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丽 《教育艺术》2007,(12):5-6
古人云:"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人的起码品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他人以帮助,助人为乐."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2.
田欣 《下一代》2008,(10):34-34
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我的生活经历不算多,可我的小脑袋里已挤满了问号。比如我看到安静的课堂上,总有个别人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甚至大声说话,影响别人;老师为我们讲课、答疑、解惑,尽心竭力,我就心生敬意,不忍心去惹老师生气,可总有人让老师伤心;有的同学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可却被人称为"傻子"……这些都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同学少年》2016,(2):10-11
<正>总有那么多见义勇为的英雄,或是助人为乐的楷模,让我们由衷"点赞"。可是,也总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说我们的社会缺乏正能量。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英雄义士太少了吗?难道一定要每一个人都做出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每一个人都舍己救人、每一个人都勇斗歹徒、每一个人都捐赠巨额善款的社会,就是一个更好的社会吗?不,英雄自古都是少数。正能量并不是只存在于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阶段,可以说"助人为乐"四个字总被提及。学生不断地被传授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即在别人有困难并且需要帮助的时候,要主动地去帮助他们。小学生的三观尚处在懵懂阶段,因此并不确切地知道对或错,但是会听从家长和教师的教导。教育的目的就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对错,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它的意义,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品质带来的人格升华,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合格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5.
没有正确的观念指导,行为就没有确定性,很可能今天做好事、明天犯错误受处分。因此行为训练应以品德教育为基础,首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品德教育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应该像其他学科教育那样分层次、标准由低到高进行。但多年来,品德教育一直是上下一刀切、不分层次。比如每年3月5日都有一个教育活动,就是学雷锋助人为乐,小学、中学、大学都搞。其实又有多少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真正理解“助人为乐”的含义呢?这是一种道德境界,而且是很高的境界,有很多人都达不到。若改成“应该助人”,就成为道德观念问题,若不助人别人…  相似文献   

6.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业分层的精髓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习,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作业分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合作,使课堂活跃有序,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都能充分发展,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品德,教育学生尽力帮助别人解除困难和痛苦。 教学目标: 道德认知目标 1.知道有关助人为乐的名言。 2.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品德,懂得提倡助人为乐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正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活力,给校园增添了光彩。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校少先队工作紧紧围绕"阳光教育"这一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依托"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教育"的办学理念,尊重、关爱每一名学生,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了独特的"三色阳光教育"活动,即红色美德、绿色书香、金色礼仪。1.红色美德,德育为先。传统美德包括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勤奋刻苦……这些都是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具体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充分挖掘身边可利用的德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大纲中对一类记叙文的写作要求都有"有健康、积极的思想"的标准。有些教师理解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爱家爱国、勤劳朴实、勇敢聪慧等等。于是从记叙文的立意、命题到批改,都离不开这个标准,甚至以此为"死理",对学生记叙文中偶尔闪现的富有个性光华的文笔因"无思想性"往往一棍打死。笔者认为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多写些"无思想性"记叙文。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个关心别人、助人为乐、责任心强的人,中队里的大小事务都是他在管理,但是他的这份辛苦却似乎没有得到承认,"优秀学生干部"的奖励总是与他无缘。  相似文献   

11.
品德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的道德意识在一个人的行动、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比如:一个学生能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关心集体,这就是说,“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关心集体”的社会道德的行动准则成了这个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但从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假、大、空等作文现象泛滥成灾,读来味同嚼蜡,使人毫无阅读欲望,甚至有反胃之感。如提到写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很多学生写的不是扶老人走斑马线过马路,就是帮助迷路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找爸爸妈妈。这些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缺乏真情实感,明显是学生胡编乱造出来的。又如,要求学生写一篇令自己感动的人或者事的作文时,很多学生总喜欢将自己的"悲惨身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学生都比较畏惧作文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从接触作文的那天起,老师常出“《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一个关心集体的人》、《记一件好事》、《有意义的一件事》”等要求高、难度大的题目,学生选不好材、组织不好材料,更不要说突出中心,久而久之,失去信心,就害怕作文了。为了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应把写什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选材,自命题,写他们生活中最喜爱、最熟悉、印象最深,有真情实感的事。每次作文只指导写作重点、范围、要求和注意的问题,至于学生选什么材料,用什么题目,都让他…  相似文献   

14.
人世间早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之说 ,古先生的“游戏”却给我们解读了这句俗话的现实含义。为“借”一元钱乘车 ,古先生居然“三个回合都以失败告终” ;在“心灰意冷”之际 ,是一位听老师话的“纯情”小朋友 ,以“帮助是不需要理由的”为理由 ,才救了他的驾。仔细想来 ,在这繁花似锦、精彩纷呈的当今社会 ,遭遇如此尴尬也不足为怪。它却像一则公益广告警示国民 :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少了 ,你和我之间的戒备 ,多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 ,区区一元钱又何足挂齿呢 ?但是 ,“大伯”、“大妈”和“时髦小姐”都不肯解囊 ,倒是那…  相似文献   

15.
上海红人周立波曾在笑侃大上海里有一段表演,大意是说小时候提倡学习雷锋做好事,结果大家一窝蜂地去扶老奶奶过马路。虽然这只是一段笑谈,但可见助人为乐之风一直是大家所推崇的。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行为渐渐变了味儿。曾有篇报道说,有个  相似文献   

16.
夏洪波 《考试周刊》2010,(17):142-143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去听课,发现教室的装饰别具一格。正面墙上贴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两侧设置四个专栏,后面一个橱窗,展示的全是本班学生的"闪光点"。四个专栏分别是:①"向他们看齐专栏",里面张贴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标兵"的名字及照片:②"在雷锋精神鼓舞下专栏",表扬的是该班同学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③"我为班级添光彩专栏",里面张贴着在各方面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学生奖状;④"一技之长专栏",专门展  相似文献   

18.
语录     
《教育》2012,(33):7
当前经济在转型提升,教育也处在转型阶段,由过去老百姓关注"上学难",到现在突出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一个转型的标志。——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说。教会孩子商量、教会孩子助人为乐、教会孩子真诚。哪怕孩子的成绩是最后一名,只要做到这几点,他一辈子都不会太差,因为他会受人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同学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乐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使其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相似文献   

20.
第一步: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喜欢教师 学生来自各个班,都是"学校级"的精英良将.这些学生对原来老师的依恋,转变成了对新老师的挑剔和极高要求.必须从搞好师生关系入手,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首先,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全班学生的姓名.学生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面对的是陌生的面孔,彼此之间都有一种渴望被人认识,被人了解,被人尊敬的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