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光 《文化市场》2002,(5):36-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演出市场蓬勃兴起,目前已初具规模,正走向规范、提高的发展时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团体赴世界各地演出,获得国外媒体的好评。例如:1998年,中国交响乐团赴欧洲巡演.演出结束后,英国《泰晤士报》给予极高评价:“中国交响乐团对勃  相似文献   

2.
李富 《华夏文化》2000,(1):27-29
几千年来,特别是自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以来,中国境内汉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不断地交汇、融合、相互借鉴,构成了这个东方大国的多元文化。就藏族与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而言,唐代为我国中原王朝国势鼎盛时期,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大量输入西藏地区,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李少宇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场变革为社会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市场经济的经营者共同探索的新问题。本文对此略作探讨。(一)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局部地、仍在漫延地出现了一些违背传统德文化的严重问题。这...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我国禁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上承先秦以来的禁书传统,下启元明清禁书之先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现状。本文从宋代禁书的发展脉络着手,将宋代禁书分为初期禁书、中期禁书、高潮期禁书和晚期禁书四个时期,并分析了四个时期的禁书数量、禁书特点及禁书类型等。  相似文献   

5.
词──隋唐时期产生的流行歌曲歌词孟昭燕词是一种音乐文艺,也是一种特殊的格律诗。它产生于隋唐时期。当时存在着三种音乐系统:一是汉魏以前的古乐,属于雅乐系统,二是汉魏以来由民间歌谣发展起来的清乐;第三种就是隋唐时期吸收西域音乐和民间音乐创造出来的,用以佐...  相似文献   

6.
王厚宇 《寻根》2006,(6):62-67
我国的雕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期,生活在今北京地区的山顶洞人,就有原始的雕刻艺术。在新石器时期的考古中,浙江河姆渲:迎化的木雕和骨雕、辽宁红山文化的玉雕和石雕、河南裴李岗文化的陶雕和泥雕,都是精妙绝伦的雕刻艺术。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器盛极一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艺术。  相似文献   

7.
唐时期的家学郑强胜隋唐时期自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南北分殊的家学传统渐呈一统,这就是儒学与文学并举的文化倾向。许多家学传统既注重儒学,又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成效。尤其是唐朝,随着统一帝国的形成,出于政治原因,统治者大力倡导儒学,儒学被扶为学术正统。道学和佛学...  相似文献   

8.
大雅大俗     
大雅大俗姜伯勤我读了《华夏文化》1994年第2期,感受到一种"雅俗共赏"的清新的风,迎面扑来。《华夏文化》继承了五四以来读书界的一个重要但不一定很为人注意的传统:由雅人深致的学问家给青少年说经典、谈文心。回想我青少年时期以来,一直仰慕人文科学的读物和...  相似文献   

9.
隋唐时期是佛教极为兴盛的时期。在当朝帝王们的支持和默许下.佛教寺院遍布全国各地,僧众人数众多,寺院经济也获得了高速发展。到唐武宗灭佛之前,有的佛教寺院的占地已达数万顷之多,所谓“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其七八”,可见佛教经济势力的强大。同时,隋唐时期也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寻找三星堆文化的来龙去脉——成都平原的考古最新发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寻找三星堆化的来龙去脉,在古蜀化的腹心地带——成都平原的成都市郊发掘出一批相当于龙山时代的古城址、夏商周时期的遗址、东周时期的船棺葬墓地,证明上古时期成都平原有悠久的化源头,而且是持续发展,最后融入中华东周秦汉明的,这是研究古蜀化渊源的重要进展。它们的发现进一步证明长江上游这方沃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源远流长的中华化传统的策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竟 《寻根》2000,(2):4-10
自陕西半坡村等地发现新石器时期“人面鱼纹”彩陶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含义说法很多:鱼图腾信仰的标志,文身习俗的表现,戴着帽子的巫师形象,巫术仪式中所用的假面,对火神和太阳神的崇拜,对生殖崇拜的祝福,古老的  相似文献   

12.
王永胜 《寻根》2008,(5):64-69
南诏、大理国是我国唐、宋时期在西南边疆建立的政权,当时在其境内佛教相当盛行。尤其是大理国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皆信仰佛教。大理国的22代君王中,就有7位“避位为僧”。  相似文献   

13.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承上启下的变革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化的变化,引起了婚姻习俗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出现,产生了榜下择婿的习俗;商品经济的繁荣,引发了买卖婚姻的流行;中外化交流的频繁,又使民族杂婚现象明显增多。中华婚俗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4.
两个根本转变呼唤精神文明建设冯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在1996年到2010年这个重要时期,"要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出现了年轻的一代,即所谓的“新生代”。其中最能体现个体写作与生存困境并在体制外制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广泛影响的是贾樟柯。贾樟柯编导的“故乡三部曲”及《世界》等,均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历史和现实变迁为素材,倾心观照各类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及其生存境遇,在颇具写实特征的叙事和影像中。展现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一隅及其历史一瞬。  相似文献   

16.
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灾害多发期。在诸种灾害中,以水旱两灾最为频繁,也最具危害。根据受灾情况,宋人将灾害分为不同等级,并据此进行不同程度的赈济,此举大大提高了宋朝的荒政管理水平,显示了两宋时期在荒政制度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较高成就。从思想来源上看,宋人的荒政等级思想源于先秦时期的相关论述。但是,与先秦时期相比,宋朝的荒政等级管理思想更为明确,也更为制度化,并成为指导宋人赈灾救荒实践的主要原则。从这一点来看,宋朝的荒政等级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是对中国古代传统荒政的一次重要超越。  相似文献   

17.
孝道与现代青少年教育钱焕琦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为依靠的关系,都是决定家庭稳定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相当一段时期内,家庭是一个经济实体,直接担负着物质与人口两种再生产的任务。由此,决定了人们对亲子关系的备加重...  相似文献   

18.
张金岭先生的专《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于2001年6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付梓出版。晚宋研究成果,较早的有张荫麟先生《南宋亡国史补》以及全汉升先生《宋末的通货膨胀及其对于物价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晚宋史研究述开始增多,张先生在本书绪言中已有  相似文献   

19.
福建古桥     
福建位于祖国东南沿海,多山丰水,境内山峦纵横,河网密布,自古即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称。修路筑桥成了历代治闽官员开发福建的重要举措,自隋唐以来建桥无数。特别是宋元时期,福建泉州为当时世界重要商港,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福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景况,交通对经贸发展的制约更显突出,许多名扬四海的古桥如洛阳桥、安平桥、江东桥等就是此时或由官员或由僧侣豪绅倡建。福建宋代梁式五桥在桥梁史上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洛阳桥为我国首座海港梁式石构桥,坐落于泉州市和惠安县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原长1200多米,共有47个桥孔,…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在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教育公平问题有过不同的认识和实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对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进行简要的梳理和讨论,以求教于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