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题1 下图(方框中以字母代表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C、F、H、J、K均为固体;D、G均为气体;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炸药,其浓溶液通常呈黄色;E的溶液呈黄色;C、D均为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为动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相似文献   

2.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例1 (2008年北京卷)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相似文献   

3.
例1(2007年江苏初赛题)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通常情况下,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体单质,B、C、D为三种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没注明).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1.下列各级物质的变化,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是()。(A)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二硫化碳挥发(B)汽油燃烧,炸药爆炸(C)水凝结成冰,胆矾研碎(D)工业法制取氧气,紫红色铜变绿2.物质变化时伴随发生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为()。(A)有气体产生(m固体由块状变成粉末状(C)有燃烧现象(D)发光发热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C)浓盐酸易挥发(D)碳酸钙难溶于水《.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相似文献   

5.
题目 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相互之间存着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某些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B、G、H、J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L为红色粉末状氧化物,I、K为固体单质,白色沉淀F能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M不能溶于稀硝酸.  相似文献   

6.
“化学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浓度(或气体压强)的增大及使用正催化剂而增大,当温度降低、物质的浓度(或气体压强)减小及使用负催化剂时,化学反应速率都减小。”其中的“反应”包括不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正反应、逆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物质”指“成分溶液中的溶质”及“成分气体”;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看作常数,  相似文献   

7.
1.常见物质的推断题例1(2010年兰州)有A、B、C、D、E、F六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碱,D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①A和B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②B和C的溶液混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③A和C的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④把D通入C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F生成,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将含有一氧化碳、氯化氢和氮气的混和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剩余气体,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还有气体。2.下图所示的实验,已知X是常见的纯净气体,玻璃管A中黑色粉末为氧化铜或木炭粉或两者的混和物(根据实验需要,酒精灯也可换成酒精喷灯)。(1)若玻璃管A中黑色粉末为氧化钢,实验过程中,A中黑色物质变红色,B中物质无变化。则X为,C中产生的现象为.(2)若X为CO2,在C装置中可导出司燃性气体。则A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B中白色粉末变兰色,…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要求1.了解常见酸碱盐的俗名、物理性质、用途及其保存;常用化肥的种类、特性、作用等。2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二、主要内容提示1.常见碱盐的俗名、化学式初中化学中常见碱盐的俗名、化学式见表1。2.常见酸碱盐的物理性质、用途与保存表l常见碱盐的俗名t化学式一监表表2常见酸碱盐的物理性质、用途与保存注意两点:(l)初中化学中,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从物质的色(颜色)、味(气味、味道)、态(状态)、可溶性等几方面来把握。另外,还要考虑气体的密度(一般与空气比较)、液体的挥发性、固体的吸湿性等。(2)物质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
题目下图中的各物质均由常见元素(原子序数≤20)组成。已知:A、B、K为单质,且在常温下A和K为气体,B为固体;D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其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嘲的白色沉淀产生;J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干爆荆。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列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无机与有机的结合 例 气体A只含X、y两种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原子序数.B、D、E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气体.固体乙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F是目前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单质,F与C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时可生成E和固体乙.各物质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牛大学 《理科考试研究》2010,(3):64-64,F0003
例1 (2009年南昌)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实验室中B能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相似文献   

13.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例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固体物质变为气体物质 (B)爆炸 (C)变色 (D)燃烧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固体物质变为气体物质,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新物质参加(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NH_3、CO_2和水蒸气),属于化学变化;二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干冰气化成CO_2气体),属于物理变化。爆炸有两类:一类是有新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14.
一、抓质量守恒 题 有一包由C和Cu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O2完全反应后生成了固体CuO和气体CO2,并测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原固体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是( )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实验中,气体压强是常用的一个物理量。从物理学中知道一定量的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因此,一定量的气体的温度、压强、体积三个量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一、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其中气态物质的变化尤为明显。利用气体的这种现象,化学上常用来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的热效应等等。例1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后,右侧U形管的液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浓H2SO4 B.NaOH固体C.CaO固体D.蔗糖(C6H12O6)固体  相似文献   

16.
马啸波 《新高考》2006,(7):56-59
1.A—G及X、Y均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E、F、G在常温下为气体且B为红棕色,C是人类最早提炼并广泛使用的金属。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反应③④⑦的产物中还有水):  相似文献   

17.
一、掌握要求掌握几种常见的酸、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碱的通性,能由它们的性质推断相关的用途或由用途了解性质,能根据物质问的相互反应关系及伴随的现象推断物质等。二、内容辅导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比较(见表1)。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见表2)。3.酸、碱通性的比较(见表3)。表1盐酸和硫酸的比较三、典型题分析例1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H。SO。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氢气(B)H氧化碳(C)氨气(D)氧气解析干燥剂与被干燥物质的性质一定要相似,即酸性物质只能用酸性物质做干…  相似文献   

18.
某些物质的吸附作用溧阳市戴埠中学(213331)潘建康吸附是指物质(主要是固体物质)表面吸住周围液体或气体中的分子或离子的现象。在多相体系中,相与相之间存在着界面,由于界面上的粒子与团体内部的粒子所处的情况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内部的位予各个方面的吸...  相似文献   

19.
题目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其中一种物质,为鉴别它,做了下列实验:(a)取一些白色固体溶于水,有自色沉淀生成,把谊浑浊液过滤,滤液无色,(b)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相似文献   

20.
气体的制取实验是中考实验部分考查的重点。中考试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O2、H2、C O2等常见气体的制取。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性质、状态和反应条件等来选择。1.制氧型装置(参见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册第21页)反应类型为“固体+固体→气体”时,可用这种装置制取气体。除了用K C lO(3M nO2作催化剂)或K M nO4受热分解制取O2外,N H4H C O3、Cu(2O H)2CO3、胆矾等物质的受热分解,H2还原CuO,CO还原Fe2O3等实验,均可用此装置。2.制氢型装置(参见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册第64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