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争荣 《上海教育》2006,(9B):31-31
记得自己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已经知道《上海教育》这本杂志了。当时她给我的印象是装帧简单、纸张毛糙、内容单薄,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决不像现在这样豪华大气、质感光滑、内容充实、个性突出。当得知《上海教育》即将走过50个春秋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叹她的不简单。这期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她的发展和变化呕心沥血,付出了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2.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读《山东教育》了,这话听起来很诡异,其实是真的。因为我的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她订阅了这份刊物,我当时是个"小书迷",家中凡是有字的书我都会翻来看看。《山东教育》就这  相似文献   

3.
记得自己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已经知道《上海教育》这本杂志了。当时她给我的印象是装帧简单、纸张毛糙、内容单薄,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决不像现在这样豪华大气、质感光滑、内容充实、个性突出。当得知《上海教育》即将走过50个春秋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叹她的不简单。这期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她的发展和变化呕心沥血,付出了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4.
45年前,我曾在黑龙江教育编辑室工作过。1954年哈尔滨特别市、松江省及黑龙江省三方合并,成立新的黑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张雅亭同志出来编辑《黑龙江教育》。不久,他调到省农工部工作。接手办刊的是佳木斯一中语文组阎承玉同志,同时张传中同志到编辑部工作。当时刊物发行的对象是教育行政机关和小学教师,不定期,印数不多。  相似文献   

5.
编辑父亲向孩子约稿 这一年,叶家三个子女开始跟着父亲学写作了。 当时。叶圣陶正主编《国文杂志》月刊。这是一本帮助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刊物,需要登载一些中学生写的东西。叶圣陶当时已离开武汉大学,也不在中学教语文,中学生写的东西从哪里来呢?于是他就发动家中的三个孩子给《国文杂志》写文章。  相似文献   

6.
《河南教育》"试刊号"是1978年6月和8月分两次印发的,当时叫做《河南教育》试刊1及试刊2,距今已30年了.回想起这30年,《河南教育》由一刊发展成二干、三刊……并孕育了《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阅读》《小学生学习报》《教育时报》及《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几十种报刊.在她的羽翼下,河南教育报刊社逐步发展壮大,今天成为全国对教育贡献最大的报刊社之一,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改革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文革"前教育界没有一本学术性的教育杂志。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年,随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恢复和中国教育学会的成立,才创办了《教育研究》杂志。因此,可以说,《教育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杂志至今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创刊时我就是杂志的编委,现在成了她的学术顾问。虽然没有为杂志作出什么贡献,但确是杂志的忠实读者,有时也是她的不太高明的作者,可以说我们共同走过了这35年。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人民教育》杂志创刊60年。60年来,她与共和国的教育事业共同走过;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走过。《人民教育》杂志创刊于1950年5月1日,是新中国最早的教育期刊之一,当时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人民教育》第一届编委会由成仿吾、叶圣陶、柳湜、徐特立、孙起孟等著名的教育家组成,承担起了新中国教育新闻宣传事业的开创工作。  相似文献   

9.
杨贤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1895年4月11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下垫桥,名贤江,字英父(英甫)。1921年,受聘担任《学生杂志》编辑,着手对《学生杂志》进行改革创新工作。1928年撰写成《教育史ABC》,1929年完成《新教育大纲》,1931年因患病于日本逝世。其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0.
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后,朱春燕应聘到当时IT行业首屈一指的媒体集团——《计算机世界》.当了一名记者。从最初稿子被编辑改得面目全非到成为软件行业知名记者编辑,朱春燕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如今的她,已经跳出媒体这个圈子,成为专注年轻入职业发展的民营教育机构管理者——用友管理软件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1.
别人接触《黑龙江教育》是从这本杂志开始的,而我接触《黑龙江教育》却是缘起当时的小学语文版编辑魏永生老师。记得那是1994年10月,魏老师向我约稿,我就写了一篇《也谈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送了过去便以为没事了,就等着发表了。谁知过了几天,魏老师来电话约我过去一趟,只见稿件上附了一页纸,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并要求再用杂志社的稿纸一笔一画地抄写下来。以后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都是这样。在一次次的接触中,我逐渐对《黑龙江教育》的这位编辑肃然起敬,这样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作者、读者这样的负责任,真的让我感动了。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养家,聂华苓在台北参加了雷震主编的《自由中国》半月刊的工作。在雷震的关怀下成为该刊的文艺编辑。当时《自由中国》的发行人是胡适,主持人是雷震。1952年,胡适要从美国到台湾。到的那天,为了欢迎胡适的到来,雷震要年轻的聂华苓代表大家到机场向胡适献花,她极大的不愿意。因为胡适因《自由中国》上的一篇《政府不可诱民入罪》的社论,而辞去了发行人的名义。这明里是“抗议”政府,实则是“摆脱”杂志。她对胡适借在《自由中国》与统治势力冲突的时候摆脱杂志的事,颇有看法。聂华苓说“:这是胡适先生的一箭双雕之功。”为了避免见面说话…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初期近十年的《辅导员》杂志编辑生涯,是我难以忘怀的一段人生经历。在团中央书记处的直接领导下,由于全社同仁的努力和全国少先队工作干部与辅导员的支持,《辅导员》杂志的发行量突破了23万份。人们赞誉她是少先队“权威的声音、知识的阵地、信息的窗口、辅导员的朋友”。回顾这十年的实践,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创新”二字。  相似文献   

