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昱  孙海航 《物理教师》2000,21(6):8-12
1说案(说案人:陆昱)1.1教材分析 玻意耳定律在教学中安排在气体实验三定律之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以比较精确的实验为基础,分析得出玻意耳定律,接着以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图线显示、微观解释等形式展示定律内涵,最后以典型例题的剖析,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基本分析方法.教材内容容量大,涉及的研究方法多,精彩段落摩肩接踵,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通过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探索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气体等温变化规律.控制变量因数的实验探索方法是一…  相似文献   

2.
浅谈玻意耳定律的应用问题李术广(广东省南海市西樵区樵岗中学528300)⒇玻意耳定律是重要的气体实验定律之一,该定律表述简单,而应用玻意耳定律解决问题却比较复杂.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学生即使身陷题海也不得要领.如能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问题,不...  相似文献   

3.
孙兵 《物理教师》2002,23(2):10-11
“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是“气体的性质”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等温变化问题 ,并用玻意耳定律予以解决 .学生对一般的气体模型比较熟悉 ,但一遇上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 ,学生就感到困难 .究其原因 ,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 .下面结合实例的分析 ,谈谈解题策略 ,以期在应用中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道理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物理模型在“气体的等温变化 ,玻意耳定律”的复习课上 ,我让一位学生来做吹气球实验 .一次直接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4.
95、96、’97,连续三年高考物理试卷中,气体类试题都是研究对象为单一气体的力热综合题,解答这类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现结合这三年的高考题加以说明。一、连续三年气体类试圆,列表对比如下:二、试题特点1.研究对象都是单一气体,属于力热综合题。2物理规律以玻意耳一玛略特定律为主,反映出该定律在热学中占有主导的地位。3.解题的难点都是在状态量压强的确定。三、解题的思路中学物理是以能量守恒的思想,平衡态的手段来处理问题的,特别是热学中气体类题目更具有典型的平衡态手段。解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路是:1.确定研究对象;2.…  相似文献   

5.
当学生学习了高一物理《气体的性质》后 ,对玻意耳定律是描述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查理定律是描述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盖 .吕萨克定律是描述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 ,常混淆不清 ,笔者就在教学中引用日常生活中“泡茶”的过程 ,让学生巧记三个定律的内容。人们泡茶时都是放入茶叶、倒入开水于杯中 ,盖好杯盖 ,过一会儿茶的味道就溶入到了开水中。这一过程可总结为一句口诀 :“压盖溶茶”。于是就可把盖 .吕萨克定律的描述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以及查理定律是描述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记住 ,余下玻意耳定律就可与描述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对上号。实践…  相似文献   

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作为高中物理的选修部分,是高考选修3-3部分的常考内容,甚至多出现于计算大题中。因此,它仍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玻意耳定律作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等温情况下的特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是其成立的条件之一,对于变质量的问题学生常是无从下手。本文以玻意耳定律中两种常见的情况为例,帮助学生掌握变质量问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7.
打气问题     
打气问题是<气体性质>这一章的常见问题,是一种用玻意耳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变"质量的问题,许多学生感到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对象选择得好,就可以把气体质量改变的物理过程,设计为一个与之等效的气体质量不变的物理过程,即化"变"为"不变",然后用玻意耳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8.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包括克拉珀龙方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是高中物理热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学生掌握了这些定律的物理意义、表达形式及其应用,也就基本上掌握了热学部分的知识.然而遗憾地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教材在这几个定律的编...  相似文献   

9.
一、考点提要本部分知识近三年命题考查情况如下表:分析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不难看出,热学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涉及这部分知识的考题,多数属于中等难度题。从考查内容上来看,重点是气体的性质——三个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尤其是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应用。从考查能力上来看,解题时不仅要求正确理解有关的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要具备对具体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一章,玻意耳定律是解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常用的定律,其成立的条件为对所研究的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质量一定,温度不变。但实际碰到有些问题,虽然满足温度不变这一条件,而气体的质量随状态变化而变化,似乎不能用玻意耳定律解题。但是,只要我们稍作一些“技术处理”,就可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问题,从而能满足玻意耳定律成立条件,使之能适用。以下仅举一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种处理方法。例:一个足球的容积是2.5升,用打气筒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说明“玻意耳定律”是高中热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从实验入手 ,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进行科学猜想 ,探求物理规律 ,得出科学结论 .在形成知识、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三个教学环节中 ,应以形成知识为重 .目前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知识形成 ,偏重知识应用 (重在解题 )的倾向 ,这种倾向影响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中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维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探究物理规律 ,重视知识形成过程 .另外 ,精心安排教师引导内容 ,精选例题 ,精讲内容 ,通过个别例题概括出一般思路 ,训练学生推理、判断能力 .因此 ,本课教学过程主线设计为 :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规律→练习巩固→概括对规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验 ,分析数据 ,得出实验定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通过实例剖析掌握实验定律的应用 ,由此概括出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2.
高中阶段的热学重点包括两大部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即微观的理论)和气体的性质(即宏观的研究).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热学部分的考查力度仍然很大,而对于一些概念、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仍存在模糊的印象.要正确认识这部分内容,我们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三个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一个桥梁: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封闭气体问题的深化训练,对玻意耳定律的运用教学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是热学中大纲唯一要求考查的学生实验,从1997年开始,每年在各类高考卷中都有出现,我们借此来探究实验能力考查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热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历来是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其重要性,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困难,对教学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电脑辅助玻意耳定律的教学肖学璞吴义琴(安徽省定远中学233200)⒇用电脑辅助玻意耳定律的教学,尤其对等温线的描绘,更有独到之处.演示时有声有色,形象直观,作图准确迅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1.使用环境本教学软件利用G...  相似文献   

17.
玻意耳定律是高中物理气体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该定律的实验对装置要求高,但大部分农村学校并没有配备DIS实验室,导致仅凭传统实验装置难以精确验证实验定律。为解决问题,运用低成本、易制作、效果好的开源硬件制作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将装置引入教学,并保持实验恒温,可采集到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压强数据和体积数据,结合编程软件,即可自动处理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快速精准地验证玻意耳定律。  相似文献   

18.
热力学第二定律既是学生学习热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热学教学的难点所在.分析发现,本节课的教材编写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厘清教学逻辑、阐明物理本质.为此,基于方向性的视角,对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重新设计,以期为高中热学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中阶段的热学重点包括两大部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即微观的理论)和气体的性质(即宏观的研究).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热学部分的考查力度仍然很大,而对于一些概念、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仍存在模糊的印象.要正确认识这部分内容,我们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三个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一个桥梁: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1改进型实验设计 在学过基本知识,按照书本提出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后,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设计新的实验方法,以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设计能力. 如验证玻意耳定律,在学生按照书中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之后,总结分析原实验设计由于摩擦带来误差很大,教师提出能否利用其它装置来验证玻意耳定律,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最后学生提出以下方案: 把水银注入一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中,将玻璃管管口朝上竖直放置,管口朝下竖直放置,水平放置,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放置,改变被封气体的体积和压强.测出被封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