升级转型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系统和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基于结构偏离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2016-2022年间专业群系统和产业系统进行测算,分析两个系统的偏离和耦合特征。研究结果发现,近6年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群布点数和产业结构的均衡状态总体比较理想,高职院校针对第二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稍显偏大;专业群系统和产业系统都在同向发展,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一般,其协调水平有待优化。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政府层面要强化扶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杠杆作用;高职院校层面需强化跨界融合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企业层面需加大参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苏中地区各高职院校专业按大类和专业点布局的总体情况,分析了苏中3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数与三大产业的适应状况。指出苏中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虽然总体呈现适应的态势,但还应科学把握二者的适应关系,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专业,尽快解决部分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现象突出、与区域产业结构需求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能否满足产业结构发展需求是专业设置的根本依据。从分析广东省76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发现存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差、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弱性相关等问题,要统筹规划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高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设置的积极性、强化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关联性,主动适应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作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其专业设置是否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测算宁波市2002-2021年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结合宁波市2021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结构与规模、专业设置的集中度与聚集度以及对应重点产业的专业结构与规模情况,分析2021年宁波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宁波市重点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及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建“产学研创联盟”机构及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开发建设重点和新兴专业;紧密对接现代服务业,提升继续教育育人成效;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具有服务与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明特点,构建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结构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增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尤为重要。对海南14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实证分析发现: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不强,存在专业设置匹配度失衡、专业设置聚集度偏低、专业设置注重回报率等问题。为提升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海南自贸港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各高职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立足产业改造专业、注重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优化专业布局,增强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8.
鉴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会造成市场人才需求方向及需求量的变化,而高职院校现有的专业体系培养出的人才很难满足新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对专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应对新的形势变化。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对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给出应对这种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进行适应性分析,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的思路,提出政府需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统筹区域专业发展规划;学院应依据产业集群加强专业群建设,扶持开设战略新兴专业;行业企业应积极参与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对广东省58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的总体现状和特点,分区域对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分析,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