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声现象》一章里有这样一道题“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钱管的另一端敲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这是什么缘故广这道题的解答是这样的:“因为声音沿铁管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敲击铁管的声音分别在铁管和空气两种物质中传播,先后传到甲同学的耳朵处,所以听到两下响声.”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下,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是长铁管?铁管至少要多长呢?我们知道,人耳要把从铁管中和空气中传来的两次响声区分开来,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必须在O.l秒以上.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铁管至少要多长?由于声音的传…  相似文献   

2.
《声现象》这一章中的习题第2题:“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土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什么科学道理?”第3题:“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这是什么缘故?”第2题许多同学这样回答:作为固体的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声音损失少,所以土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由大地传来的马蹄声.其实箭筒对感受到的声音还产生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起着回声加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中,对声速的描述是这样的:“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340m,在25℃的水中,大约是1500m,在钢铁中,大约是5200m”.为了巩固这一知识点,较为常见的一道习题是“在一根长铁管中注满水,在一端打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___次打击声,第一次是沿____传播的,末一次是沿___传播的.”而有的习题册中,对习题的描述连“长铁管”中的“长”字也省略了.此题答案是,能听到3次打击声,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水传来的,末一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一、固体传声 器材:一根铁管,长度以一尺以上为好:一只音叉(不带共鸣箱)。 实验:学生甲敲打音叉,把音叉下部紧靠在铁管的一头,学生乙手持铁管另一头,当乙听不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嗡嗡”声时,把铁管紧贴耳朵。这时,乙可以清楚地听到从铁管中传来的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用其它固体材料如木尺、塑料尺、铜条、竹条等,都可做这个实验。 优点:1.能有效地控制发出声音的大小,发声时间长,避免了学生认为敲打铁管时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想法,使实验有充分说服力。2.一举两得,既说明了固体能传声,也说明了固体传声的本领比气体强。  相似文献   

5.
QQ问答(9)     
网友“回忆”问:甲在钢架的一端敲了一下,乙在钢架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间隔0.82s,这个钢架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渔舟唱晚”答:已知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设钢架长为l.则声音在钢架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t_钢=l/5200m/s, 声音在这段路程的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l/340m/s.由题给条件可知: l/340m/s-l/5200m/s=0.82s  相似文献   

6.
例工甲同学在长为931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耳朵紧贴管的另一端的乙同学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间隔为2.5秒,求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有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D米/秒)分析和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乙同学先听到从金属管中传播过来的声音,2.5秒后才听到从空气中传播过来的声音,但两次听到的声音所通过的路程S是相等的,均等于管长.没声盲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2,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敲击声从…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果先后两次声响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如果两次声响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另一端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  相似文献   

8.
题目 在装满水的铁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将会听到几次响声?试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和生 《物理教师》2000,21(4):38-38
本刊1998年第7—8期第34页有这样一道高一力学试题:一水平的传送带以速率v1= 2 m/s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 m,从A处把工件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 t=6s能传送到B处.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工件能较快地从A处传送到B处,要让工件用最短时间从A传到B处,则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多大? 分析:当工件从A处放到传送带上时,它相对水平地面是静止的,而传送带是以相对水平地面运动着,它俩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由2m/s×6s=12m>l=10 m可知,不存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举例如下: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 为什么没有见到人,能听到人的声音呢?原来是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涉及物理知识气体传声。  相似文献   

11.
杨学萍 《物理教师》2000,21(5):46-47
根据物理意义思考分析运算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是解答物理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下面举例谈谈教学体会. [例1]一辆摩托车以 30 m/s的速度前进,在它前方 100 m处有一辆汽车正以 10 m/s的速度同向平行匀速行驶.若此摩托车以-1m/s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问:摩托车能否与汽车相遇?若能相遇则经多少时间相遇? [解答]由题知v摩= 30 m/s,s0= 100 m,v汽= 10m/s,a=1 m/s2.先判断摩托车与汽车能否相遇.设摩托车经ts速度减小为1…  相似文献   

12.
简单声现象     
·考点复习·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的传播需要 .2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时 ,会被障碍物的表面 ,反射回来的声音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如果不到   秒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使原声      .3 用手拨动琴弦 ,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 ,此时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典型中考题例析·例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钢管一端 ,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 ,甲同学能听到次敲击声 ,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相似文献   

