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高校图书馆只有加速发展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共间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据一九八○年底的统计,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总人数的38.5%;学过图书馆学专业者更是只占总人数的4.9%.这样的人员结构远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这种状况,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委托一些院校举办高校图书馆专业干部进修班.第一期被录取的二百多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申报硕士点刍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国内图书馆高学历人才奇缺,影响了图书馆现代化服务项目的开展。高校图书馆申报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点,积极探讨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是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81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以来,教育部在高校图书馆干部队伍的选拔、配备、培养、使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除挖掘原有潜力外,为加强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加速改变各馆人才奇缺的现状,又决定从去年起开始有计划地逐年选留一部分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图书馆工作,并委托有关院校举办高校图书馆专业干部进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加强我省高校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并配合全省图书馆专业干部职称评定工作,省高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委托郑州大学和河南医学院分别举办高校图书馆系统专业干部职称评定复习辅导班.两个班分别于3月23日和4月12日开课,时间分别分40天和30天.在郑州大学学习的是来自全省高校图书馆的申请助理馆员级职称的业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年的发展,全国高校图书馆干部进修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对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特色,为高校图书馆的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 鉴于河南省无图书馆专业干部培训基地,而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又刻不容缓,省高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七月二日常务委员会议研究决定,继续用办短训班的办法培养业务人员.  相似文献   

7.
运用网络调查法对2017年4—6月间我国各类型图书馆的500余条招聘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其人才需求的学历、专业、岗位及其他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正处于复合图书馆阶段,正构建以图情档专业为核心的多元化服务团队,各类型图书馆发展方向不一;随着图书馆事业转型力度的加大,图书情报学毕业生的竞争力在逐渐下降。图书情报学教育应加强专业竞争力,注重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开展分层次跨学科教学。表4。图6。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干部队伍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受国家教委和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委托,天津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天津市高校图书馆干部队伍状况调查小组”,就本市高校图书馆干部队伍在评定专业职务前后的状况、问题及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调查组采取了表格、问卷及典型调查三种方式,以全面了解与抽样调查相结合,一般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本市三十二所大专院校图书馆干部队伍全貌和三百四十四名专业人员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选择了天津大学、财经学院、师院专科学校三个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图书馆作为重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典型调查。  相似文献   

9.
图书和图书馆史是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20年文华图书科开设图书馆史课程以来,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教育经历了初创(1920-1949)、发展(1949-1978)和完善(1978-2010)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教育体系,刘国钧、皮高品、谢灼华、来新夏等为图书和图书馆专门史教育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加强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科教司在上海举办了本系统所属院校的图书馆资料人员培训班.培训班于4月10日开学,6月10日结束.学员共四十人.学习內容主要有图书馆学基础、图书分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拟于2011年4月下旬召开第二届图书采购和编目工作学术研讨会。届时,我们将邀请安徽省内高校图书馆界同仁和撰写论文的采编专业人员参会,会议要求以文会友,希望大家积极撰写论文参会,共同探讨高校图书馆采编专业理论和实践问题,增进高校图书馆采编同行间的了解与交流。为此,特向广大会员和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征文。  相似文献   

12.
曲红 《图书馆学刊》1991,13(5):21-24
“专业图书馆”,也叫“专门图书馆”。关于专业图书馆的理论与实际问题随着国民经济和各种事业发展的需要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它的现状和发展也越来越被图书情报界所关切,有关研究文章也相继增多。现仅就一些基本问题——范畴、性质、工作内容、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专业图书馆的概念和定义关于专业图书馆的概念和定义,在近年来出版的几种教科书和图书情报专业的《大全》、《手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评估中与图书馆相关的指标研究对指导高校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估项目的重要性和高校参与度,选取教育部发布的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师范类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医学类专业认证的指标体系/认证标准为研究对象,发现:教育评估中与图书馆相关的指标主要指向图书资源,呈现去图书馆化的趋势;对藏书数量的统计提出了以“专业”为单位细粒度评价的新要求;图书馆指标所占比重偏低,处于比较低的级别。针对图书馆参与教育评估面临的挑战,认为应在创建图书馆评估文化、创新专业馆藏资源统计方法、提升贡献度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并建议在积极参与教育评估的同时,推动开展高校图书馆专项评估。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校图书馆团队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书馆团队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组织结构管理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图书馆文化与学习型图书馆的需要。本文强调建设高校图书馆团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组织高效的高校图书馆团队,发挥高校图书馆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5.
介绍当前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状况以及高校图书馆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现状,表明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图书馆设立硕士点培养研究生是一条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之路,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举措,并指出图书馆在环境、资料和生源方面的有利条件,提出实行图书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和采用弹性学制等教育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以后,中国高校图书馆迎来了“中国梦”“双一流”“新时代”三大发展机遇,同时亦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文章通过调查各高校、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国家统计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等官方发布的公开数据,以“双一流”高校为例,对图书馆经费总量与占比的增长情况、在编馆员数量与质量、大学生阅读现状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图书馆总经费在全校总经费中占比平均在05%左右且普遍呈下降趋势,与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经费的一般水平(2%左右)相差甚远;高校图书馆在职员工数量偏低且呈下降趋势,馆员与学生比例为1:300,工作负荷超常,工作时间超长,专业馆员数量严重不足;高校图书馆借阅率持续下降,本科生四年外借图书不足40本,专业图书阅读量不足。我国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缺经费”“缺馆员”“缺读者”的三重现实困境,与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基本条件相差甚远。为此,高校图书馆必须直面现实,主动亮剑,以回归常识、回归专业、回归本分为基本对策,为高校图书馆增加经费,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阅读。图2。表5。参考文献5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图书信息发展快速,体育图书内容多元化不断涌现,但是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体育图书信息资源研究及共享比较薄弱,高校体育图书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大都停留在馆藏基础上,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影响了体育科研、教学的发展。在网络环境发达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更应注重体育图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争取建设一个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图书专业网络导航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资料室作为高校图书馆的补充,是高校图书情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结合本专业教学科研需要,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如何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把体育资料室建设成为体育信息中心,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郭金子 《兰台世界》2022,(12):130-132
智库在社会发展、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着国家发展的综合能力。在我国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高校智库是其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文章分析了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智库的联盟优势、学科服务优势以及专业情报分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明确了在辽宁省智库建设中,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库资源、专业智库研究团队、图书情报人才培养基地、智库的宣传与推广、高校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发展我国目前还很落后的图书馆事业,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教育部决定从1982年起,逐年选留一些本校非图书馆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图书馆工作.这批人员和图书馆专业的毕业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弥补对方不足,尤其能发挥专业特长,从而逐步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变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落后面貌.这批人员和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是开创我国图书馆工作新局面的生力军,是我国整个图书馆工作队伍的核心力量,在它们身上,寄托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但是,非图书馆学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安心图书馆工作;能否立志为改变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落后面貌,献身图书馆事业;怎样才能使他们对图书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