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对师范生要求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专门培养的基本途径.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面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教学效果存在差异.笔者在对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方面进行现状分析以及对同一学期不同专业的考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教学大纲分类、考核分类、改革考试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建议措施,希望能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师范专业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师范专业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设计及实施,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师范专业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下一步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北自学考试》2006,(6):29-29
(四十四)美术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050410主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开考方式:面向教师本专业必考课14门,公共课5门,专业基础课5门,专业课4门。(四十五)历史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060102主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开考方式:面向教师本专业必考课15门,公共课5门,专业基础课6门,专业课4门。(四十六)数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070102主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开考方式:面向教师本专业必考课16门,公共课5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课4门。课程性质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分学主课干备注公共课1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22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4.
高师学生学一些《教育学》的知识十分必要,可许多非教育专业的学生却非常漠视这门课,根源在于没能深刻体会这门课程能给他们带来明显的收益。因此,公共课《教育学》与教育专业的《教育学》在教法上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是一门旨在培养未来新型教师具有良好信息素养,并能够胜任信息化教育的课程。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公共课的开设现状为例,通过对该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学习情况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吕楠楠 《考试周刊》2011,(5):159-160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本文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等环节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这学期84级电类同学开始学习《电路分析》这门课,一共100学时,分两学期上。《电路分析》是电类各种专业,如电力、电机、自动控制、无线电技术、计算机等专业共同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课程介绍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国家示范性专业机电一体化(灌装生产线)的一门核心主干专业技能课,也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能课。它综合了机械制造原《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工艺学》等几门专业课程中的核心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公共课开发必须与高职的培养目标相适应 1.公共课开发必须与专门课教学相适应 公共课的开设除满足高职教育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必须为专门课的开设提供所“必需”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在尊重学科,不恪守学科性的前提下,谋求与专门课的联系,双向渗透,立足应用,与专业能力的要求相适应。也就是说,一方面从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出发,有选择地增加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拓宽文化课的知识面,并有机地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与相关公共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建立与相关技术学科的若干接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实施,以及教育部针对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颁布指导性教学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统一全国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办学思想和提高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水平与教学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落实教育部要求,地方高等院校以"师范性、发展性、开放性"为指导思想,结合实际,修订新的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结构比例、课程名称、学期和学时学分安排等,在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同时,地方性差异所产生的公共课学时量偏大、专业入学考试主要科目的设置对入学后公共课开设的影响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思考与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开发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在对每门课的功能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课程的框架,进而安排课程内容。据此,本文从公共课教育功能与公共课开发中主要矛盾的分析入手,提出五年制高职公共课的模块结构,供同行参考。一、公共课在高职教育中的...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师范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学校领导的决策和规划下,上海师范大学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对师范专业基础课(即原称的公共课)的重大教学改革,心理学类课程内容的改革情况为打破原来框架,将一门《心理学》课程扩充为由3门课程--《心理学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学》和《青少年心理与辅导》组成的课程体系,并进而实施了相应的各课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充分体现师范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机械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中央电大自九○年起开设了机电工程专业。该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中,除有四门机械类的课程外,还设置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技术》、《自动控制工程基础》和《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五门电类课程。下面对五门电类课的设置原则、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根据大专层次的培养要求和机械行业实用型人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全国性的高师院校公共课。本文以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对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此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高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打破了中专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成功地塑造了“两块式(即公共课和专门课)”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两块式”课程体系,模糊了原“三段式”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者之间的界线,淡化了学科性,使课程向综合化、实施化以及职业化方向扩展。这种课程以培养学生横向扩展能力为主,纵向延伸能力为辅,知识结构相对“宽而浅”。 专门课是相对公共课而言的。它以“职业人”的培养为主要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兼顾一般能力培养。“适当综合化和适当实施化”是开发专门课的基本原则。 一、专门课体系的构建 设置专门课的直接依据是职业能力分析(我校采用DACUM方法)结果。DACUM图表中相同或相近的知识、技能的组合即可构成一门课程。 以我校高职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顾问委员会所开发的DACUM图表中有职责15项,任务72项。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通史》课程是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史方向)的选修课,是小教专业(科方向)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分为1、2两部分,共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在此仅就《中国通史》(1)部分进行复习提示。  相似文献   

17.
《河北自学考试》2005,(12):25-25
(二十六)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082208主考院校:河北大学开考方式:委托开考本专业必考课21门,公共课3门,专业基础课12门,专业课6门。(二十七)邮电管理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082211主考院校:北京邮电大学开考方式:委托开考本专业必考课15门,公共课3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课5门。(二十八)畜牧兽医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090403主考院校:河北农业大学开考方式:委托开考本专业必考课13门,公共课6门,专业基础课3门,专业课4门。课程性质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主干课备注公共课1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22001500160017…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课,而且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统一考试课。作为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活动,对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与实践,认为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提高“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即兴舞"在一般高校的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会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是舞蹈编导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是《舞蹈编导技术与技法》课的前奏,旨在解放学生肢体。随之如何上好"即兴舞"这门课也成为我们高校教师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现状调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指标评价研究方法从教学性、可用性、技术性、艺术性、系统管理和文化氛围六个指标对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和网络教育学院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进行评价研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现状,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开发建设的趋势,旨在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