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全国的彝族人口有800多万,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域,这里传承和延续了彝族最为古老的生活习俗,保存了彝族最为完整的文化传统,这些与彝族的谱系文化有着重要的关联。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彝族的谱系文化进行了展示和揭秘,认为谱系不但是维系彝族原始血缘的纽带,而且是记载彝族历史的珍贵档案,最后谱系还是维护彝族社会制度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对音乐有很强的敏感力和创造力。巍山大仓镇啄木郎村的彝族民间音乐极具地域特色。通过实地调查,啄木郎村彝族打歌非常讲究规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歌演唱形式多样,涉及内容较广,风格色彩独特;民间乐器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在这里彝族民间音乐以多样化呈现,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与传承,它们承载着千年彝族历史文化,蕴含和体现着彝族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在历史上曾经有三个民族在这儿发挥过深远的影响,最早是藏族、接着是漠西蒙古和硕特部,最后才是彝族.这一特殊的历史过程使得今天在这里所看到的文化生态特点既有别于凉山腹地,又与藏区不同.但从今天调查到的当代彝族生计着眼,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彝族文化对这里的特异生态环境作出了成功的适应.其社会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成效,都比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更能彰显文化再适应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高原女人     
在高原,彝族女人是水--似水柔情;
  彝族女人是山--坚不可摧。
  作为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血脉相连的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这里的彝族女人自古以来善于雕花秀朵,她们的身影被靓丽多彩的刺绣服饰装点如诗、如画,自有其迷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蒋育亮 《高中生》2010,(19):51-51
金石,一个地方名。这里,山高林密,悬崖峭壁,路陡岭险,常有猛兽成群结队,出没无常。按理说,这应是一个人烟绝迹的地方,但这里盛产金矿石。很多怀揣发财美梦的人,不畏难,不惧险,寻觅而来。渐渐地,这里便形成了村寨。因产金矿,人们自  相似文献   

6.
贵州彝族文化名片有若干选项,迄今未达成共识。彝族文化名片的选项不能脱离彝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且要有选项的若干理论标准作衡量,本文通过对“奢香夫人”、彝文(文献)和彝族火把节的分析探讨.最后指出彝文(文献)应该成为贵州彝族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7.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彝族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毕摩场域是彝族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场域,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逻辑、规则、特征及其效果.全面理解和把握毕摩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彝族毕摩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8.
调研目的:了解彝族地区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云南省、四川省彝族地区的两所特殊学校,整群抽取126名智力落后儿童。结果:彝族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1);不同居住地的彝族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差异显著(p〈0.05);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差异显著(p〈0.05);不同支持水平的彝族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质量差异显著(p〈0.01);支持利用、社会责任进入彝族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质量模型(p〈0.01)。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很重视外宣翻译的研究,但对外宣翻译质量的评估却相对沉寂。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效果。近年来,彝族文化外宣翻译研究发展不断深入,有效地树立了彝族文化独特的国际形象。作者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了彝族文化外宣翻译的质量评估问题,有利于彰显我国地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保护彝族文化,甚至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研究和对外宣传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红河有地理文化区域下的红河和行政区划下的红河。前者系指红河水系广大区域,后者就是当下行政区划下的红河州所辖的13个市县。纵观目前整理和出版的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既有口传类创世史诗,也有彝文类创世史诗,其数量相对可观,可谓红河是彝族创世史诗的富矿之地。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持续保护传承现状令人堪忧。文章以非遗保护视角,在客观阐述红河彝族史诗发掘与抢救、整理与出版现状的同时,分析其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其原因,并提出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持续保护传承的对策措施,使红河彝族创世史诗在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大花园大展自身的风姿。  相似文献   

11.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全县辖36个乡镇、291个村,面积2731.6平方公里,人口21万.农村人口100%为彝族.是典型的半农半牧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内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全县有乡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6所.成人扫盲专任教师45名。全县青壮年总数为104962名,其中剩余文盲2904名.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7.23%,脱盲巩固提高率为98%。  相似文献   