13.
徐正海 《物理教师》2000,21(9):47-48
“反冲运动”指的是当一个物质系统在向外发射其部分物质的同时,余下部分所产生的方向相反的运动.该作用过程系统动量保持守恒.中学物理中有一类关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而反向运动的所谓“类反冲运动”,本文就求解这类问题的位移关系作一探讨. 我们首先从一个典型例子开始讨论.如图1所示,质量为m2、长为l的平板车静止在水平光滑面上,一人质量为m1立在小车的一端,当他走到小车的另一端时小车的位移为多少?人相对于地面的位移为多少? 常规处理方法如下: 由于人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故人和车所成系统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外力为…  相似文献   

14.
回声是由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遇到障碍物而反射回来的现象.要能听到并且能分辨清楚回声的条件是:1.在时间上,只要原声和听到的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就可听到回声了.2.在距离上,如果声源距障碍物是s米,因原声与回声往返各一次共需时间是0.1秒,则往一次(或反一次)用去的时间为t=0.1秒/2=0.05秒,则s=vt=340米/秒×0.05米=17米(取空气温度为15℃时的声速进行计算).即声源与障碍物间距离为17米以上,就可以听到回声了.利用回声我们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墙壁的距离以及其他物理量,下…  相似文献   

15.
回声是由于声波的反射形成的,这一现象在工农业生产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声音从声源处产生后,被周围的障碍物(如山崖、墙壁等)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可形成回声现象.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因而对回声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回声的特征回声在音调、音色这两个特征上跟原声具有相似性,主要的特征在于听到回声的地方与声源在同一处(或极小的一个范围内),这是由声波的反射是产生回声的原因决定的.例如,有一根长铁管,甲在铁管一端敲击,乙在另一端将耳朵贴近铁管,先后听到…  相似文献   

16.
花押娣 《物理教师》2000,21(2):28-28
[问题]如图1所示、两根轻绳系着一个质量m=0.1kg的小球,AC绳长l=2m,两绳都拉直时与竖直转轴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问球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两绳始终张紧?当角速度分别为 2rad/s、3rad/s、4rad/s时,上、下两绳中的拉力各为多大? 分析和解答:两绳张紧时,小球受力如图2所示,当ω由零逐渐增大时,ω可能出现两个临界值(或者假设ω很大和ω很小就可以看出T2和T1均有出现零值的情况). (l)BC恰好拉直,但T2仍然为零,设此时的角速度为ω1,则有: (TICO 30”。ffig …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第“五”、“七”题,参考解答中的解题思想、方法,笔者有不同的观点,本人认为原解值得商讨. 现将第(五)、(七)题原题内容及参考解答摘录如下: (五)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车尾,从听到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4次车身振动,所用的时间1分45秒,若车身长175 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  相似文献   

18.
1例题选析例1聪聪和强强想探究一下介质传声,他俩站在一根较长的充满水的水管两端,强强用力敲击水管使其发声,同时举手示意聪聪准备接听。则聪聪能听到几次响声?最后听到的响声是由哪种介质传来的?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不同介质中的声速关系为v气相似文献   

19.
现在中考题目越来越趋向于开放性。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举一例简要说明。例在一根充满水的铁管子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的人贴近水管能听到几次声音(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V船=5200米/秒,在水中传播速度V水=1500米/秒)。分析刚拿到这个题目,大部分同学都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问答题来回答了,有的答1次、有的答2次、有的想全面点的答3次。究竟能听到几次声音,要通过定量的分析才能知道。我们知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l.g声源的距离变远,人听到的声音.一 A.响度变小,音调变低B.响度不变,音调变低2.声音在下列杨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铁B.水3.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企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_C.响度变小,音调不变如)蔚戴箭秘 ()C.空气D.真空C.听到发令员最后口令时计时这),钾同学担耳朵贝占在10m长钢管的一端1乙同学枷音的另二端敲钢管冲同学能听到两次钢管的响声,是因为〔A.产生回声B.人有两只耳朵先后听到不同的声音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钢管中传播速度快D.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5.老牛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