14.
请读者留心一下这两篇文章。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阅读》杂志。创办才三年多一点时间,如今订数已超过了20万,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在日前召开的《阅读》杂志通联工作会上,该社社长张策华和分管的副总编辑赵建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道出了个中奥秘。  相似文献   

15.
给女儿减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做父母的心愿。我也如此.我也希望女儿成为出类拔萃的才女.为此.在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她认字、背唐诗。女儿学得很快,几个月下来就认识了1000多个字.背会了30多首唐诗。女儿五岁的时候我又教她写毛笔字.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她的毛笔字己写得像模像样了、为了让她多学些本事,等她上学后我又把她送到文化宫学画画。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教育》是我的知已我是1989年的师范学校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乡中学教初中语文,到现在已经整整7年了。回顾我所走过的道路,我非常感谢放在我书桌上的一本本《黑龙江教育》。就是这一本本《黑龙江教育》伴我走过了2500多个日日夜夜。记得我刚教语文...  相似文献   

17.
李剑平 《师道》2013,(9):60-60
2007年的某一天,《师道》杂志的田编辑给了我一个电话,说是"走近名师"栏目想要推介我。我半信半疑,毕竟,我与《师道》杂志编辑部素不来往,与田编辑也并未谋面。仔细打听之下,方知田编辑在中央教科院的《教育文摘报》第一版看过我的"事迹介绍",这才醒悟人家田编辑是"唯才是举",或是要进一步挖掘我的"亮点"。于是,这一年的《师道》杂志上,推出了有关我的一个报道,  相似文献   

18.
《山东教育》即将扩版了!2000年,她将以崭新的姿容展现在新老朋友面前,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给每个读者送去一份惊喜。她将由现在的标准16开本变为国际流行的大16开本,字数将由现在的每期10万字增加到17万字,封面和装帧也将更富有时代气息。我们相信,当2000年第一期杂志送到读者手中时,您会明显地感到它的新颖、丰富、亲切和厚重。这是《山东教育》重点作者座谈会上公布的信息。8月26日—27日,座谈会在青山环抱的五峰阁宾馆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介绍本刊明年改版计划并就此广泛征求意见。山东教育社副总编辑贾…  相似文献   

19.
招聘启事     
《师道》2016,(4):40
因事业发展需要,广东教育杂志社《广东教育》(高中)杂志招聘语文科编辑1-2名(可以是兼职),《师道》(情智)杂志招聘全职编辑1-2名。广东教育杂志社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教育宣传机构。杂志社旗下的《广东教育》(高中)杂志是"高中求学的高参,高考决胜的高手"。她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由衷的祝福     
欣闻《江西教育科研》杂志出刊百期,值此喜庆的日子,受《江西教育科研》及其编辑老师颇多恩泽的我,是不能不为之高兴的,心中涌出的也是由衷的祝福。 作为一个学人,我是十分感谢《江西教育科研》及其历任主编和编辑老师的。从 1989年认识《江西教育科研》至今,蒙她错爱先后编发了约 10篇译、论文。据我所知,我投给《江西教育科研》的第一篇论文,就引起了当时的主编王自立、涂乃登先生的重视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回想起来,当时这两位学术前辈对我学术成果的首肯是起了鞭策我的作用的。自 1985年底,涉足教育科学研究以来,我从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