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维兵 《新高考》2009,(12):6-8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在变化,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自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就形成了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
限于大纲要求和教材篇幅,中学教材对自感现象的介绍比较简略,但那些爱寻根问底的学生常提出一些问题,而有些是似是而非易于混淆的问题,很有必要解释清楚.图11.如图1所示电路,在切断电源时,自感线圈和电阻R仍构成回路,自感线圈中储存的能量通过电阻泄放,这种情况下,自感电动势的初始值(最大值)是否一定大于电源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避开高等数学来讨论.设切断电源前,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0,切断电源后,电阻R中电流可以认为立即消失,而线圈中电流由于自感的作用,不会突变,只能从I0开始按指数规律逐…  相似文献   

3.
一个含有线圈的电路与电源接通、断开时 ,或电路中某些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 ,线圈中的电流往往要发生变化 ,从而使线圈产生自感现象 .自感现象的产生又会影响到电路中某些电学量的变化 ,因而就会形成许多与自感现象相关的问题 .利用中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 ,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1 .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 .这里的“阻碍”,不能等同于“阻止”,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不过是延缓了电路从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的时间 .将某瞬间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等效成一个电源 ,结合有关电路方面的知识 ,可形成判断一类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在电路中常含有自感线圈和电容器 ,由于自感线圈和电容器具有特殊的性质 ,特别是在交流电路中和直流电路的暂态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使含有自感线圈或电容器的电路分析较为复杂 ,但若能正确理解自感线圈和电容器的性质 ,对其进行等效处理就会使问题得以简化 ,分析也变得容易 .一、自感线圈在电路中的等效处理自感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 ,线圈中会产生阻碍这个电流变化的自感电动势 ,自感线圈具有保持原有状态 (即稳定电流状态 )的顽强性 ,显示了自感线圈的电磁惯性本质 .在交流电路中 ,自感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这种阻碍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自感现象是由于导体(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电动势总足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因而使导体(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能发生突变,即电流表现出“惯性”.所以,只要抓住流过导体中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这一特征,就能解决有关自感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可得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增大,使电流增大的慢一些,由此可推知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的瞬间因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灯泡的亮度是逐渐变亮的。  相似文献   

7.
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 ,即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是由回路本身电流的改变引起的 .自感现象在生产、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 ,关于自感现象的试题在各类考试中也常出现 .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总是抓不住解题的要领而出错 .其实 ,只要抓住自感电路的特点进行解答 ,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一、抓住通过自感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进行解题一个含有自感线圈的电路与电源接通或断开时 ,由于自感线圈内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通过自感线圈的电流只能渐变而不能突变 ,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快速解答相关问题 .例 1 如图 1所示电路 ,已知 E=1 2 V,r图 1= 1 Ω,R1=2 Ω,R2 =9Ω,R3=1 5Ω,L=2 H,开始开关 S与点 A接通 ,电路中电流恒定 .若将开关 S瞬间与点 B闭合 ,线圈 L中产生的最大自感电动势是多大 ?解析 当开关 S与点 A闭合时 ,通过线圈L的恒定电流可以由欧姆定律求得 ,即I0 =ER1 R2 r=1 A.当开关 S瞬间与点 B闭合时 ,线圈 L中电流不能突变 ,仍为 I0 =1 A,此时线圈 L、电阻R2 、R3构成回路 ,线圈 L中产生的最大自感电动势是 E′=I0 ( R2 ...  相似文献   

8.
谈自感现象的教学羊孝清(物理系)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有现成的教具,图1为演示接通电源时自感现象的电路.A1、A2为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稳定时,两灯泡发光亮度相同.亦即可变电阻值与线圈的阻值相同.在刚接通电源时可...  相似文献   

9.
赵荣 《物理教师》2000,21(6):16-17
1楞决定律的几种表述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在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它们间的相对运动.2楞次定律的意义2.1楞次定律的意义 楞次定律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是普遍的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不可能无中生有,感应电流的电能只能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表1列出一些常见的转化. 自感现象是属于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也遵循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  相似文献   

