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素质为前提和保证.职业素质由职业意识、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三个模块构成,其中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文章主要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社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论述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今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存在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匮乏、眼高手低的现象,实训教学课程的建设跟不上整体机制的发展进程,导致一系列脱节现象,无法圆满完成从知识到产品设计应用的整合,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建设中。以模块化教学、校企合作等形式为切入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综合训练项目的开发,逐步建立起以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为宗旨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井日应的,高职院校为了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高职艺术设计速写是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基本造型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设计教学通常指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进行重视,而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不够重视,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速写及艺术设计专业的阐述,进一步对速写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生进行了研充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人数、教学水平、办学规模在不断提高,已经初步适应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出了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不可或缺部分,与科学教育文化教育和终身教育共同构架起民族教育的大框架。根据社会各方面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稍高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但是,在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却显得尤为欠缺,逐步走向"工具人"的方向。所以,在保持高职院校优势的同时,必须加强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这也是关系到学生今后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应把握民族文化的特点,坚持继承和弘扬民族艺术,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走人文化道路。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以项目教学为模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艺术思维能力与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实际培养的人才却普遍缺乏艺术思维能力。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实际,提出七条关于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即:回归"个性化"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式、更新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知识结构、重视艺术设计活动的专业实践、开发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打开学生的艺术情感体验、引导"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提供多样化艺术设计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当前本土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时代背景为前提,深入阐述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旨在强调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重要影响,并引起设计教学工作者和设计师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形成终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其特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软件应用方面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当前社会上设计公司对于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出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对于软件教学的不足之处,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软件教学的特点和重要性的论述,提出一些关于艺术设计软件教学的改良思路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以希望促进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软件应用能力,争取在毕业之际能快速融入社会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更新快速、学科交叠的现代教育,探讨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的教学。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要同样重视文化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艺术学习要有轻松自由的游戏心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积极的态度关注艺术与生活;在专业学习与借鉴中,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风格;培养健康自信的人格;积极参与比赛,提高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知识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了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并从人文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素养以及商业素养培养等角度,对科学构建艺术学科教育体系进行了探讨.指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在高职教育环境,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的引导下,从现代社会发展对设计人才素养的要求出发,进行立体的探索,构建科学、系统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才能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相似文献   

11.
该借鉴包豪期“干中学”的教育思想,论述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致力于建构高水平的面向未来的重视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终极目标。其教学体系应以设计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手段,并重视设计艺术理论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设计人才成为现代高职教育的最紧迫任务。在高职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把握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以及如何加强实践部分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入手,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实现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艺术设计是一门集艺术、科学、技术与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其职业发展前景。以实践教学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践性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的意义,阐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联性,提出了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以期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可以从目标设定、课程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建立与市场接轨、与社会职业接轨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接轨密切,非常适合学生创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提高创业素质,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起来,开设艺术设计岗位应用课程,积极寻找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将艺术设计项目流程引入创业教育中,搭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业教学与实践平台,为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海妹  钱晗颖 《海外英语》2012,(17):100-101
中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中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职技高师是我国培养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中高等职业学校亟需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外语专业职教师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作为江苏省培养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在"卓越教师"培养思想指导下,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翻译类专业听力模块为突破口,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评价方法等角度,初步探索符合中高等职业学校需求的外语专业口语模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口语沟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需求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实践技能是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步扩大,但是,高职生就业率却很低,据调查,全国各类高职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不足38%.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高职生缺乏必要的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国家教育部支持职业艺术教育能力建设计划已正式运转,作为能力教育体系中重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中应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艺术培养.  相似文献   

18.
从高等职业艺术类专业艺术理论教学的现状出发,从高等职业艺术专业的社会需求、培养目标等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一些思考,尤其针对艺术设计专业中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提出改革方式,通过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更好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非音乐专业中的音乐教学属于认知与欣赏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其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重点也区别与音乐专业的学生。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音乐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以及修养能力,所以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能力要求更多的倾向于音乐艺术分析方面。本文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分析了高职音乐教师所应必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定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有特色的定位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前提。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明确市场对人才的选择性定位,加大改革力度,走市场化道路,适应市场经济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适合市场化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实现艺术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