12.
探讨民族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作用特点.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了900名汉、羌、彝族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汉、羌、彝族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属中等偏上水平.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上,彝族青少年均显著高于汉、羌族青少年(P〈0.01);在学业满意度上,羌族和彝族青少年显著高于汉族青少年(P〈0.01);在自由满意度上,羌族青少年明显低于彝族青少年(P〈0.05);在负性情感上,彝族青少年的消极体验显著高于汉、羌族青少年(P〈0.001).友谊、学校、学业和自由满意度在年级之间和学习成绩优、良、中、差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环境满意度在青少年母亲职业上有主效应,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在性别、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和从事职业上主效应均不明显.从交互作用看,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在性别与年级、性别与学习成绩、年级与学习成绩之间和青少年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亲职业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在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之间均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阴一阳,谓之道。 ——《周易·系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水火无情,已是千年定论,但是在祖国的西南边疆,在神奇的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却生活着一个热爱水崇拜水的民族,也生活着一个热爱火崇拜火的民族。 (推出片名——水与火的民族) 长江的源头金沙江:六百五十万彝族同胞的母亲河。元谋人在这里诞生,彝族人民在这里繁衍。  相似文献   

14.
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甩掉了国民党几十万追兵,但他们还不能松气。因为敌人正在集结,而且,前面的路依然是山川险阻,情况依然十分危急。不过在彝海(位于四川冕宁县内群山之中),由于刘伯承和彝族首领果基约达(即小叶丹)结为兄弟,不但使红军顺利通过这里,还成就了一段佳话。彝海是个湖泊,安静地躺在群山之中。刘伯承和小叶丹当年就是在彝海湖边喝血酒结盟的。如今这里耸立着一座彝海结盟纪念碑,纪念碑上的雕像生动地记录着当年刘伯承和小叶丹以及彝族毕摩(巫师)沙马尔等人结盟的情景。七十年前,彝族还处于奴隶社会。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他们披着…  相似文献   

15.
沙道沟镇二坪村是宣恩县的“西减”.这里海拔1800多米。至今不通公路,从镇上到村里.要走山路、趟河沟、过荒野、穿险谷,徒步至少需要8个小时.2002年农网改造前不通水、不通电,电视电话更是天方夜潭。谈起二坪村小,当地人们一定会与杨银莲联系起来.由衷地称赞这位在二坪村小已度过24个春秋的护花人。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多多少少都会经历一些危险的事情,而那个年龄段又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这就使这种危险险上加险。这里披露几份危险档案,有的危险档案已经是很有年头的了。希望读者在阅读之后,切勿模仿,不忘苦口婆心的良言,吸取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7.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六普”统计,全国彝族人口871.44万人,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1内。其中,贵州彝族人口共计83.45万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威宁、赫章、毕节、大方、黔西、纳雍、织金、金沙及六盘水等县市。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音乐教育本期责任编辑:丁淑兰这是流行在四川雷波地区的彝族民歌。雷波县位于四川南部的云南省交界处。彝族是这里的主要居民,大、小凉山和金沙江构成这里的依山傍水的地理特点。优美的环境形成了彝族人民喜爱歌舞的性格,这首《月琴之歌》即是广为流传并深受各族儿童喜爱的一首歌舞曲。歌曲采用doremisol四音音列组成的宫调式,并用盵盤拍。音域仅在五度以内,歌曲用前两小节为主题,不断变化重复、扩展构成全曲。旋律多跳进,形成器乐化的旋律特点。演唱时应注意乐谱上的断音符号,并把这些音唱得稍短一些,使音乐更加轻快、活泼。教唱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三个大方面和八个小方面提出了解决彝族地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路的问题.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教师、家长及学生都要改变观念,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报读中职学校的相关专业.为解决彝族地区初中毕业生的就业指出了一个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爱心支教     
《教育》2014,(5)
正近日,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和南涧县胜利小学结成帮扶对子,开设"趣味游戏""亲情课堂"等活动,以"爱心套餐"的形式开展爱心捐助,给这里的彝族贫困娃送去冬日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