10.
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由楞次定律知道,电磁感应产生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磁通量的变化,在自感现象中,其效果总是阻碍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即总是起着推迟电流变化的作用,在分析自感现象的问题中,经常利用这种电磁感应的效果来分析问题。下面来讨论小灯泡亮度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交变电流中,除电阻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有影响,还有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有影响.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1.一个公式:感抗公式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之为感抗,感抗用X_L表述,其大小为x_l=2πfL.感抗的大小由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共同决定.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感抗就越大.在交变电路中类似于一个电阻.2.二个结论: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1)通直流、阻交流:这是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流而言的,因为(恒定)直流电的电流不变化,不能引起自感现象,所以对(恒定)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交流电的电流时刻改变,必有自感电动势产生以阻碍电流的变化,所以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自感现象非常普遍,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学生学习《自感》的过程中,对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原电流的变化)理解不透,进而对自感现象的判断出现偏差,下面通过实例进行剖析和总结.1."立即"和"逐渐"的问题例1如图1所示,线圈L与灯泡A串联,开关S闭合且达到稳定时,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则当闭合S和断开S的瞬间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一、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瞬间亮度的变化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可得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增大,使电流增大的慢一些,由此可推知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的瞬间因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灯泡的亮度是逐渐变亮的.  相似文献   

14.
电感是导线绕制成的线圈.由于电感线圈中通过交流电时,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描述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叫感抗.感抗的大小跟以下因素有关:线圈的自感系数L,交变电流的频率f.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厂越高,阻碍作用越大,感抗就越大.因此电感有“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胡二称 《物理教师》2000,21(2):18-20
自感现象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但自感现象本身却比较抽象,为此现行中学物理教材通过演示实验来介绍自感现象.从教材的叙述过程可以看出,讲好自感现象的关键在于做好演示实验,现有的器材演示效果却十分差,所以做该实验对教师来说成了棘手的问题.实际上,只要我们正确领会该实验的原理,掌握其有关要领,用现有的一些器材是完全可以演示的,虽然效果不能完全尽人意,但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本文就此作一些钱表性的讨论.1实验原理分析 自感现象即为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自身产生感生电动势的现象,其中“电流变化”包括电流…  相似文献   

16.
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回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在自身回路中产生的电感应现象.其本质是:自身电流的变化,导致其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通过线圈自身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最终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当原来电流在增大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当原来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同.因此,“自感”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感应”.  相似文献   

17.
自感: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感应”.详细地说就是线圈的自身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的本身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若电路闭合,就产生感应电流,使通电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这个自感电动势(或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陈振 《物理之友》2023,(6):35-36+40
在学习“自感”时,由于断电时自感线圈对电流变化的阻碍作用不能直接利用通电自感实验演示仪进行演示,致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实验产生疑惑。从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角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自我释疑,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感现象是指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1对“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观察a.“自感现象”的演示及实验原理。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第9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表述如下:现在来做图4-16的实验。把灯泡和带铁芯的电阻较小的线圈并联接在直流电路里,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后,再断开电路。这时可以看到,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为什么出现断开电路,灯泡过一会儿才熄灭这一现象?这是由于电路断开的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减弱,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就很快地…  相似文献   

20.
在讲解自感现象时,通常介绍图l所示的演示实验装置:开关原来是接通的,灯泡A以一定的亮度发光。当切断开关时,我们看到灯泡A先是猛然一亮,然后逐渐熄灭。但是如果按此制作一套教具,实验却可能不成功。可能的怀疑是线圈匝数太少,以致自感现象不够明显。于是便增加匝数。可是仍然看不到猛然一亮。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于,灯泡猛然一亮的现象虽然的确与线圈的自感有关,但并非线圈具有自感的必然结果,它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由于实际线圈都有电阻,故把图1等效为图2。其中R表示线圈的电阻。灯泡电流i2“线圈电流il及自感电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